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公司轉型路徑對電力行業的啟示
全球能源正向清潔、低碳、多元化轉型,石油行業將在碳約束收緊、需求增速穩中趨緩、替代加快等多重因素角力下生存、變革與發展。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以殼牌、BP、道達爾、埃克森美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等為代表的國際石油公司加快轉型,一方面強化油氣核心業務競爭力,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能源市場,在戰略導向、投資重點、技術研發上向低碳業務傾斜。我國石油公司,特別是國有油氣企業,要借鑒國際石油公司的轉型路徑與經驗,同時結合自身在油氣體制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環保治理與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任以及業務特點,穩油增氣、提質增效,提速非常規油氣開發,圍繞核心優勢布局新能源業務,積極探索綜合能源服務,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
01
國際石油公司轉型動因
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中,全球范圍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不斷擴大,終端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程度不斷提升,同時,汽車行業變革漸進沖擊石油消費。這些因素導致石油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市場份額呈下降態勢。因此,盡管國際石油公司對石油消費峰值何時到來尚有不同認識,但均努力開拓傳統業務之外的市場空間。
(一)碳排放約束帶來嚴峻挑戰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為實現到本世紀末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巴黎協定》目標,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碳稅、可再生能源補貼等政策,支持可能生能源發展,增加高碳排放行業企業的排放成本,引導社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油氣生產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油氣消費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因此,碳排放約束將給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據伍德麥肯茲公司預測,未來十年內國際石油公司約50%以上的生產將受到碳成本的沖擊,全球性油氣開發項目在“碳約束”下,考慮到地理位置、生產周期等條件的差異,單桶原油完全成本將提高1~12美元,且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成本也將大幅提升。
(二)可再生能源競爭力提升
全球可再生能源規模龐大,增長迅速,成本不斷降低,將對石油消費產生沖擊。從2000年到2016年,全球風電、太陽能、水電發電裝機年均增幅分別為22%、40%和3%。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規模達2179.43吉瓦,同比增長8.35%,這也是連續七年的平均增長率。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達1273.54吉瓦,同比增長3.9%;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384.62吉瓦,同比增長31.6%;風電裝機容量達513.55吉瓦,同比增長9.85%;生物質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08.96吉瓦,新增裝機新增5.28吉瓦,同比增長5.09%。BP在近三年的展望里大幅上調了風電和太陽能到2035年裝機的預估值,上漲達到150%。
同時,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將越來越具有優勢。IRENA計算,全球范圍內2017年投運的生物質發電、地熱發電、水電、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熱發電、大型地面光伏的加權平準發電成本(levelised cost of electricity,簡稱LCOE,以2016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除水電、地熱發電成本上升以外,其他技術自2010年以來都有明顯下降。其中,陸上風電2017年LCOE為6美分/千瓦時,比2010年下降25%;大型地面光伏為10美分/千瓦時,比2010年下降72%。目前化石燃料的發電成本范圍為5至17美分/千瓦時。據IRENA預計,未來2年內,太陽能發電成本還將減半,最優的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光伏項目可能以3美分/千瓦時或更少的成本提供電力。到2020年,所有商業形式的綠色能源發電成本范圍在3至10美分/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傳統化石燃料將更有競爭力。在成本持續下降的推動下,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對油氣行業的沖擊越來越明顯。
