項目不規范導致發改委叫停 碳交易市場面臨重整
2017年3月17日,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一則公告,暫停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申請的受理。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將對原有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相關條款進行修訂。根據國家發
三年七地試點
作為七個試點地區之一,廣東省從2013年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廣州東潤發環境資源有限公司人士張南介紹,2013年廣東開展試點工作初期,他所在的公司去過不少受到排放量控制的企業進行調研,大部分企業對于參與碳排放交易表示出不情愿的態度,認為這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并且與經信委的節能監管有重復,由此提出了各種質疑。為了在短時間內組織企業配合完成試點工作,地方發改委需要做出一點妥協。這其中便包括配額發放上的相對充裕。
“環保與發展的矛盾始終存在,國家想管得更加嚴格,但是地方政府出于稅收、就業等問題又不可能對企業下死手。未來政府可能會逐步收緊碳排放配額的發放,但在一開始如果收得太緊,則很難開展工作。”張南說。在他看來,企業在減排方面較難看出顯著的變化,試點城市的主管部門不希望給企業太大壓力,因此碳排放的配額分配得相對充裕,市場也由此積累了過剩的配額。相應的,碳交易市場的成交量較小,一些試點地區的價格水平也相對較低。
張南解釋說,造成配額剩余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環境低迷,企業產量下降,導致根據歷史法分配配額的企業有剩余配額;二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部分落后設備被淘汰停產了,所以此前根據歷史排放量發放的配額有剩余。
不過,從一些試點地區出爐的數字,又似乎能夠看到減排的效果。北京市是交易量相對較高的試點地區之一,2016年,北京市重點排放單位的覆蓋范圍為行政區域內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年CO2直接與間接排放總量5000噸(含)以上的企業、事業、國家機關等單位,一共納入了總計947家重點排放單位。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北京碳市場累計成交配額1259萬噸,交易額4.74億元。據初步核算,2013-2015年,北京市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總量分別同比下降約4.5%、5.96%和6.17%萬元,GDP碳排放分別同比下降約6.69%、7.17%和9.3%。
某地方交易所從業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基于前期工作的順利鋪開,配額的發放會相對充裕,但從幾年試點的情況看,各地區的配額總量在逐年收緊,未來也將如此。他認為,碳交易市場的價格需要維持一個真實、有效的價格水平,才能發揮較少排放、同時又保證經濟發展不受影響的作用。
目前,在全國的七個試點地區中,2016年碳市場成交均價從37.3元/噸(北京市)到11.7元/噸(上海市)不等,成交量相差也較大。該從業人員表示,不同試點地區是相關獨立的,很難對此進行比較,但一些地區成交量較小、價格較低(價格遠低于價值)則多少反映出了試點初期的一些問題。
全國市場啟動前夕
該人士認為,暫停使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行將啟動也存在著關聯。通過修訂相關內容,讓CCER市場能夠更好地適應全國碳排放市場的運行。
按照時間表(2015年9月中美聯合發布的《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提及),中國將于2017年啟動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在此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在2016年展開了包括立法、工作動員、配額分配、能力建設等各項準備工作。
2017年3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2017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要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場管理體制,做好數據核查、能力建設、輿論宣傳等工作,確保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啟動。
在2016年12月的“全國碳市場建設思路討論會”上,張勇則表示,要把握全國碳市場處于初期階段的特征,堅持先易后難原則,避免定位過高,欲速不達。把“初步框架立起來,基本規則建起來,使全國碳市場能夠啟動起來”作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的近期目標。
根據北京環境交易所的相關報告,未來全國碳市場預計將形成“1+3+N”的法規體系,即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為中心,配套《企業碳排放報告管理辦法》、《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辦法》、《市場交易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和一系列的實施細則。而目前作為碳市場“根本大法”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國務院法制辦已將其列入優先立法的計劃,經過多輪征求社會意見后,下一步將進入立法程序。國家發改委已起草完成了配套管理辦法的初稿,并將開展利益相關方征詢和實地調研,完善相關的配套細則。
上述報告同時表示,目前各省市自治區正在進行擬納入控排范圍的企業歷史排放數據的盤查與報送等基礎準備工作。覆蓋范圍上,全國碳市場初期將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8個行業中年煤耗達到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
今年一月,北京理工大學發布的《2017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指出,2017-2020年全國碳市場的主要目標將是市場機制建設,先讓全國市場運轉起來,然后在運行中學習、規范、提升、完善。全國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以及通過碳市場真正實現節能降碳、有效降低碳減排成本等效果的發揮還有待時日。
根據北京環境交易所和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發布的報告,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七省市試點碳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6億噸,累計成交額接近25億元。待全國市場啟動后,可形成年成交量達到40億噸規模的全球第一大市場。
“對于低碳經濟而言,碳排放交易是一個工具。運用得當,會是一個非常有效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手段,運用不好,也有可能成為一塊雞肋。這其中,資本、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挑戰都將不少,與現有試點的順利銜接也需要解決諸多的問題。”鄒毅向經濟觀察報表示。
來自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的分析師徐渭對此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徐渭認為,待全國市場啟動之后,在執行操作的層面,各地方發改委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方針的正確性應該可以確保執行效果不會出現太大偏差。事實上,主管部門在碳交易市場建設的頂層設計上非常努力,從前述《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修正可以看出前者對于碳排放交易相關問題的積極應對態度。
原標題:項目不規范導致發改委叫停碳交易市場面臨重整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