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直接交易:如何在降成本與保成本之間實現利益最大化
編者按:甘肅的年度電力直接交易最大的矛盾其實是用戶側對低電價的渴望,發電企業面對燃煤成本上升希望不虧損,面對這樣的怪圈甘肅該如何走出去呢?晶見在過去曾撰文簡單分析甘肅的交易情況,可以作為背景知識來了解一下甘肅的市場情況:市場電力交易降成本與火電行業生存之間,兩者該如何共存?以甘肅直購電困境為例
以下文章為甘肅市場主體撰稿,不代表晶見立場。
2017年12月20日,甘肅省發改委、工信委、甘肅能源監管辦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甘肅省2018年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實施細則>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甘發改價管〔2017〕1153),2018年1月8日,甘肅省交易中心發布了2018年直接交易公告,標志著2018年甘肅省直接交易工作正式拉開序幕。筆者翻出2017年直接交易文件和2018年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一些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2018年政策明確型企業新增金昌氯堿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寶蘭客專、蘭渝鐵路牽引變用電,這也是2018年度用戶準入方面唯一一個重要變化;
第二個變化是:加大水電、熱電的參與力度,由20%調整為30%;
第三個是結算方式:2017年明確了兩種結算模式,等額傳導和輸配電價模式,2018年明確為等額傳導。
筆者還想發現一些政策方面的變化以證明甘肅省直購電是進步的,可是確實找不到了。
誰也拿不走誰的必發電量
用戶側:準入174家直接交易電量320億千瓦時。其中:電解鋁企業4家138.57億千瓦時,鐵合金企業30家71.25億千瓦時,碳化硅企業35家22.95億千瓦時,電石企業6家22.27億千瓦時,戰略新興骨干企業57家19.45億千瓦時,蘭州新區企業28家9.49億千瓦時,政策明確企業8家28.37億千瓦時,鐵路牽引變6家7.64億千瓦時。
發電側:準入127家直接交易電量320億千瓦時。其中:火電廠22家238.2億千瓦時,包括安全約束與調峰調頻電量173.48億千瓦時,匹配供熱電量64.74億千瓦時;水電廠105家匹配電量81.8億千瓦時。火電廠安全約束與調峰調頻電量、匹配供熱電量、匹配水電電量分別占交易電量規模的54.21%、20.22%、25.57%。匹配供熱電量、匹配水電電量分別占供熱總電量、水電總電量約32%。
從政策到公告,一番分析下來,非常有意思的是2018年政策似乎只是在2017年基礎上改了幾個字,當然最大的改動是將“2017”改為“2018”,那么問題又出來了,有人說怎么沒變化,我們新增了三家政策型明確企業,第二個問題又來了,什么叫政策明確型企業?納入直購電政策明確企業的依據是什么?緊接著筆者又將《2018年電力直接交易用戶公示名單》拿出來分析了一番,發現第三個問題:蘭新鐵路是從哪冒出來的?哪個政策明確的?為啥實施細則中政策明確性企業沒有他?筆者不敢往下分析了。
于是乎我又聯想到了交易組織的過程,最大的關注點是發用兩側電量匹配,320億用戶側對應320億發電側,按照公告披露信息顯示,安全約束與調峰調頻電量173.48億由火電廠與用戶采取雙邊協商、集中交易的方式開展,由于安全約束與調峰調頻電量是必發電量,且已經明確了各火電廠上限電量包括機組必開方式下按50%確定的供熱電量、安全約束電量,以及按13%確定的各電廠調峰調頻電量。也就是說,各火電廠上限電量都是其必發電量,誰的電量誰發,誰也不能通過直購電拿走別人的電量。
正是基于這一規則的設定,在第一輪交易中成交電量3205萬千瓦時,第二輪交易中成交電量44.2998億,第三輪交易中132.8億,甘肅2018年直購電終于在歷時四個月后落下帷幕,草草收場。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輪交易采取的是線下雙邊,事前沒有任何公告發布,企業基本都是小道消息得知雙方線下簽訂確認單可以視同交易成功,其中在第三次交易中部分用戶和電廠并沒有達成交易,從發布的結果來看,對電廠側根據平均價差進行了強制結算。通過交易組織過程,筆者又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交易規則設定存質疑,首先供需完全平衡造成發用雙方都缺乏積極性,不能有效的反映供需關系,其次是對供熱、水電制定交易對象、交易電量、交易價格,存在政府“三指定”行為;
二是交易不公開透明,第三次交易前未發布交易公告,未明確具體事項,直接發布交易結果;
三是對未達成交易的發電企業進行強制結算,存在政府干預市場的嫌疑;
四是常規火電實際交易電量與173.48億的要求不一致,對華能新增6億電量未進行有效說明。
各方都想實現利益最大化
一番分析下來,筆者對甘肅企業深表同情,用戶、發電企業、售電公司把全部的賭注都壓在年度交易,生怕有所閃失,錯失僅有的機會。從發電企業來看,生存困難、連年虧損、入不敷出,企業面臨生死考驗;從用電企業來看,生怕在僅有的一次交易中錯失全年機會,得不到最優的價格,所以不斷的要求最大限度降價。
從售電公司來看,缺乏合理的盈利空間,缺乏參與機會,所以也是想著從中爭取最大的利益。一方面是發電企業使勁保住價格,以期在全年煤價漲幅過高的情況下還能包住成本,一方面是用電企業使勁壓低價格,以便達到全年的最大的預期。孰對孰錯?我認為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想著利益最大化,都沒有錯。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大唐甘肅公司某位領導也曾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7年11期上發表署名文章《甘肅電力直接交易若干問題的思考》,指出:甘肅以原材料加工為主的工業結構明顯偏重,工業發展對電力的依賴程度高,電力消納對工業發展的依附程度極強。發用電矛盾突出:一邊是電力裝機過剩、火電利用小時低下、棄風棄光現象嚴重;一邊是高載能行業開工不足、工業用電的穩定與增長受到高電價的制約;“電用不完”和“電用不起”問題并存。
如何破解制約工業經濟運行和電力行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的確是一個難題。該領導一并針對甘肅直購電提出九點建議,一時間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贊同,但卻沒有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其實在這之前相關部門(省工信委、能監辦)和相關發電集團都針對2018年直購電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見,但最終均未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甘肅直接交易工作并不是不斷汲取經驗,一直在進步的路上,從全國來看,雖然各省情況千差萬別,但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都值得甘肅區好好學習。(未完待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