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接入對智能配電網的影響
1、概念
1.1新能源
新能源也稱為非常規能源,是區別于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新能源相較傳統能源的資源有限和環境污染特點,具有資源豐富,普遍具備可再生特性,可供人類永續利用,環保等巨大優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能源需求不斷增大,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腳步在不斷加快,新能源取代傳統能源人類生活發展物質基礎地位是社會發展必然結果。
1.2智能配電網
智能電網是電力工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智能配電網是智能電網中配電網部分的內容,是實現智能電網的安全可靠、優質高效、靈活互動的有效途徑。智能配電網相較于過去的傳統的配電系統具有自愈、安全、信息化、提高電能質量、攴持與用戶互動等明顯優勢。全面推廣和推進智能配電網應用發展是電力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2、做好電能計量采集運維工作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國新能源的開發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風能和光伏發電發展迅猛。在偏遠的負荷突然增長地區,就地安裝分散式風電、光伏可以避免大量的輸配電設備擴容費用;對于用電壓力大的負荷中心區域,可以緩解用電壓力,延緩電網的擴建或者改建,節約輸配電線路的投資。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對一次能源的依賴性,同時還可減少有害物的排放量,減輕對環保的壓力。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具有的間歇性、不可控制性、調度性差及波動性等特性,使得目前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并網運行難度大、成本高,給我國目前電力系統造成較人影響。
2.1對電網安全運行影響
新能源發電系統一般在配電網未端接入,改變了配電網傳統的單電源分布式結構,使潮流流向和分布都發生了改變。隨著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注入功率的增大,可能會引起并網點附近的局部電網電壓越限,嚴重時可能會導致電壓崩潰。分散式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容量較小,一般都作為負荷不參與電力系統的控制,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切除風電、光伏機組保證電廠和電網的安全。但是隨著新能源發電滲透功率的不斷增大,風電、光伏發電輸出的不穩定性對電網的功率沖擊效應也不斷增大,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就更加顯著,嚴重時將會使系統失去動態穩定性,導致整個系統的瓦解。
2.2對電網電壓分布的影響
電壓維持在規定電壓范圍內才能保證電能質量。配電系統的調壓規則是以潮流從變電站流向用戶為基礎的,但在新能源電源接入電網之后配電系統從放射狀結構變為多電源結構,潮流的大小和方向有可能發生巨大改變,從而使電力系統中某些部分的電壓也發生變化。同時分散式風電、光伏接入將對系統電壓及損耗帶來變化。接入點及接入容量大小將會決定分散式風電、光伏的運行策略,并影響系統的可靠性指標。因此首先需要進行地區電網潮流計算,分析其對系統電壓以及損耗的影響,確定其接入點以及接入容量的大小。地區電網可以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頭、投切集中補償裝置等方式改變系統的電壓分布,提高系統終端變電所的母線電壓,使得用戶電壓滿足標準。分散式風電的接入將會引起系統潮流分布的變化,由于風電、光伏發電自身隨機性、波動性等特點將會造成系統的電壓波動較大,給電壓調整帶來新的影響。
2.3諧波注入影響
風力發電及光伏發電在并網過程中,會產生諧波與直流分量。其根本原因是發電機本身配置的電力電子裝置和無功補償裝置。在諧波電流注電網后,因其變動性較大會引發電壓畸變不穩,影響電能質量,造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判斷錯誤,電力系統正常安全運行存在風險。所以在智能配電網系統中,必須配置濾波裝置來抵擋并入電網時的諧波含量。
2.4對網損影響
新能源接入配電網后,電能輸送系統將由單電源輻射式網絡變為多電弱環及用戶互聯網絡。電網分布形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使負荷大小與方向無法被預測。電網的損耗不但與負載、電壓等因素有關,還與系統連接電源的容量大小及具體位置密切相關。
2.5對配電網絡系統實時監控影響
