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網售電觀察:售電公司“爭電量”的背后,小心偏差的“利爪”
大云網訊:遠看,在當下這個“電力生態圈”中,電力增長速度一直比較快,全國各地區社會用電量不斷增加,相對應電力需求預測就很高,供需關系相對持續緊張;近觀,從電改方案實施之日起,發電企業、售電企業也將面臨不同的運營環境,所以激烈競爭將不可避免,動人心弦的高價差和戳中要害的銷售利器將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
在這種暗波洶涌的大環境下,單從售電側角度來看,很多售電公司一邊想著靠賺差價搏位,一邊又沒有“兵權”在手,電價電量都得從發電企業半路截取,即使爭到了一定的電價電量,但還是依舊賠本賺吆喝,實為有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之無奈感。
從近期的廣東電力市場就可以很明顯看出,很多售電公司“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戲碼究竟是怎樣上演的?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認為是棉里藏針的偏差考核在隱隱作祟。
廣東實際偏差考核分布表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在3月23日,發布《關于2018年2月份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通知》,售電公司從市場上凈獲利-0.36億元,需求側虧損企業數達55家,被考核費用高達0.63億元!首次出現獲利為負數的情況,官方的說辭是:受春節影響,需求側企業整體預測偏差增大,偏差率平均值為18%。而在小編看來,預測偏差增大是一方面,更多還是 2017年底開始的年度長協市場無序競爭釀下的苦果。
反觀之,今日,重慶經信委發布《關于2017年電力直接交易有關情況的通知》提到:豁免2017年偏差考核!重慶電力市場之前偏差考核范圍在5%,貴州此前提出的1-2月市場化交易電量少于合同電量5%以外的少用電量免考核費用,在鮮明的對比之下,對重慶的售電公司來說應該是得到親和力的“慰問”了,現在又給予豁免,真是福利一波接一波,其他的省份的售電公司想必都紅了眼。
我們再看看各省偏差考核詳情:
各省偏差考核詳情
各省交易規則對偏差考核的規定有很多不同,但如果提取其共同點分析,我們就能發現,偏差考核是對申報電量(合同電量)與實用電量的差額進行考核。對于講究電力實時平衡的電力系統來說,發電能力弱于用電能力就造成了電力缺口從而導致缺電,為了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偏差考核是合理的。
小編溫馨提醒,對于初出茅廬的售電公司來說,偏差考核風險難控,在市場開放初期讓很多售電公司辛苦跑下的電量沒錢賺,在此栽了不少跟頭。所以不要一味盲目的覺得有“爭電量”就能“囊中盈”,即使鎖住了一定的客戶,占有了一定的市場量,還有偏差考核這個電力交易的暗藏利爪在虎視眈眈呢!我們應該時刻做好全方位應戰準備,需要合理評估自己手里的牌,重視市場風險,不輕言爭量,不輕易放價,在守住自己的電量的同時也要精準預測負荷讓偏差可控才行,比如采取一些偏差轉移、風險轉移等方式共擔風險,別到了偏差考核來臨時才去緊急處理,防患于未然才是售電公司穩步發展的關鍵。這樣使得預期的“盆滿缽盈”才不會被偏差考核吞噬得“空空如也”。
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認為,隨著今后電力市場的迅猛發展,燃煤發電或將“改朝換代”。更重要的是,到2040年中國燃煤發電維穩,可再生能源增長,電力行業需要考慮如何在能源發展“新常態”下著眼長遠發展,以及如何順應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形勢要求,改變經營模式。根據最近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建設和投資數據,可以明顯看出發電企業的確在轉變發展方向,清潔能源和智能電力(互聯網)是有效的發展契機。
(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電朵云)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