(三)電能替代加快
全球能源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電力作為清潔、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在各國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日益顯著。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常規能源通過轉化為電力在終端利用,能源消費電氣化水平日益提高,主要體現為電能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2016年電能占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為18.4%,較2000年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較1980年上升7.5個百分點。同時,自1999年以來全球石油消費占比持續下降長達15年,目前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未來電氣化程度將繼續提升。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2030年,電能占全球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分別為18.9%、21.3%。國內研究機構國網能源研究院預計2040年前后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突破30%的“天花板”。2018年10月18日,殼牌發布《“天空”遠景報告》,預測未來50年,最重要的能源系統趨勢是電氣化,最終能源的電氣化率將提高三倍以上,全球發電量達到當前水平的近五倍。到本世紀70年代,電力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中將占到50%。
受此影響,石油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綜合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BP、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ETRI)等多家權威機構預測,2040~2050年,世界范圍內,除煤炭外其他燃料消費量均呈增加態勢,石油消費增速較低;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非化石能源將各占四分之一,清潔能源將主導世界能源需求增長。
(四)汽車行業變革影響石油消費
全球原油消費主要涵蓋交通(汽車、卡車及船舶、火車、飛機等)、非燃燒(化工)、工業燃料、建筑、電力等五個領域。其中,交通是主要的石油消費領域,現階段其消費量約占石油消費總量的50%。據預測,汽車行業變革將漸進沖擊石油消費,化工領域將承擔起石油消費的主力。
目前,已經有多個歐洲國家提出未來10年至20年內停售燃油車的計劃,將大力推動新能源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據IEA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世界汽車總銷量的30%。BP等石油公司認為,未來二十幾年內,汽車燃油的需求會隨著電動車的普及以及汽車燃油利用率的提高而減少。為此,多家機構已經下調了石油長期預測,認為汽油等化石燃料需求將在2030年以后開始減少。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顯示,到2040年,技術發展和電動汽車推廣很可能令全球市場的石油需求削減1300萬桶/天,甚至超過當前沙特的石油日產量。面臨電動汽車和更省油車輛的崛起帶來的壓力,石油企業要找到其他的方式來鞏固自身市場地位,并建立品牌價值。
02
國際石油公司轉型戰略定位分析
近年來,為順應能源轉型趨勢,殼牌、BP、道達爾、埃克森美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等國際石油公司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根據自身特點紛紛提出轉型戰略,推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布局。其轉型發展戰略呈現出多元化、綠色低碳化、融合化特點,見表1。
01
殼牌
2018年,殼牌公司發布了最新能源轉型報告,面對世界能源結構向低碳化轉型的變革,以高山、海洋和天空三種情景的分析為基礎,分析了不同業務板塊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風險和機遇,提出了確保世界領先地位、業務架構向低碳能源過渡、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等三大戰略目標,期望規避風險,抓住機遇,更好應對能源變革。殼牌公司通過油價和碳價的壓力測試,分析了不同業務板塊應對變革的彈性,確定了低碳能源轉型期間,上游、一體化天然氣和下游等不同業務的中長期發展策略。在此之前,殼牌公司提出在2035年碳排放量減少20%、2050年碳排放量減半、2070年能源系統凈零排放,在2050年將新能源資產占比提升至50%以上,并計劃自2018年起,每年投資20億美元將新能源業務產業鏈延伸至發電及電動汽車充電樁領域。
