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供電營業規則(征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
【觀茶君按】《供電營業規則》的修訂是電力行業的一件大事。針對《供電營業規則(征求意見稿)》,中國能源報地方電網與配電網圓桌論壇秘書處組織各會員單位進行了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并按照規定程序于意見征集截止日之前提交給意見相關單位。
圖片
以下為建議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關于幾個原則問題
一、建議《供電營業規則》的修訂工作與《電力法》的修訂保持一致
《供電營業規則》的制定依據是《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條例》依據《電力法》制定,《電力法》的修訂已被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屬于51件“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之一。《電力法》是1996年實施的,已沿用27年,其修訂必將對電力行業、各主體的權利義務產生重大影響。那么,在《電力法》即將修訂之際對《供電營業規則》進行修改,是否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電力法》的修改是否會對《供電營業規則》產生重大影響?建議高度重視,將《供電營業規則》與《電力法》統籌一致,避免出現前后矛盾,影響法律法規嚴肅性。
二、建議在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重新科學、準確確定供用電主體的法律地位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風電、儲能等得以大規模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由單純的“電力使用者”發展成了“電力產銷者”,電力網絡正由“單向傳輸”向“雙向傳輸”“雙向互動”發展,供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已不再是單純的“供電-用電”的關系,“供電營業”的外延和內涵都發生了很大改變,作為規范電力供應與使用行為的《供電營業規則》勢必要體現這種變化,對具體行為予以規范,如分布式發電項目的審批、建設、驗收、接入、配套設施建設等;以及科學準確確定各主體向用戶售電的市場主體地位,如分布式能源的市場主體地位、源網荷儲的市場主體關系等。現實中已有大量業務發生,相關規則亟需明確。但遺憾的是,征求意見稿并未予以規范,未能體現用戶由“使用者到產銷者”的變化,忽略了電力網絡由“單向傳輸變雙向傳輸”的事實。建議充分考慮供電企業和用戶的角色變換帶來的營業內容的改變,在《供電營業規則》中予以補充、明確。
三、建議明確《供電營業規則》不適用不同供電主體之間電網互聯的情形
《供電營業規則》應明確僅適用于供電企業對終端用戶,以“保障供用雙方的合法權益”,不同供電主體電網互聯相關規則應該且需要另行明確。
目前,除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大型供電企業外,新疆、內蒙古、四川、重慶、廣西、湖南等省還有多家省、市(縣)或縣級以下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依法為供區內用戶提供電力普遍服務的地方電網,以及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之后誕生的大批增量配電網。此類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大部分均與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并網互聯,雙方之間均是《電網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國能發監管規〔2021〕49號)中明確的“電網互聯”的關系,雙方并網互聯規定、網間電量交換與結算等,與供電企業對終端用戶接入、結算等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地方電網和部分增量配電網為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及人民美好生活用電需要,已急需以220千伏電壓等級與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并網互聯,如作為大電網終端用戶身份,遵從第二章第六條中明確“用戶需要的電壓等級在110千伏以上時,其受電裝置應當作為終端變電站設計”規定,則將阻礙地方電網對供區內用戶供電保障能力和電能質量提升,與國家修訂《供電營業規則》,以助力“獲得電力”水平提升的初衷相悖。
明確后有利于規避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將下一級電網作為終端用戶對待,以《供電營業規則》限制或約束下級電網發展。長期以來,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省級電網企業將地方電網企業、增量配電網企業作為用戶對待,運用《供電營業規則》中“躉購轉售電單位”等模糊概念,限制甚至約束地方電網企業、增量配電網企業電網增容改造,以及發展網內工商業用戶,達到不公平競爭目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價管理的相關規定中,也明確區分了供電企業與終端用戶之間、供電企業相互之間的不同關系。
四、建議新增供電企業、用戶、躉購轉售電單位主體的定義
建議對相關名詞作如下定義:
供電企業是指依法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在核定的供電營業區內為用戶提供電力普遍服務的電網經營企業,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各級獨立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等。
用戶是指由供電企業供電的終端用電客戶,不含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但與各級電網并網互聯的供電企業。
躉購轉售電單位是指特殊情況下,經批準向供電企業(電力躉售單位)躉購電并輸售給其他用戶的供電企業。
