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電價?沒錯,廣東這些行業提了。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給出了一記重拳。從2018年起,廣東省將對行業經認定的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平板玻璃、造紙、酒精、印刷、制革等行業),在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給出了一記“重拳”。
從2018年起,廣東省將對行業經認定的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平板玻璃、造紙、酒精、印刷、制革等行業),在原基礎上每千瓦時分別加價0.3元和0.1元。
各地主管部門要調查上述行業涉及的企業,并把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上報發改委和經信委,并審核公布。
在我看來,這拳打到了這些行業落后產能企業的痛處了。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實施兩年以來,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持續讓利于社會上眾多的高耗能企業。在當前電力供應寬松的環境下,降電價效果明顯,但是單純的降電價并不是此次電力體制的目的,甚至已經讓許多人掉進了誤區。
在電量交易的過程中發電側的讓利是為了淘汰落后機組,讓位清潔能源發展。但是發電企業冒著虧損的風險讓出的紅利是無差別的分配到社會上眾多的高耗能企業,即使是本應被淘汰的落后產能企業。甚至落后產能企業由于其高耗能,還獲得了不錯的紅利分配,反觀新興產業得不到有力扶持。
當然這樣是不允許的!廣東如今就做出了表態。
看來,經過此記“重拳”,落后產能企業得從電改紅利的“順風車”上下來了。小編希望各位要痛定思痛,既然是落后產能便要淘汰,這才能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