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網售電觀察:上海電力交易市場,何時才能風起云涌?
大云網訊:自今年4月下旬以來,全國各地物價管理部門響應國家發改委3月底發布的《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紛紛結合本省(市)實際情況,制定了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細則和要求。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統計,已公布的18個省市降價空間在0.22分/千瓦時(河北南網)至3.3分/千瓦時(浙江)之間(降價幅度具體見下表)。降價產生的效益據發改委預計“所涉金額將超過800億元”,不管這鯰魚效應及市場反應如何,我們要為政府給一般工商業的這電改紅包點贊。
(注: ①廣西、湖南兩地早已就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小試牛刀,于2017年4月1日分別降低0.72分、0.7分/千瓦時;②山東、寧夏因允許一般工商業用戶可以選擇執行兩部制電價,對于這省份企業來說才是實現“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的發力點,此次都不需降低銷售電價。)
細觀已公布各省市降價結果看,上海此次降價空間為0.96分/千瓦時(上海輸配電價處于全國較高水平),感覺是有一點像小家碧玉扭扭捏捏,沒有國際大都市應有的“豪邁”氣概。就其原因,這既有市場“博弈”的結果,也有 “難當家”的苦處。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2018年一季度,上海電網用電量3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9%。發電量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3%。電力市場交易工作有序推進”。從此數據來看,上海地區今年第一季度用電增速雖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全國平均的9.8%,綜觀原因主要有三:
一、受區域經濟定位影響。上海一直是長三角經濟帶的龍頭老大,定位國際金融中心,注重國際貿易,雖然轄區有“金橋出口加工區”、“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近70個工業園區;但是多為貿易型、簡易型代加工產業,相比其他省市制造及能耗型產業,用電負荷在經濟中占比相對較底,故市場化交易底量不高。
二、產業發展瓶頸難突破。當前全國不少地方面臨的是融資難和生態環境硬約束突出,而上海產業發展更多面臨的是制度約束,當地經濟受嚴格環保管控及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不可能在轄區招商引資進高耗能及用電大戶。而且“寸土是金”的上海有限范圍也不能設立水力、火電等發電廠,故在電改“放開兩頭”的兩頭上面市場主體分量不足,造成市場交易體制不夠靈活的現象。
三、準入客戶條件待放寬。《上海市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規則(試行)》規定:“限制高污染、落后產能及過剩產能企業參與,嚴禁執行差別電價的企業參與。”、“試點期間暫定電壓等級在35千伏及以上,2016年年用電量在5000萬千瓦時及以上并執行標準兩部制電價的工業用戶參與直接交易。”這兩個條件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自由性。另外,上海電力市場現僅允許各大工業客戶直接跟電廠進行交易,目前已工商注冊的49家售電公司僅只能做旁觀者、打醬油;或者說作為電改推動的主力軍,他們只能干瞪眼等待機會入場。從這一點來說,作為國家改革開放主力軍之一的上海,電力市場化的公平性和開放度還有待提高。
綜上三大原因分析,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認為,要將以上影響降到最小,上海電改市場還有待打破政策壁壘,優化電力交易的市場屬性;后續的市場機會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突破:
一、建設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市場,以深化碳排放交易試點。
國家定位發展將建成全球碳排放交易規模最大的市場,而將啟動的全國碳排放交易平臺和結算也將落地上海。上海擁有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上海清算所是經央行批準的碳配額遠期交易中央對手清算機構,故建立全國碳市場的配套服務已成熟。另外,隨著新能源的應用越來越深入,達2000億規模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也將越受到重視,這也必將給上海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也給各市場主體提供更大的機遇。
二、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窗口”繼續開放,經濟體量大。
據有關數據顯示,上海2017年的GDP達到3.01萬億元,這也是首次有中國城市的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9%,增速與前年持平也與去年全國GDP增速相同。上海雖然缺少大型工業電力消耗支撐,但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有更多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隨著自貿試驗區改革深入及“一帶一路”影響的擴大,相信上海作為“對長三角周邊地區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引領地位,將對提升區域經濟體量空間,給當地電力交易市場的后續發展提供更大的保障和動力。
機遇與困難并存,電改不易,雖有阻力當屬正常,我們應理當奮力前行。上海一直是國家改革開放推進的主力軍,相信通過市場的不斷磨合、總結及創新,突破區域限制及發展瓶頸,上海的電力交易市場將會風聲水起,助力東部區域電力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給本地各方市場主體營造更多的機會和紅利。
(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滄海一笑)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