02
BP
早在1997年,BP就公開表明了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從而使BP成為第一家承認氣候變化,并承諾為應對氣候變化而作出實質貢獻的油氣公司。20年來,BP成為全球能源低碳轉型的踐行者。2017年2月,BP明確了未來業務的四個發展重點,分別為:在上游,持續增加天然氣供應和低開采成本原油;在下游,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下游業務增長;在多個領域展開風投及實現低碳目標;展開全集團的現代化進程。今年4月,BP發布了《全力推進能源轉型報告》,闡明其邁向低碳未來的承諾。BP計劃在2025年將其在生產運營過程匯總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或低于2015年水平,并已設定了到2025年實現350萬噸可持續減排的目標。另外,BP還設定了名為RIC的行動框架,即Reduce(降低)、Improve(優化)、Create(開拓),意味BP將降低生產運營中的排放,優化產品以助力客戶減少排放,開拓低碳業務。未來BP將重點關注高級移動出行、電力和存儲、碳管理、生物及低碳產品、數字化變革五大領域的投資。
03
道達爾
出于對能源轉型和低碳發展的未來判斷,道達爾2016年便制定了公司低碳發展路線圖,把企業社會責任、環境問題和公司戰略緊密結合,從組織結構、發展戰略、研發支持上推動公司的低碳業務。針對低碳轉型發展的需求,道達爾確定了目標,即到2035年低碳業務占比達到20%,并具有營利性。由此,道達爾制定了公司的低碳發展路徑:一是提升能源效率。持續減少生產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并為客戶提供使用高效能源的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二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未來20年,道達爾將拓展電力貿易業務和能源儲備,在生物能源(特別是生物航油)領域成為領軍者,并在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尋找潛在的發展契機。三是降低現有生產結構的碳強度。逐步退出煤炭業務;堅定天然氣發展戰略,并嚴格控制甲烷排放;創新并推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存儲技術,支持碳定價機制等。
04
埃克森美孚
與歐洲石油公司低碳戰略有所不同,埃克森美孚選擇以提高效率為主的低碳發展戰略,以達到減少石油和天然氣排放量的目標。該公司堅持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中心,認為化石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佳途徑是技術進步和采用能效計劃。自2000年以來,埃克森美孚雖然在能源效率和低碳技術方面投資超過80億美元,但投資重點一直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氣業務或替代燃料上。80億美元的投資中,約40億美元用于上游油氣領域提高運行效率和減少碳排放量,余下的40億美元投資在下游的提高效率和減排。近年來,為應對投資者壓力,埃克森美孚對氣候問題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承認氣候變化對公司的前景構成了真正的直接挑戰。2018年,埃克森美孚首次發布碳排放報告,公開討論氣候變化和環境政策的影響。其制定的“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戰略”包括四個方面:減輕運營中的碳排放,開發可擴展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低碳解決方案,參與氣候變化政策(包括美國的碳稅立法)。
05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
2018年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將名字從“Statoil”更改為“Equinor”,刪除“Oil(石油)”一詞,此舉旨在表明其轉型為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決心,也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致力將自己打造成全球最環保石油公司的努力之一。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認為低碳發展將使公司在未來更具競爭力,正拓展可再生能源業務,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和提高能源效率。該公司對外表示,公司目前碳排放強度為10千克/桶油當量,低于行業平均的17千克/桶油當量,其目標是在2030年前降至8千克/桶油當量;專門創立了一支規模可觀的可再生能源領域風投基金;要在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整體支出的比重,從2017年的5%提高至15%到20%。
03
國際石油公司轉型實踐與路徑
