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率先開展電力多邊交易和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
一個欠發達地區,只能在開拓奮進中成就夢想。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內蒙古如何將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扎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呢?
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深情囑托。
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調優存量、做優增量、擴大總量——這是志在改變欠發達區情的內蒙古對于總書記深情囑托的激情回應。
一個欠發達地區,只有在不懈努力中才能鑄就輝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憑著牢記囑托、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勇氣與智慧,在轉變發展方式、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上,內蒙古開創現代能源經濟美好未來的步履鏗鏘而激越。
做大做優做強能源工業
時光勾畫年輪,刻下奮斗者前行的足跡。
為了做大、做優、做強能源工業,開創現代能源經濟的美好未來,內蒙古的謀劃與行動站位高遠——
優化煤炭生產力布局,重點圍繞煤電、煤化工等項目的用煤需求,推進煤炭礦區科學規劃。
推進煤電、煤化一體化發展,提升煤炭產業集中度,積極引導建立煤電長期戰略合作機制。
推進煤炭清潔生產和洗選一體化,推動采煤沉陷區、露天排土場、排矸場等綜合治理。
加快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及配套煤電項目,錫盟至山東、蒙西至天津南、錫盟至江蘇等5條特高壓輸電通道全部竣工。
積極推進煤電節能減排,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均采用60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機組,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機組和供熱機組均采用30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機組。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率先開展蒙西電網電力多邊交易和蒙東地區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
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和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
抓住國家開展煤制燃料示范項目建設的重大機遇,率先開展煤制油、煤制氣等工業化示范。
積極協調中石油、中石化落實石油天然氣產能計劃,積極推進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加快推進油氣輸送管道建設。
發展,凝煉成一次次選擇;選擇,又開啟一段段嶄新歷史。
一次次充滿希望的謀劃、行動與選擇,開啟了內蒙古能源工業大發展和打造升級版能源基地的新時代。
全區培育了一批產能超千萬噸的大型煤炭企業,建成7個5000萬噸及5000萬噸以上規模的礦區,全區原煤產能、產量、外運量均居全國前列。
全區30萬噸以下礦井全部淘汰退出市場,年產120萬噸以上煤礦產能約占總產能的85%,采煤工藝、自動化控制、安全生產均居行業領先水平。
全區采煤機械化程度已達95%以上,煤礦單井平均規模達到200萬噸以上,資源回采率達到65%以上,露天礦資源回采率達到90%以上,大型礦區植被覆蓋率達到70%以上。
全區建成6個百萬千瓦級大型風電基地,電力裝機、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外送電量均居全國前列。
全區百萬千瓦以上火力發電廠增至23座,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裝機容量分別占火電裝機容量的75%和40%左右,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全區2017年底低熱值煤和熱電聯產裝機占火電裝機容量的13.1%和48.8%,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全部安裝脫硫設施。
全區原油產量增加到目前的近200萬噸并居全國第12位,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26.8%且產量居全國第2位。
“十二五”以來,全區光伏發電裝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風電清潔供暖面積180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全區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裝機比重達到30.9%。
數據,是衡量發展的標尺。“內蒙古的國家能源基地地位日益凸顯,能源行業規模、裝備水平、集中度均處于全國前列。”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曹永萍說。
目前,內蒙古形成以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工業。2017年,全區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5.2%,成為推動工業增長的“第一功臣”,對GDP貢獻率達17.7%,對財政貢獻率達41.2%。
除了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優勢外,內蒙古發展能源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三大優勢——
從資源優勢看,內蒙古煤炭、天然氣、風能儲量和太陽能年輻射量位居全國前列。
從競爭優勢看,內蒙古煤炭開采成本和電力成本較低,煤制油不含硫、鉛、錳、鐵雜質,品質較高。
從區位優勢看,內蒙古離出海口距離較近,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能源消費市場距離是特高壓輸電的經濟合理距離。
權威媒體指出:一個個優勢,一組組發展數據,就是內蒙古能源工業之船駛向美好未來的豐厚資本!
