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 當“售電”聯姻“能源互聯網”會產生什么機遇?
大云網訊:當國家電改持續推進到深水區,真正要觸碰到行業或壟斷利益、撬動兩大國網多年堅守的利益陣地時,這就要看電力相關監管部門的魄力和決心了。而作為現代新生態的售電公司也因摸石頭過河、資源有限,對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心有余而力不足。窮則思變,售電小伙伴們一直不缺進取和探索的心。售電出路有多條,那一條是黃金大道?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條探索之路:售電側遇上熱門話題----能源互聯網會開什么花可結什么果?能源互聯網一直是近期熱門的話題,先科普一下基礎知識。
一、能源互聯網發展的特點
能源互聯網是互聯網技術、能源技術與現代電力系統的結合,是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要消滅煤炭,消滅石油,從容迎接后煤炭時代到來。
第二個特點:分布式。每個微型能源電網,能源網絡構成能源互聯網的節點。
第三個特點:連接性。互聯網將分布式發電裝置、儲能裝置和負載裝置的能源聯合起來。
第四個特點:開放性。對等、平等、能源信息雙向流動,能源共享網絡,發電裝置,儲能裝置和負載裝置能夠即插即用。
第五個特點:智能化。互聯網能源的生產、傳輸、消費無處不是智能,萬物互聯網,無處不智能。
二、能源互聯網重心與規模
正因為能源互聯網具備以上特征,所以行業應用越來越得到廣泛推廣。據了解,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的重點任務有:能源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能源與信息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培育開放共享的市場體系、發展儲能和電動汽車互聯網運營業務、發展能源大數據應用服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建立技術標準體系等。明確了重點和方向,國家分兩個階段推進能源互聯網的建設:
第一階段:從2016 年到2018 年,重點推進能源互聯網的試點示范,建立一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項目。2016年7月2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實施“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的通知》,該文件旨在鼓勵擴大能源領域的有效投資,明確建設試點示范工程項目的一些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了各地試點項目的落地要求。
第二個階段:從2019 年到2025 年,后續再用幾年的時間,在深入總結前期試點示范經驗的基礎上,對一些成熟可靠的技術和模式進行推廣應用。
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大力推動四項任務:啟動試點示范、推進技術創新、構建標準體系、推進配套改革。工作重點以發展能源互聯網以技術創新為先。
眾所周知,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實質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一是實現清潔發展。推進能源永續清潔供應,徹底擺脫化石能源困局。二是應對氣候變化。控制碳排放峰值在101 億噸左右,到2050 年,協同他國可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三是拉動經濟增長。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資規模超過50 萬億美元。它能夠持續拉動經濟增長,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
三、能源互聯網帶來的機遇
新一輪電改之后,通過推進"直接交易"模式打通一條向工業領域等用電需求側可能的初期售電渠道。未來的變化會更大,不但電網企業保持自己專業的電力調控、運行輸送體系,用戶側也已出現非常多的除負荷以外的“源”,“儲”甚至“網”的構成要素,以往的“需求側”可能會真正意義上形成一個“微電網”。
社會化售電的核心在于自由交易、降低用能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未來,當真正形成一個互動比較充分的、開放的市場環境之后,大家對單純社會化售電平臺的依賴性就不會太強烈,此時市場更加需要電能運維、配電資產托管、能效水平提升、能源大數據挖掘等方面專業服務,來解決能源消費環節中的“安全”、“高效”、“經濟”、“環保”的問題,幫助工業企業進行能源消費效率和資產利用率提升,同時解決能源供給側和需求側平衡聯動,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和創造可持續發展綠色增加值,這才是符合本次電改的核心價值取向的,這就為售電側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思路。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為“管”存在的,管用戶、管負荷、保供應,定位在“削峰填谷、負荷控制”,這也跟電網公司作為電力需求側管理主要實施主體有關。現隨著新能源上網比例和供需兩側隨機性概率的增加,需求側對用能的成本敏感度、個性化技術需要和用能效率要求更突出。隨著電改進程不斷深化和能源互聯網逐步落地,此時售電小伙伴們可更多關注可調控負荷、新能源消納與調節、微網控制與管理、態勢感知采集、能源大數據挖掘等技術內容,將“需求側管理”逐步轉變為“能源消費服務”定位,形成自我良性發展的模式和競爭優勢。
大云網分析師認為,能源互聯網就是要做一件事情:以新能源發電基礎,從電到熱、到氣、到車,完成電、氣、車、熱四網合一。隨之也帶來售電側的發展機遇,做很多創新結合需求側的能效管理,滿足細分化的客戶需求。建立電力系統負荷控制,精準達到負荷控制的要求。開始從長期的購電合同期貨和物理需求開始,結合很快啟動的電力現貨市場;到創新形成互聯網基因的公司,能提供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指數、用電、節能,甚至通過視頻和動畫等多種途徑實時展示企業用能情況,這些對用戶體驗都很重要。這些創新并不影響商業模式的本質,影響的是商業模式的實現辦法。所以真正的商業模式,就是售電公司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進行買、賣電和用能管理,再整合綜合能源形成為用戶附加獨特的價值,這將是售電側未來發展的一個主打方向。
(大云網售電商學院 鄧龍裕)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