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各省市上半年電改成績單:電力交易活躍 有人歡喜有人憂
轉眼間,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綜觀上半年,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及各地電改文件持續發布,為新一年的電改工作定下了基調。1-6月,全國跨省、跨區送出電量達到20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3%,創歷史新高;全國各省送出電量合計57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4%??傮w來看,電力市場化交易表現出了活躍態勢,增量配電試點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也在穩妥推進中。
近一時期,有5個省市相繼發布了上半年電力市場半年報,一起來圍觀這幾個省市的成績單。
從五個省市發布的數據來看,全社會用電量總體呈上升態勢,其中重慶增幅最大,增速比例在兩位數。而從交易電量來看,廣東已超額完成上半年交易電量任務,總成交電量已達1322.9億千瓦時。另外,云南的清潔能源交易電量占比高達96.0%,居全國首位,四川上半年年度市場化交易電量也創下新高,山東參與交易的電力用戶達1788家。
(單位:億千瓦時)
廣東:進入低迷期 售電公司參與度僅為36.4%
作為第一批列入全國售電側改革試點的省份,廣東引領了全國的電力改革,吸引了眾多行業內人士的目光,售電市場活躍。然而進入2018年,廣東的售電市場出現了疲軟回落現象,先是曝出2月份廣東售電公司從市場上凈虧3600萬元,虧損的售電公司數量創下了新高。進入3月份,售電公司從市場凈獲利2500萬元,情況得到些許改觀??傮w來看,2018年的廣東售電市場較之去年相差甚遠,上半年,售電公司的凈收益平均下來僅為1.4億元(其中價差電費2.9億元,考核費用1.5億元)。可以說,考核費用吃掉了售電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于是出現了兩家售電公司的自愿退出廣東電力市場。
截至2018年6月底,廣東中長期電力市場已累計穩定運行超過5年。2018年1-6月份,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29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從增長態勢來看,市場需求電量依然保持在積極態勢,這也是售電市場的一大利好。廣東在年初時確立了2018年市場化交易電量在1500-1600億千瓦時的交易規模,2018年上半年,廣東市場化交易總成交電量已經達到1322.9億千瓦時,遠超過2017年全年的1157億千瓦時規模。
圖表來源于廣東電力市場2018年半年報告
電力交易方面,廣東電力市場已擁有較為成熟的雙邊協商、集中競價、掛牌交易等交易方式,形成一二級銜接、場內外互補的批發市場品種架構。在月度集中競價方面,由于供需比一直鎖定在1.2,所以,上半年的價差一直處于穩定狀態,平均價差在-41.5厘/千瓦時。
圖表來源于廣東電力市場2018年半年報告
廣東在已經獲準進入的市場主體中,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6322家,占總數的89.3%。售電公司占143家參與市場交易,占準入售電公司總數的36.4%;發電企業、大用戶(含直接參與交易和售電公司代理交易),一般用戶等參與交易的比例都在90%以上。
云南:售電公司成為電力市場中的重要成員
云南作為全國電改進行的比較成功的省份,在2018年上半年,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上半年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4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39%,交易電量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其中,清潔能源交易電量385億千瓦時,占比高達96.0%,居全國首位。
此外,云南的日前市場開展成效顯著,年度、月度、日前交易做到了良好的補充,交易電量比例為45.43%、52.66%、1.91%,成交均價0.20580元/千瓦時。目前雙邊交易成為云南的主要交易品種,發用雙邊開始逐漸尋找到合理的價格區間和利益平衡點,形成了“基準價格+浮動機制”的價格聯動機制。
在偏差考核方面,在全電量放開的情況下,云南用戶側的偏差電量比例已下降至2018年1-4月的0.02%,偏差考核費用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6月底,云南電力市場共89家售電公司完成市場準入程序,完成電力用戶委托服務授權4830戶,上半年售電公司參與數增加至42家,累計交易電量達269.58億千瓦時,占全部交易電量的67.32%,售電公司已經成為云南電力市場中的重要成員。
四川:年度市場化交易電量創新高
四川2018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在114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1.1%,超過全國平均增速1.7個百分點,工業和居民生活成為拉動用電增長的主力市場。雖然四川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但由于電力供需豐枯不均、通道受限的問題,讓現實頗顯“尷尬”。
從售電公司構成情況來看,截至6月底,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注冊售電公司176家,其中167家已注冊生效,參與2018年市場交易的售電公司共58家,參與度僅為34.7%。從資產總額來看,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有49家,在1億元至2億元人民幣之間的有17家,1億元人民幣以下的有101家。
四川上半年年度市場化交易電量創新高,其中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672億千瓦時,超過2017年全年37億千瓦時。
目前四川省的售電側市場屬于比較活躍的狀態,自從6月份開始開展周交易以來,共交易13次,增量交易成交電量7.12億千瓦時。但弊端是,由于四川的電量相對分散,體量較小的售電公司還需防范市場帶來的風險。
重慶:降低電力用戶參與直接交易準入門檻
作為直轄市的重慶市,1-6月,重慶市全社會用電量506.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3%,在全國范圍內,增幅也是排在前列的。
上半年,重慶完成統調市內交易電量258.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26%;完成省間交易購售電量為112.73億千瓦時(含偏差),同比增長10.17%。市場化電量111.4億千瓦時(市內發電權5.37億千瓦時,直接交易20.52億千瓦時,專項直供5.57億千瓦時,售電公司79.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48%。