在轉型中,國際石油公司一方面強化油氣核心業務競爭力,包括降低油氣業務成本與碳排放水平,動態優化石油業務上下游布局,大力發展天然氣和非常規油氣;另一方面積極布局低碳業務,包括投資開發新能源和儲能,提前布局綜合能源服務,加強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等(見表2)。進一步比較可以發現,歐洲大石油公司更加積極發展新能源業務,美國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轉型重點則在于以技術進步和提升能效為主,推動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實現低碳發展。
(一)降低油氣業務成本與碳排放水平
能源低碳轉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現階段,國際石油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仍嚴重依賴于傳統油氣業務,正努力通過尋找優質儲量、提升能效與技術水平等多種方式降低油氣生產成本和碳排放水平,提高采收率、產品質量和整體效益。此前約3年的低油價期間,國際石油公司持續降本增效,操作成本平均下降超過30%。
從公司層面來看,殼牌和道達爾于2015年7月與阿曼政府及美國玻點太陽能(Glasspoint Solar)公司合作,在阿曼的阿邁勒油田開展太陽能蒸汽驅油提高采收率與光伏發電聯產項目。自2010年開始,道達爾新項目不再放空燃燒天然氣,2016年其業務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39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比2010年減少了23%,計劃2020年燃燒量較2010年下降80%,到2030年徹底停止放空燃燒。10年來,埃克森美孚內部研發團隊已將鉆井效率提升超過80%,累計節約成本20億美元,研發投入獲得可觀的效益。國際石油公司還投入巨資研究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二)前瞻性優化石油上下游業務布局
2014年下半年,油價進入下行周期,國際石油公司改變過去向上游傾斜的做法,收縮上游業務,剝離高成本、低采收率油砂項目以及其他“非核心”資產,強化煉化業務。從投資比重看,煉化投資占公司投資的比重從2013年以來呈持續上升態勢,從11%上升到2017年上半年的18%。具體舉措包括:一是板塊組織上更加重視煉化業務,比如,埃克森美孚將煉油與化工分開成獨立板塊,BP則將煉化業務基于區域設立燃料價值鏈(FVC),作為獨立的業績單元,賦予其更大的授權。二是發展高端和高附加值的高性能化工產品,促進石油由能源向資源的轉變。三是優化煉油產能在全球的布局。剝離低效資產或非戰略資產,使煉化產能向“需求高增長區”及“原料優勢區”集中,提升煉油集中化程度和裝置利用率。
這種布局的調整使國際石油公司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導致新增油氣儲量萎縮;另一方面煉化業務利潤顯著增加,有效支撐了公司整體業績。2014~2016年,國際石油公司煉化業務利潤增加32%,占總利潤比重由22%增長到97%。即使2017年上半年在油價有所回升的情況下,煉化業務依然實現了8%的增長,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重仍然高達60%。
2017年開始,隨著油價企穩回升和下游升級改造逐步完成,國際石油公司加大對上游的關注。從上游并購市場看,2017年以來全球油氣并購市場開始回暖,全年共完成交易360起,交易總額近1700億美元,較上一年分別增長21%和13%。再如,BP將2018年上游板塊投資占比大幅提高9個百分點至86%,創近3年最高水平。
(三)重點投資轉向天然氣和非常規油氣
國際石油公司加大對上游業務投資中,重點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深海、非常規和天然氣等項目,專注強化優勢領域的競爭力。其中,2017年,頁巖油氣資產交易數量為160起,交易金額達600億美元,數量和金額雙雙上升。頁巖油氣資產仍是上游并購市場中最主要的交易資產類型。
從石油公司戰略實施層面看,BP提出今后的業務上游領域要突出天然氣的戰略地位,在2017~2021年計劃投產的16個新項目中,有12個為天然氣項目,其中,在2017年的7個油氣生產項目中,有6個是天然氣項目。2018年,BP又以105億美元收購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在美國的陸上頁巖資產。殼牌計劃到2035年把天然氣產量在全部油氣產量中的比重提升至四分之三,并已斥資53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天然氣集團(BG),其促進天然氣業務再上臺階的戰略思路非常明確。埃克森美孚收購的重點集中在美國頁巖油、巴西鹽下深水領域,以及莫桑比克4區塊的權益,繼續充實天然氣業務。道達爾提出未來20年天然氣項目數量將超過石油項目。
(四)進軍與傳統業務契合度高的新能源和儲能領域
新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日益顯著。近幾年,國際石油公司在轉型路徑上明確新能源的戰略地位,紛紛宣布投資計劃和采取收并購措施,積極布局新能源業務,并明確天然氣業務與新能源的協同關系,優先發展與自身優勢協同性高的新能源業務。
