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供電企業“降價減負”措施:深入開展電能替代 拓展售電市場增長空間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要求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下降10%,而工商業電量恰是在供電企業所有電量結構中占比最大、電費所占比例最多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這一目標對供電企業而言既有壓力,同時也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契機。
作為縣級供電企業,必須以“增源節支、降損增效”為核心思想,充分運用新方法、新措施、新技術優勢持續深化管理,既要積極履行工商業電價降價的承諾,也要及時化解因電價調整給自身經營業績帶來的影響,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實施:
做好配電網絡規劃
電網結構對電網的技術經濟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結構不合理將直接導致網損增加、電壓合格率低、供電可靠性差、運行及建設費用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在配電網絡建設規劃中需要突出重點,把用電負荷增長快、線路改造時間較長、經濟發展迅速的配網與臺區列入改造范圍。建設過程以“密布點、短半徑、大容量”為建設要求,以提升供電“兩率”為建設目標,合理選擇安排配電臺區變壓器位置,達到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用電負荷需要,減少電能在向用戶輸送過程中出現“小馬拉大車、近電遠供、線路卡脖子”等增加電能損耗的情況發生。
一要提前做好用電負荷發展預測。配網規劃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今后用電負荷發展需要,負荷發展直接影響配網發展規劃,用電負荷發展可以參考該區域歷史負荷數據與近遠期政府規劃為依據,提前做好配網絡規劃。
二要確定配網線路類型。根據負荷區域確定線路供電方式,在用電負荷集中、發展迅速或從美化城市環境出發,應該考慮采取電纜供電。對用電負荷分散區域則采取架空方式供電,實現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維方便需要。
三要優化配網運行方式和配網保護作用。配網建設應滿足各變電站實現“手拉手”的運行方式,當出現一條線路因惡劣天氣發生故障時,可以通過另一條線路供電。同時在配網規劃建設中,必須建立健全保護系統。當配網出現故障時,減少故障范圍,同步能夠以最少的操作次數迅速將故障排除。
深入開展電能替代
大力推廣電能替代是助力再電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對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縣級供電企業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化配置為前提,大力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和效益意識,提升服務質量、采取主動靠前的策略,積極引導并推動終端能源領域運用電能替代燃煤、木柴、燃油等能源,不斷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拓展供電企業售電市場增長空間、促進企業效益提升。
首先,要加大電能替代宣傳力度,堅持開拓電力市場,以優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為前提,大力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和效益意識。應主動與政府部門對接,組織相關企業、單位等召開電能替代專題分析會,可以利用新媒體和營業窗口等平臺向社會廣泛宣傳電能綠色、環保和經濟等優點,取得社會的大力支持、凝聚力量推動電能替代工作有序開展。
其次,開展對轄區使用煤炭等非電力動能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普查、登記,采取建檔立卡的措施,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協助在生產過程仍使用“煤、柴、油”作為生產動能的企業制定改造計劃、改造目標,量身定制電能替代用電方案,在電源接入等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針對電鍋爐、空氣能等重點電能替代項目,積極引導企業與設備廠商聯系,為他們搭建溝通平臺。同時在電能替代接電過程中簡化內部流程,完善協同工作機制,開辟電能替代工程“綠色通道”,實現從業擴報裝到送電全過程“一站式”服務。
最后,根據電能替代項目實施需要,對在公變臺區能夠滿足用電負荷需要或因電能替代而導致公變變壓器容量不足,由供電企業增容、架設線路,免除所有費用,直接接入公變臺區供電。對因用電容量大、不具備公變臺區供電條件的企業,免費為企業變壓器調容,對需要新裝變壓器才能解決電能替代的企業,實行減免其工程費用。
優化營銷管控措施
強化業擴受理與變更用電管理。實行業擴報裝、變更用電統一由營業窗口受理的管理措施,從源頭上堵住“跑、冒、滴、漏、偷”的現象發生,杜絕所有業擴體外循環,實現所有用電流程制度化、痕跡化管理,防止在業擴、變更用電過程中因電價執行差異產生的電費流失。
規范臨時用電管理。臨時用電是農田排灌、基建等過程需要臨時使用電力的用電方式,由于用電時間短,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難度,此前基本是采用直接搭掛的方式用電,一旦用電結束后用電方消失,極易造成電費流失。為此,需要采取臺區先行安裝臨時用電表計,實現統一管理的方法,堵住臨時用電造成電量、電費流失漏洞。
強化技術與管理降損
采取技術管理與日常管理相結合的“雙輪并驅”措施,加強電網、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消除隱患缺陷,同步結合季節特點常態性開展電網的清障砍青維護,防止因電網、設備發生故障影響供電可靠性和增加損耗。同時強化技術降損措施的落實,根據技術規程做好配電網絡的預防性試驗,優化電網運行調控,依據負荷潮流不同調整運行電壓,讓電網與設備始終在健康、安全可靠、經濟穩定的狀態下運行。
創新線損管理措施、提升日線損優秀率。線損管理是供電企業實現效益的重要環節,應充分利用智能電網大數據的優勢,重點抓好高損低壓臺區整治,同步改變傳統月線損考核的管理措施,實現每日線損達標的管理措施,并以日線損優秀率為管理目標,對線損精確到每日統計、考核,解決傳統線損管理發現問題周期長、分析原因難、處理過程長的弊端。
加強無功管理。有效降低線損需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加強無功管理便是其中一條有效途徑。
將配網無功補償和臺區無功補償納入日常監管范圍。可以通過用電采集系統查詢線路與臺區的功率因數是否達到要求,應該采取專人負責每日對功率因數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查詢、分析,及時發布功率因數指標完成情況。
無功補償裝置可為提升電能質量、降低損耗提供技術支持,所以需要對配電線路配置無功補償裝置并根據電網負荷情況投退。隨著農網升級改造建設,為配電臺區配備電容器組(柜),按照配變臺區功率因數標準投運,確保功率因數達標。
加強客戶側功率因數管理。按照力率調整標準對專用變壓器客戶實行考核,同步加強對公用配電臺區中的工農業生產用戶無功管理。在業擴報裝時,依據申報容量、用電性質實行功率因數考核。原則要求單臺5千瓦及以上設備,需采取集中、分散、隨器無功補償的方式,確保無功電量就地平衡,減少使用電網無功電量,并要求用戶對10千瓦及以上電機等大功率的用電設備,宜采用星三角等減壓啟動裝置,降低啟動電流,減少對線路、變電設備產生的沖擊,避免負荷電流大時對電壓產生影響。
加強負荷管理。我國低壓配電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由于電氣化普及以及居民客戶用電時間集中的特點,極易發生用電負荷不均勻、導致電能損耗增加的情況。因此,應根據用電負荷變化,適時調整配電臺區變壓器運行檔位與三相負荷,促進管理降損。
與此同時,利用用電采集和生產實時管控等系統,加強低壓配電臺區日用電負荷變化監測,消除低電壓的發生,同步按照三相負荷平衡不大于15%的管理要求,依據用電負荷變化常態性與季節性并用,開展用電負荷不平衡調控,杜絕因客戶用電負荷集中在某一相導致設備、線路出現重、過載,引發低電壓而增加電能損耗。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