今年上半年,重慶專門發文降低重慶市電力用戶參與直接交易準入條件,主城及渝西地區年用電量100萬千瓦時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可自行參與直接交易,售電公司可代理該地區年用電量50萬千瓦時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參與直接交易。渝東南、渝東北地區年用電量50萬千瓦時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可自行參與直接交易,也可通過售電公司代理參與;渝東南、渝東北地區市級工業園區內大工業用戶不受電量門檻限制,可通過售電公司代理參與直接交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重慶電力市場。
山東:參與交易的電力用戶1788家
2018年上半年,山東省全社會用電量完成2816.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9%。
山東上半年電力市場化交易量達1259億千瓦時,參與交易的電力用戶1788家。山東電力交易中心已累計組織魯固直流等特高壓通道跨省區交易29次,達成交易電量193億千瓦時,消納省外清潔能源57億千瓦時,對更好利用清潔能源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此外,各省市也制定了下半年小目標:
廣東: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下半年,廣東將發力電力現貨市場,并于年底前具備電力現貨市場模擬運行條件。目前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即將公開征求意見,屆時將成為我國發布的首個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
同時將開展機組發電成本測算、發售側現貨技術支持系統開發,推進現貨技術支持系統建設和調試。
云南:全力消納云南富余電量
云南下半年電力供應總體上依然維護供大于求的形勢,為此,2018年下半年清潔能源消納也成為了云南的頭等大事。云南將加強與廣東、廣西以及貴州省(區)的溝通,積極爭取云南西電東送增送份額,全力消納云南富余電量。
在近日下發的《云南省2018年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實施方案》中提到,云南2018年電力市場化規模達750億千瓦時,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780億元。
四川:將開辟棄水電量交易
四川將開辟棄水電量交易,在豐水期低谷時段創新設立棄水電量交易新品種,鼓勵用戶特殊時段多用棄水電量;提高電價支持政策精準性,將電價扶持導向與產業區域布局、產業培育方向結合起來;同時,將積極穩妥探索“專線供電”“直供電”試點,促進國家電網與地方電網融合協調發展。
除此之外,北京、江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也先后通過各種渠道公布了上半年的電力市場化交易情況。
北京:上半年省間交易電量完成4332億千瓦時
作為擔負著跨省交易任務的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在上半年將西北、東北、西南大型能源基地優質能源通過特高壓交、直流大電網送至華北、華東、華中等負荷中心,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上半年省間交易電量完成43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其中,省間市場交易電量1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占省間交易電量的33%。
上半年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省間外送電量3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
江蘇:售電公司已成交電量1146億千瓦時
江蘇今年上半年省內市場直接交易成交電量1652.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18%,比2017年總規模增加31%。售電公司首次入市平穩有序,已成交電量1146億千瓦時,占直接交易總成交量的69.3%。上半年直接交易已結算完成912億千瓦時,持續降低用戶購電成本,釋放改革紅利。
國家電網:1-6月完成售電量2萬億千瓦時
1-6月份,國家電網公司完成售電量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省間交易電量43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連續14年獲國資委央企業績考核A級,連續3年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1名。
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嚴格落實國家關于“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部署,配合制定相關配套措施。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58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釋放改革紅利130億元,累計超過700億元。
南方電網: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1515.8億千瓦時
1~6月份,南方電網公司完成售電量44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西電東送量8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連續12年獲國資委央企業績考核A級,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列第32位。
市場化交易方面,上半年,南方電網公司積極開展省間市場化交易,穩步擴大省內市場化交易規模。1~6月,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113.6億千瓦時,占西電東送總量的12.9%。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151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4%,占全網網內售電量的34.4%,平均電價降低0.08元/千瓦時,降低用電成本約121.3億元,有力支持了五省區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
作者:Rosa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