其中,2016年,殼牌、道達爾分別整合新能源與發電業務,成立了天然氣、電力與新能源板塊(事業部);殼牌重點投資生物燃料、氫能、風能等業務,提出每年新能源研發預算達2億美元,占到其每年研發預算的五分之一;道達爾表示每年將投資5億美元用于發展可替代能源,投資覆蓋太陽能、風電、生物燃料、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2017年,BP、殼牌和道達爾的新能源業務投資額占公司總投資的比重均已超過3%。埃克森美孚把重點放在投資生物燃料上,比如提高藻類制油技術規模化生產水平,力爭在近中期實現約1萬桶/日的產量,同時繼續探索農業廢料在合成燃料中的應用等。BP則將生物燃料作為新能源發展主方向。挪威Equinor計劃在未來12年內增加120億美元用于投資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
此外,國際石油公司在發展新能源業務的同時,也投入大量資金進軍儲能市場。比如,2017年,道達爾公司大幅提高了對美國光伏發電及歐洲儲能電池等項目的投資水平,埃克森美孚和FuelCell Energy公司合作研發燃料電池技術。2018年,殼牌風險投資公司向德國儲能方案提供商Sonnen公司注資6000萬歐元,并自2018年起每年投資20億美元將新能源業務產業鏈延伸至發電及電動汽車充電樁領域。
(五)強化油電氫多能供應網絡
1.增加石油銷售終端
2017年,國際石油公司共新增近1800座加油站,同比增長1.6%。2018年,殼牌提出計劃在2025年前將加油站數量增加四分之一達到5.5萬座,重點在中國、印度和墨西哥。BP也宣布將通過大力發展終端,快速搶占墨西哥、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燃油業務的零售份額,未來5年將在中國新增1000座加油站。
2.投資充售電等業務
投資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是國際石油公司投資高級移動出行戰略的一部分。2017年,殼牌和Ionity達成合作協議,2019年之前將在歐洲的高速路上建立80個充電站點;同年殼牌收購英國家庭能源和寬帶供應商First Utility,進軍英國能源零售市場,開展對居民售電業務。今年以來,BP在高級移動出行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布局:在分別向生產移動式EV快速充電系統FreeWire Technologies、超快速電池公司StoreDot投資500萬美元、2000萬美元后,7月同英國最大電動汽車充電公司Chargemaster達成協議,收購其100%的股權,這筆收購的規模約合11.4億元人民幣,Chargemaster在英國有6500多個充電站,并且還擁有充電樁設計、建造、銷售和保養業務。
3.建設加氫站點
2013年,道達爾、殼牌與德國戴姆勒等公司結成“清潔能源伙伴關系”,啟動“氫氣流動”項目,計劃到2023年將德國加氫站增加到400座。實際上,國際石油公司在增加傳統加油站點時,也在為油、電、氫綜合服務站的中長期業務轉型提前布局。
(六)加強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
技術創新是油氣企業的立身之本,國際石油公司紛紛投資科技領域,依靠技術創新與應用培育核心競爭力,占領未來制高點。在低油價時期,國際石油公司上游地面工程和數字化的研發投資不降反增,特別是機器人、無人機以及移動互聯方面的投入,較以往有2倍甚至3倍的增長。同時,新能源技術研發也是國際石油公司未來的重要投資方向。除此之外,他們還加強碳捕集與封存、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等技術研發與應用。
1.大力發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埃克森美孚和美國FuelCell Energy公司合作,將燃料電池和化石燃料電站“結合”,研發成本更低的碳捕獲技術,以實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提高發電量的目的。殼牌投資13.5億美元的Quest碳捕集與封存項目正在測試啟動,擬將超過10萬噸的壓縮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兩家公司均表示,如果將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用于燃氣電站,取代燃煤電廠,能夠降低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BP投資的Solidia公司研發出了一種可幫助水泥和混凝土行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工藝,這種工藝通過用二氧化碳替代水來加速混凝土的固化,可將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降低70%,生產用水的回收率提高至60%~80%。
2.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應用
2018年,道達爾與谷歌、殼牌與微軟公司分別合作,在石油行業推行人工智能的應用,其中,殼牌的人工智能普及戰略集中于加油站管理、設備維護、定向井鉆井、員工交互等四個領域人工智能化,殼牌還希望將AI集成到可以執行檢查的機器人中。埃克森美孚正在開發用于海洋勘探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根據2018年6月發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TOP500,全球排名前三的隸屬于私有公司的超級計算機,全部來自石油公司,分別是:埃尼石油公司、道達爾以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這充分體現了石油行業智能化競賽的提速。