修改理由: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的企業,均同為供電企業,用戶應為未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不具備電力普遍服務職能的終端用戶,對相關名詞進行詳細定義,可以避免在《供電營業規則》執行過程中產生歧義。其他理由同上一條。
五、建議進一步細化、完善《供電營業規則》修訂的程序與形式
《供電營業規則》的修訂,事關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市場化改革背景下眾多市場主體的利益,對規范相關主體的市場行為、建立合規有序的供用電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在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召開不同層級、不同主體參加的座談會,當面深入研究討論。建議注重聽取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等主體的意見,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印發執行。避免匆忙出臺,留下隱患。
第二部分 針對具體內容的修改建議
六、關于“第二章 第十二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十二條 新建居住區供電方式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及技術標準。
新建居住區建筑區劃紅線內的供電設施應當按照一戶一表標準進行建設。
新建居住區的固定車位應當按照規定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居民自用充電樁用電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及技術標準配置。”
建議修改為:“第十二條 新建居住區供電方式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及技術標準。
新建居住區建筑區劃紅線內的供電設施應當根據投資界面,由相關主體按照一戶一表標準進行建設。
新建居住區的固定車位應當按照規定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居民自用充電樁用電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及技術標準配置。”
修改理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0〕129號)文件中,明確要求“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建筑區劃紅線內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管線及配套設備設施的建設安裝費用統一納入房屋開發建設成本。”故新建居住區建筑區劃紅線內為保障居民用電的供電設施,應當根據投資界面,由相關主體按照一戶一表標準進行建設和維護管理。且考慮新建居民區交房后,為保障住戶享受均等普遍服務,新建居民區戶表建設標準應按照供電企業戶表標準進行建設,避免驗收移交給供電主體后,無法滿足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承諾的遠程抄表、在線繳費充值等要求,進行戶表更換,導致社會投資巨大。
同時,針對“新建居住區的固定車位應當按照規定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目前相關規定甚為模糊,絕大部分開發商在小區配電容量、電纜通道建設、電纜鋪設等方面均在壓縮甚至不進行投入,導致供電企業后續根本不具備裝表接電條件,還需大量投入進行建設,導致小區用戶不滿甚至投訴。建議進一步明確或出臺相關技術標準。
七、關于“第二章 第十四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十四條 供電企業一般不采用躉售方式供電。特殊情況需開放躉售供電時,應當由省級電網經營企業報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批準。
躉購轉售電單位應當服從電網的統一調度,按照規定的電價向用戶售電,不得再向鄉、村層層躉售。
電網經營企業與躉購轉售電單位應當就躉購轉售事宜簽訂供用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躉購轉售電單位需新裝或增加躉購容量時,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規定辦理新裝增容手續。”
建議修改為:“第十四條供電企業一般不采用躉售方式供電。特殊情況需開放躉售供電時,應當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報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批準。
躉購轉售電單位應當服從電網的統一調度,按照規定的電價向特定用戶售電,不得再層層躉售。
電力躉售單位與躉購轉售電單位應當就躉購轉售事宜簽訂躉售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躉購轉售電單位需新裝或增加躉購容量時,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規定辦理新裝增容手續。”
修改理由:
躉售是中國現有電力體制所決定的一種特有售電形式,是縣級供電體制整合和改革過程中的產物。由于地方(縣級)電網供電區域內自有裝機供電容量不能滿足供電需求,必須從省級電網躉購電。一是躉售供電屬于政府審批事項,應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向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申報,不應將申報權交給省級電網經營企業。二是躉購轉售電單位并非是電網經營企業(電力躉售單位)的終端用戶,雙方不形成供用電關系,就躉購轉售事宜簽訂躉售電合同。
八、關于“第三章 第二十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二十條 (二)第二款 如因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或政府規定限制的用電項目,供電企業可以通知用戶暫緩辦理。”
