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展望及面臨的關鍵挑戰
一、引言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目標,中國能源發展戰略方向已然明朗,能源革命正在加速推進。能源中長期發展戰
四、我國能源電力轉型面臨的關鍵挑戰
01多元利益格局下的體制束縛問題能否得到順利解決
不同省份間、源網荷儲不同環節間、不同能源系統間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長期無法得到破除,將阻礙我國能源轉型路徑的實現。
02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如何發揮決定性作用
各類資源高效參與系統運行、清潔能源跨省跨區靈活配置等,要求電力市場建設在輔助服務、跨省跨區交易規則等方面實現突破并進入成熟階段。
03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協調運行能否充分實現
這將決定電力發展展望中涉及的各類要素在未來運行時能否高效發揮預期作用,以及電力系統能否成功應對高比例新能源間歇性特征所帶來的挑戰。
04持續推進節能、電能替代的政策支持力度能否保持
這需要從制造業轉型升級、科學規劃城鄉建設和交通布局等源頭,合理控制工業、建筑和交通等行業化石能源消費,鼓勵終端電能消費水平提高。
05電力系統關鍵技術能否獲得突破并實現商業化運行
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尤其是建設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需要充分研究新一代電力系統的機理特性與運行控制關鍵技術。
06煤電合理作用能否充分發揮
鑒于我國國情,煤電的調峰、備用等價值對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有重要意義,在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的同時,亟需建立合理的市場機制促進我國煤電完成角色轉變。
07新能源、儲能等成本能否實現下降預期
具有全壽命周期內的經濟競爭力是新能源、儲能設備實現大規模發展應用的必要條件,相關技術進步、產業政策引導支持尤顯重要,需把握好政策扶持與市場倒逼的關系。
08大電網能否具備有力支撐能源轉型的能力
隨著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高,仍有必要大規模建設發展跨區互聯電網,增強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國家需要從長計議,及時制定相關支持政策。
09碳排放成本能否充分發揮轉型倒逼作用
碳排放成本對非化石能源占比有較大影響,如果采用市場機制實現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則需要加強碳市場建設,依靠碳減排政策促進能源結構優化。
10如何實現新能源與電力系統高效融合發展
在未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需要正確把握新能源發電邊際成本與系統成本的關系,綜合考慮新能源最大化消納利用與電力系統整體效率效益和安全穩定水平,促成兩者有機統一。
五、政策建議
1. 貫徹新發展理念,在能源領域強化綠色發展,將電氣化水平列入衡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努力推動電氣化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2. 以深化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規劃先行,切實保障能源發展和電力發展規劃的權威性,加大對各專業、各地區規劃之間的協調力度,發揮好電力系統在能源轉型中的核心作用,發揮好電網在電力系統中的樞紐平臺作用。
3. 堅持全面深化能源領域改革,逐步破除影響能源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盡快建立完善輔助服務市場、新能源消納全國統一市場、碳交易市場等機制,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全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4. 以創新作為引領能源行業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布局新一代電力系統等國家重大技術研發計劃,建立以能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度。
原文首發于《電力決策與輿情參考》2018年3月2日第7期 作者單位系國網能源研究院
原標題:重磅 | 國網能源研究院:我國中長期能源電力轉型發展展望與挑戰分析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