3.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
長期以來,油氣貿易與運輸需要經歷復雜流程,伴隨繁瑣的提單制度和文書工作。石油行業目前認為,利用區塊鏈技術處理原油貿易,可以降低原油貿易的成本,提高貿易的安全性。一些石油公司、石油交易公司和銀行在嘗試創建一個基于區塊鏈的數字交易平臺,如BP與創業公司BTL正在擴大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天然氣交易試點。2017年,BP、殼牌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宣布聯合開發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實時能源交易平臺,保障從交易入場到最終結算的實物交易過程,日前該平臺投入運營。
04
對我國石油公司轉型的啟示
為順應能源低碳轉型趨勢,國際石油公司已未雨綢繆,夯實油氣核心業務,積極布局多元化低碳業務和技術。具體實施中,他們循序漸進、謹慎選擇新業務。我國石油公司,特別是國有油氣企業,當前正面臨油氣體制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環保治理與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等多重任務,在推動轉型發展中,一方面需要借鑒國外石油公司的轉型戰略和經驗,啟發轉型思路,另一方面,要深入分析自身的角色定位、體制機制與國外大石油公司的差異,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業務特點,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油氣企業轉型之路。
(一)加強對前沿低碳技術研發的規劃引導
當前,國內電力、油氣、煤炭等能源央企正按照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目標開啟企業轉型之路,重視布局前沿低碳技術和業務,爭取未來發展主動權,如研究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氫能利用、生物燃料等。但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普遍耗資巨大,且基礎研究具有同質性。國家需要加強對能源央企低碳技術研發方向的規劃引導,避免技術研發的力量分散和國家隊之間不必要的競爭。
比如,當前多家電力央企與油氣央企都在開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研究,三大石油央企都在改進逸散甲烷回收與利用、新一代生物燃料等技術,可加強相關方面的分工合作,確定一家牽頭單位組織基礎研究,不同企業分頭開展適用性改良。目前,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多家央企攻堅氫能源及燃料電池技術,即是一種示范。總體上,石油公司應加強科技投入,注重新技術、新材料在油氣領域的應用,強化勘探開發核心技術,提升企業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為企業低碳轉型提供技術支撐。
(二)穩油增氣 提質增效
在我國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當下,上下游一體化的國有石油公司將面臨重組,上游勘探開發業務將越來越成為國有石油公司生存和發展之基,穩油增氣、提質增效是其企業轉型的堅實基礎。近年來,行業內油田老化、資源品味下降、開采成本升高、資源接續等問題凸顯,亟待加大上游勘探開發投資力度,著眼戰略性新發現,落實規模有效儲量,控制遞減率,提高采收率,實現資源良性接替,通過能效提升、技術和管理創新降低油氣開采成本、碳排放水平,推動傳統油氣業務鏈優化增效運行。
天然氣作為低碳轉型的過渡能源,其戰略地位已成共識。無論從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優化能源結構、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必要性,還是從國外大石油公司的轉型經驗來看,增加天然氣比重應是國內石油公司推進低碳轉型的現實首選。國內石油公司要在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時機下,加強對天然氣田開發,特別是加強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利用管網資源優勢加快終端渠道布局,大力拓展下游終端市場。此外,為了彌補國內天然氣供應的不足,國內石油公司要加大對LNG的投入。
(三)提速非常規油氣開發
從世界范圍看,“頁巖氣革命”將世界帶入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并舉的時代,近幾年國際石油公司對上游非常規油氣的投資比重明顯加大。在我國,非常規資源量遠超常規油氣資源,深海油氣、非常規資源將是國內石油企業增儲上產最現實的資源和主要增長點。近年來,我國非常規油氣開發商業化進程加快。2018年,中石油集團非常規資源開發規模顯著擴大,全年5000米以上深井、超深井達500余口,水平井達1500口;我國首個大型頁巖氣田中石化集團涪陵頁巖氣田年產能超過100億立方米,2018年以來已累計投產新井71口。但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地質條件差,開采難度大,開發成本相對高,加上我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還處于跟跑階段,非常規業務仍在局部領域探索。國內石油公司需強化勘探開發能力,進一步提升油田、油服、裝備制造等上游全產業價值鏈,努力破解非常規油氣大規模商業化開發的技術和經濟瓶頸,提速非常規油氣開發。