建議刪除“因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的表述,修改為:“第二十條 (二)第二款 因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或政府規定限制的用電項目,供電企業可以通知用戶暫緩辦理。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時,應主動上報省級能源價格主管部門,協調上級電網加強聯網及供電能力支持。”
修改理由:作為區域內具有獨家經營權的供電主體,供電企業負有普遍供電的法定義務,且“供電能力不足”很難認定,容易成為供電企業權力尋租的途徑。因此,如因供電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及時向用戶供電,供電企業應主動上報省級能源價格主管部門,由省級能源部門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協調上級電網加強聯網及供電能力支持。因此,建議增加“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時,應主動上報省級能源價格主管部門,協調上級電網加強聯網及供電能力支持。”的表述。
九、關于“第三章 第三十八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三十八條用戶依法破產時,供電企業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供電企業應當予銷戶,終止供電;
(二)在破產用戶原址上用電的,按照新裝用電辦理;
(三)從破產用戶分離出去的新用戶,必須在償清原破產用戶電費和其他債務后,方可辦理變更用電手續,否則,供電企業可以按照違約用電處理。”
建議修改為:“第三十八條用戶依法破產時,供電企業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供電企業應當予銷戶,終止供電;
(二)在破產用戶原址上用電的,按照新裝用電辦理;
(三)破產用戶欠繳的電費和其他費用,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清償。”
修改理由:“從破產用戶分離出去的新用戶”,在法律上很難予以界定,理解上容易產生爭議,且該條款規定的內容與《破產法》規定的精神相悖,不利于僵尸企業出清,因此,建議予以修改。
十、關于“第四章 第四十三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四十三條 供電企業對重要電力用戶、居民住宅小區送審的受電工程設計文件和有關資料,應當根據本規則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單次審核時間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審核意見應當以書面形式連同審核過的一份受電工程設計文件和有關資料一并退還用戶,以便用戶據以施工。用戶若更改審核后的設計文件,應當將變更后的設計再送供電企業復核。
重要電力用戶、居民住宅小區受電工程的設計文件,未經供電企業審核同意,用戶不得據以施工,否則,供電企業可以不予檢驗和接電。
不實行設計審查的高壓用戶,在竣工檢驗時提交設計單位資質證明材料、受電工程設計及說明書。”
建議修改為:“第四十三條 供電企業對重要電力用戶、居民住宅小區送審的受電工程設計文件和有關資料,應當根據本規則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單次審核時間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審核意見應當以書面形式連同審核過的一份受電工程設計文件和有關資料一并退還用戶,以便用戶據以施工。用戶若更改審核后的設計文件,應當將變更后的設計再送供電企業復核。
重要電力用戶、居民住宅小區受電工程的設計文件,未經供電企業審核同意,用戶不得據以施工,否則,供電企業可以不予檢驗和接電。
不實行設計審查的高壓用戶,在竣工檢驗時提交設計單位資質證明材料、受電工程設計及說明書。
用戶受電工程竣工檢驗時,受電工程設計、施工(調試、調修)單位相關資質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供電企業可以不予接電。
用戶對供電企業處理意見有異議的,可在3個工作日內,提請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依法裁決。辦電爭議發生期間,辦電時限根據爭議起始日順延。”
修改理由:《供電營業規則》明確了供電企業具有查驗用戶受電工程設計、施工(調試、調修)單位資質等職責,但查驗中難免與用戶產生分歧,應該明確分歧產生后的處理方式、處理途徑,以避免用戶與供電企業之間的糾紛。
十一、關于“第四章 第四十八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四十八條用戶獨資、合資或集資建設的輸電、變電、配電等供電設施建成后,其運行維護管理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屬于公用性質或占用公用線路規劃走廊的,由供電企業統一管理。供電企業應當在交接前,與用戶協商,就供電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達成協議。對統一運行維護管理的公用供電設施,供電企業應當保留原所有者在上述協議中確認的容量;
(二)屬于用戶專用性質,但不在公用變電站內的供電設施,由用戶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以與供電企業協商,就委托供電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有關事項簽訂協議;
(三)屬于用戶共用性質的供電設施,由擁有產權的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以與供電企業協商,就委托供電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有關事項簽訂協議;
(四)在公用變電站內由用戶投資建設的供電設備,如變壓器、通信設備、開關、刀閘等,由供電企業統一經營管理。建成投運前,雙方應當就運行維護、檢修、備品備件等項事宜簽訂交接協議;
(五)屬于臨時用電等其他性質的供電設施,原則上由產權所有者運行維護管理,或由雙方協商確定,并簽訂協議。”
建議修改為:“第四十八條用戶獨資、合資或集資建設的輸電、變電、配電等供電設施建成后,其運行維護管理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屬于公用性質或占用公用線路規劃走廊的,由供電企業統一管理。供電企業應當在交接前,與用戶協商,就供電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達成協議。對統一運行維護管理的公用供電設施,供電企業應當保留原所有者在上述協議中確認的容量;