延伸資源能源產業鏈條
登高望遠,方能把控航向;明辨大局,才可順勢而為。
內蒙古是資源能源富集大區,但是,如果僅僅將做好現代能源經濟停留在發展能源工業本身、打造能源基地上,顯然遠遠不夠。
內蒙古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四多四少”的產業現狀,決定了內蒙古必須在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上有所作為。
于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延伸資源能源產業鏈便成為內蒙古開創現代能源經濟美好未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頭戲。
“這是大勢所趨,等不得、慢不得。”對于演好重頭戲的意義,內蒙古的態度與選擇堅定不移。
這種充滿希望的選擇,翻開了內蒙古推動能源工業與相關產業互促共進大發展和打造能源經濟升級版的新篇章。
依托煤炭資源配置和相關產業配套政策,內蒙古吸引了神華、中煤、新奧、玖泰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現代煤化工項目,構建起煤化一體化產業新格局,化工行業中全區煤化一體化比重已達90%以上。
依托“煤-油”“煤-甲醇-氣”“煤-電-鋁”“煤-焦-氣”等產業鏈優勢,全區甲醇、焦化、電石等傳統煤化工總量得到適度控制,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穩步推進,陸續投產多個全球、全國第一的新型煤化工項目,第一個108萬噸煤直接液化、16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和第一個60萬噸煤制烯烴、20萬噸煤制乙二醇、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170萬噸煤制尿素項目,陸續在內蒙古落地或投產。
隨著下游產業鏈條的無縫對接和全封閉運行,全國五大煤化工示范項目已率先在內蒙古落地投產,內蒙古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依托資源和能源優化組合優勢,內蒙古積極引進高技術、高節能、高環保冶煉項目,構建起“探-采-選”“煤-電-冶”一體化產業鏈,并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中提升了產業鏈競爭優勢,形成內蒙古資源能源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的獨特模式。
依托電力多邊交易、大用戶直供和低電價優勢,內蒙古吸引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項目落戶,構建起與資源型產業鏈配套的新業態,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戶內蒙古,正在開工建設的新興產業投產后可新增產值4000億元左右,新增用電負荷1600萬千瓦以上。
延伸資源能源產業鏈,加快產業轉型,為內蒙古打造能源經濟升級版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
以霍林河“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為例,該項目不僅消化了1000多萬噸低熱值煤,還通過微電網吸納了20%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電解鋁全部實現就地轉化,吸引入駐鋁后加工企業19家,帶動形成了鋁加工產業園,加工能力達200萬噸,涵蓋壓延、鑄軋、鑄造三大系列300多種產品,形成“原鋁液-鋁合金錠(棒)”“鋁導桿-鋁型材、壓鑄件、鋁板帶箔、鋁輪轂、熱傳輸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這個完整的產業鏈不簡單,它實現的產值比單純賣煤增值6倍,比賣原鋁增值3倍,極大地提升了內蒙古產業競爭力。目前,全區鋁產業中“煤-電-鋁”一體化比重已增至70%以上。
實踐已然證明:延伸資源能源產業鏈條,就是內蒙古做好現代能源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經濟
回首過往,成績歷久彌新。展望未來,任務艱巨繁重。
此時此刻,2018年已過半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倒計時,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期限也已為期不遠。
毫無疑問,面對依然艱巨繁重的任務和嚴峻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依然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內蒙古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為此,自治區黨委發出開拓進取、放眼未來的動員令:“鼓足干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沿著動員令所指的方向,內蒙古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經濟、打造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的路徑、任務清晰可見。
建設現代能源供給體系,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優化能源供應系統和開發布局;加快轉變化石能源發展模式,推進低碳綠色、清潔高效開發;優化開發非化石能源,支持擴大風、光、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提升能源產品競爭力,培育能源支柱產業。
建設現代能源消費體系,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擴大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快城鄉電氣化改造,有序推進生產生活領域清潔能源利用;繼續延長能源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就地轉化率,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建設現代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加強能源科技創新平臺、領軍人才和團隊建設,加速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的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大規模儲能、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等產業。
建設現代能源市場體系,促進多元公平發展——深化改革,積極推進市場化優化配置能源資源,鼓勵能源行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市場化能源價格形成機制。
建設現代能源合作體系,形成開放共贏新格局——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深化與蒙古國、俄羅斯的能源開發利用及互利合作,加強與國內各區域間的產業合作、技術交流。
建設現代能源基礎設施體系,推進能源產、運、需協調發展——加快完善煤運交通、電網、油氣管網等能源基礎設施,推動地區配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建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
建設現代能源相關產業體系,打造能源上下游協同發展產業格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環保水平高、產業鏈長、就業帶動力強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形成若干個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時間永不停息,發展永不停息,實踐永不停息。
實踐已經證明,實踐還將證明:只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內蒙古必將進一步聚合起創造偉業、開辟未來的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