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交叉補貼利劍,燃煤自備電廠該“華麗轉身”還是“黯然退下”?
大云網快訊:眾所周知,企業自備燃煤電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要符合環保要求及安全生產措施得到保障,一般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悠然過著“自產自銷”日子。但自從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要求:“2018年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大約800億元。”以及各地響應號召紛紛出臺具體措施以來,電改的廣度和深度均得到實質性的推進。自備電廠也是越來越感受到自家院墻外面的硝煙味了,那具體受到什么影響呢?聽小編細細道來。
據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從相關網站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發布三批降電價措施(共5大項13小項措施,前兩批減免金額達646億元);特別是7月2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利用擴大跨省區電力交易規模等措施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1日起,將擴大跨省區電力交易規模、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降低25%、督促自備電廠承擔政策性交叉補貼等電價空間,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從通知中可見,這次國家是動真格了,在電改“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原則指導下,眾多參加市場化交易的發電廠均不同程度為電改奉獻了利潤,在這電改大環境下,這次自備電廠也難于獨身其外了。就8月1日吉林省物價局發布《關于第三批降低我省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吉省價格〔2018〕134號)來看,自7月1日起,企業燃煤自備電廠每月要按自發自用電量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征收標準為0.15元/千瓦時。筆者認為在敦促企業燃煤自備電廠承擔交叉補貼上,吉林省打響了中國第一槍!可以說這是自備電廠的巨大損失,一般工商業用戶的狂歡。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自備電廠因不要聯網,可免交輸配電費用,只承擔契稅和各項政府基金),而且普遍利用小時數多高于區域內統調機組(如浙江省2018年上半年統調燃煤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2583小時,而自備電廠平均在4223小時以上),在為本企業的節能減耗及用能成本上做了很多貢獻。但也因是非盈利單位,而這些電廠又主要集中在電解鋁、石化、鋼鐵等行業,用電量往往巨大,故若按吉林一樣以0.15元/千瓦時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全面推廣,這筆費用實屬不小(據分析,吉林公布的19家自備電廠總裝機容量82.15萬千瓦,每年上交利潤將近8.6億,以此推算全國征收交叉補貼將超過1000億)。
該交的費用肯定是少不了的,就算為國家和經濟做貢獻。面對此形勢,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建議各燃煤自備電廠調整姿態,主要在運營管理等方面減成本;另外推動清潔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也是一個華麗轉身的方向,也符合國家“加強綜合利用,推動燃煤消減”的要求。所以自備電廠積極推動燃煤實施替代發電,積極開展富余水電替代燃煤自備發電機組發電;在風、光資源富集地區,采用市場化調節等手段大力推動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減少電廠燃煤帶來的環境治理壓力,是一個大勢所驅。不順應時態發展,唯有黯然退下;相信各自備電廠的經營管理者都明白這個道理,順勢而為方能立足天下。
(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滄海一笑)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