(二)屬于用戶專用性質,但不在公用變電站內的供電設施,由用戶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并簽訂協議;
(三)屬于用戶共用性質的供電設施,由擁有產權的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并簽訂協議;
(四)在公用變電站內由用戶投資建設的供電設備,如變壓器、通信設備、開關、刀閘等,由供電企業統一經營管理。建成投運前,雙方應當就運行維護、檢修、備品備件等項事宜簽訂交接協議;
(五)屬于臨時用電等其他性質的供電設施,原則上由產權所有者運行維護管理,或由雙方協商確定,并簽訂協議。”
修改理由:用戶不具備電力運維能力的情況比較常見。對于這種情況,應賦予用戶選擇權,由用戶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主體進行維護管理,而不應該直接明確為供電企業。
十二、關于“第七章 第九十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九十條 在供電營業區內建設的各類發電廠,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電力供應與電能經銷業務。
并網運行的發電廠,應當在發電廠建設項目立項前,與并網的電網經營企業聯系,就并網容量、發電時間、上網電價、上網電量等達成電量購銷意向性協議。”
建議修改為:“第九十條 在供電營業區內建設的各類發電廠,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電力供應與電能經銷業務。
并網運行的發電廠,應當在發電廠建設項目立項前,與并網的電網經營企業聯系,就并網容量、發電時間、上網電量等達成電力輸送意向性協議。”
修改理由:根據中央電改文件要求,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供電企業已成為電力輸送主體,不再承擔統購統銷任務,上網電價和購銷意向協議已經不再適用。
十三、關于“第七章 第九十一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九十一條 電網經營企業與并網發電廠應當根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定,簽訂并網調度協議,并在并網發電前簽訂購售電合同。”
建議修改為:“第九十一條 電網經營企業與并網發電廠應當根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定,簽訂并網調度協議,并在并網發電前簽訂電力輸送合同。”
修改理由:同上,供電企業已不再承擔統購統銷任務。
十四、關于“第七章 第九十二條”的修改建議
原文:“第九十二條 用戶自備電廠應當自發自供廠區內的用電,不得將自備電廠的電力向廠區外供電,并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基金和費用。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成為合格發電市場主體后,自發自用有余的電量可以與供電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按照交易規則參與市場化交易。”
建議修改為:“第九十二條 用戶自備電廠應當自發自供廠區內的用電,不得擅自將自備電廠的電力向廠區外供電,并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基金和費用。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成為合格發電市場主體后,自發自用有余的電量可以按照交易規則參與市場化交易。”
修改理由:同上,供電企業已不再承擔統購統銷任務,不應再與發電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
電改非易事,
且行且觀察。

責任編輯:葉雨田
-
國家能源局嚴查行政手段干預電力市場化交易行為
2023-10-13電力市場化交易行為 -
華中能監局擬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 涉電力交易、輔助服務等
-
【四川電力交易行情】斷崖式跳水 成交價下跌近2分!9月最后一輪交易呈現多次反轉!
2023-09-22四川電力交易行情
-
國家能源局嚴查行政手段干預電力市場化交易行為
2023-10-13電力市場化交易行為 -
海南進一步明確非電網直供電環節電價政策及公攤收費有關問題 11月1日起執行
2023-09-22電網直供電 -
8月浙江工業用電量389.8億度 同比增長11.3%
2023-09-14浙江工業用電量
-
【四川電力交易行情】斷崖式跳水 成交價下跌近2分!9月最后一輪交易呈現多次反轉!
2023-09-22四川電力交易行情 -
新疆區域電網代購電量、電價統計分析
2023-09-14電網代購電量 -
河北南部電網電力現貨市場第七次(首次結算)試運行工作方案:結算試運行時間9月13日—18日
2023-09-13電力現貨市場
-
山東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分析
2023-09-19電力現貨市場分析 -
電力現貨市場“基本法”落地 與征求意見有何異同?
2023-09-19電力現貨市場 -
谷峰:全時空優化終在現貨基本規則中得到落實
2023-09-18現貨基本規則
-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關于召開2023年8月市場信息溝通會的通知
2023-08-25昆明電力交易中心 -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關于玉溪能投售電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公示的通知
-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規范開展電力市場業務
-
華中能監局擬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 涉電力交易、輔助服務等
-
國家發改委:供電營業區劃分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3-09-09供電營業區劃分 -
貴州進一步組織做好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工作:完善新增損益分攤(分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