目前配電網系統是一個無源的放射性電樹。現有的配電網調度監控、采集及操作工作比較簡單。新能源接入后會產生間性波動如不加以控制,必然會影響到配電網的電壓調節,或引起功率失衡進而導致整個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采用高新科技電子裝置和電力設備,借助智能化自動監測控制系統對電壓進行實時監控和合理調節,新能源交換中心則能夠平衡功率,減少對電網的損害。傳統的保護裝置顯然不能滿足新的要求,應在原來基礎上加以改善,采用新型設備。因為主動配電網具有主動保護功能,且監測范圍更廣,所以相應的保護裝置應使其功能得到充分體現,包括在同步監測、不平衡監測、恢復供電監測等方面都要加以完善。
2.6對電網規劃的影響
由于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接入方式的靈活性,一股要求按就近接入原則,接入地區配電網端,達到就地消納的效果。但是基于風電光伏發電自身特性,如在短期內,風能就在不斷變化,風電發電出力可以等效為地區電網的負負荷。隨著風電隨機性和波動性的增強,地區負荷預測的準確性也隨之降低。當分散式風電出電較大時,由于對于負預測影響較大,造成地區電游的發電計劃安排不利。新能源的接入會使地區電網的負荷預測、規劃和運行與過去相比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大量的配電網用戶端安裝分散式風電、光伏發電為其提供電能,使得配電網規劃人員更加難于準確預測負荷的增長情況,從而影響規劃。電網規劃問題的動態屬性同其維數密切相聯,若在出現許多發電機節點,使得在所有可能的網絡結構中尋找到最優的網絡布置方案就更加困難。
3、電動車充電設備及其對智能配電網的影響
3.1電動車充電設備簡介
電動汽車在環保、清潔、節能等方面有明顯優勢成為了當代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最有潛力的交通工具。電動車能源供給裝置對于電動車產業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主要包括直流充電機和交流充電樁兩種形式。直流充電機功率較大充電時間短體積較大用于大規模的充電站內。交流允電樁一般功率較少充電時間較長,體積小,占地少。電動車充電模式主要有三種常規充電、快速充電和更換電池組常規充電般需要8h~12h甚至更長,通常在晚間進行。快速充電采用大電流,可在車輛運行間隙進行,但會對電網產生有害影響。更換電池組模式需要實現對電池和車輛專業化快速分離,只適用于充電站。
3.2電動車充電設備對智能配電網的影響
(1)對電能質量的影響
電動車直流充電機采用電力電子技術、整流裝置等非線性設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諧波和無功電流,從而影響電能質量。需要對允電設備的諧波影響作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2)對配電網的其他影響
電動車采用白天行駛、夜間充電的運行方式有利于電網的峰谷平衡,改善電網負荷特點,減少為維持電網低負荷運轉而引起的測峰費用。不過也要看到當現存的電力系統容量已經充分利用,且電動汽車在電力系統非低谷用電期充電時額外的電流需求就不可避免地使系統過載使其他用電設施受到影響。如果采用增加系統容量的方式就需要增加基礎投入增加了電網的剩余容量,資源利用率相應下降。
結語
新能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綠色能源貝有改善能源結構、經濟環保等方面的優勢,但是新能源發電也會給配電網帶來一些影響,如對接入配電網的電能質量、電網穩定性、繼電保護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利用新能源的同時,要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其并網性能,盡可能降低其對電力系統運行的負面影響。
(莫志偉 江門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江門 529000)
參考文獻:
[1]張征,王曉蓉,新能源接入綜合系統研究與實現[J].供用電,2011(1):15-18
[2]呂艷坤.淺談新能源接入對智能配電網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1(30):128-129
[3]王仁祥,王小曼.終端用戶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智能配電網技術[J].電氣技術,2010(8):58-62
[4]李曉明,劉淑瓊.分布式發電對配電網的影響及對策技術[J].200911):80-83
[5]章鹿華,王思彤,易忠林.高級計量架構(AMI)對智能電網下供用電關系的影響[J].電測與儀表,2011(5)33-36
作者簡介:
莫志偉(1982.12);性別:男;籍貫:廣東;民族:漢;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電氣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系統規劃研究;單位名稱:江門電力設計院有限公。

責任編輯:蔣桂云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