(四)圍繞核心優勢布局新能源業務
新能源業務雖被視為未來發展的增長點,但其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漸進性。BP、殼牌、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并非將發展新能源業務作為低碳轉型的唯一路徑,其注重核心業務與新能源業務的協同性,對新能源業務采取“普遍關注,重點投資,注意把握節奏”的策略,目前無論在項目投資上還是在研發投入上,新能源業務所占比重普遍尚小。
在我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市場已被電力企業大幅占據,國內石油公司進軍新能源業務的選擇需要慎重,短期不宜采取國際石油公司收并購成熟新能源項目的策略,但要重視發展與油氣勘探開發、運輸、貿易、煉化、成品油零售具有協同效應的新能源業務,如利用光伏電站為油氣田供能,利用勘探優勢發展地熱,利用海洋作業優勢發展海上風電,利用售油網絡布局充電樁等。從中長期看,新能源業務技術經濟性不斷提升,發展新能源業務能夠成為國內石油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積極探索綜合能源服務
在低碳業務布局中,國際石油公司普遍涉足新能源發電、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等電力業務,具備了供應油、氣、電等多種能源的能力。這意味著,石油公司具有發展成為綜合能源供應商的條件。相比國際石油公司,國內三大石油公司更具有終端網絡優勢。同時,隨著我國電力市場的逐步放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國內綜合能源服務業正在起步,國內石油公司參與綜合能源服務的條件逐漸成熟。
實際上,國內石油公司已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探索,比如,中國石油集團成立旗下電能有限公司,開展供熱、供電、電力技術服務、售電等多種業務;上海石化入圍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在加油站試點和推廣充換電業務等。但是,目前這些業務多面向石油公司內部,旨在降低自身用能成本,對外業務規模尚小。在能源市場化和油氣體制改革中,石油公司可以系統謀劃,利用行業資源優勢,探索天然氣發電、充電、加氫等更高級的綜合能源服務業態,開源節流,為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奠定基礎。
(六)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上下游業務,優化配置資產,有效對沖油價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近幾年,我國石油公司“引進來”與“走出去”已進入新階段,但仍需抓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全方位加強油氣合作,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
借“一帶一路”契機,一是推動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亞太等重點油氣合作區建設,加強在非常規油氣開發領域的合作,不斷提高海外油氣權益產量。二是加強油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構建油氣進口通道多元化的格局。三是推進煉化“走出去”,目前國內煉化產能過剩,要學習國際石油公司優化煉油布局、發展清潔燃料和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市場全球化的模式。四是提升合作層次,從傳統的產業合作向技術、資本和人才等方面合作提升。五是推進油氣交易市場建設,提升中國作為油氣進口大國的價格話語權。
參考文獻:
[1]余嶺,張軍賢等.國際石油公司重拾增勢轉變發展策略[J].國際石油經濟,2018(07):1-6.
[2]楊智勇.低油價下國際石油公司向低碳能源轉型的實踐探索與啟示[J].當代石油石化,2018(06):1-5.
[3]胡夢怡.國際石油公司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研究[J].石油石化綠色低碳,2018(01):21-26.
[4]徐玉高,張正剛,林益楷.國際石油公司低碳戰略的實踐及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18(01):72-80.
[5]侯明揚.石油公司如何實現轉型發展[N].中國石油報,2018-04-17.
[6]劉月洋,余嶺,石洪宇,康煜,薛源.國際石油公司發展新能源業務的做法及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18(07):5-11.
[7]劉滿平.改革40年看油氣產業歷程[J].南方 能源 觀察,2018(10):40-53.
END
原文首發于《能源情報研究》2018年11月
原標題:獨家 | 國際石油公司轉型路徑分析與啟示
責任編輯:電朵云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