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變電站場地地基與基礎方案研究
論文關鍵詞:變電站地基基礎方案
論文摘要:變電站位于廣西大新縣雷平鎮弄卡村北面約100m處,東距省道S213約850m,有簡易公路通至站址附近,交通便利。本文分析了其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地基與基礎方案,研究結論對于類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1 引言
該變電站位于廣西大新縣雷平鎮弄卡村北面約100m處,東距省道S213約850m,有簡易公路通至站址附近,交通便利。本期研究的目的是查明站址場地巖土工程條件,為建(構)筑物的地基基礎方案設計、不良地質作用整治等提供可靠的巖土參數和巖土工程資料,分析和預測原有地質環境對工程的影響及工程建設可能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議并對基礎形式和地基處理方案提出建議。
2 區域地質構造與地震
根據有關地質資料,站址區在大地構造分區上位于南華準地臺之右江再生地槽之西大明山隆起的西北部,在新構造上屬桂西北斷塊掀斜隆起區。本區經歷了三次較強烈的地殼運動,在寒武紀末,加里東運動發生,砂頁巖地層發生強烈褶皺,伴生斷裂,形成東西向構造線,奠定了本區以西大明山為中心的構造基底。
站址附近區域性大斷裂主要北西向的那坡斷裂帶、靖西~崇左斷裂帶和北東向的桂林~南寧斷裂帶,三條斷裂帶均屬微弱全新活動斷裂,站址與那坡斷裂帶的最小距離大于20km,與靖西~崇左斷裂帶的最小距離約4km,與桂林~南寧斷裂帶的最小距離大于45km。斷裂活動對站址區影響較弱,站址場地屬構造相站址在地震構造分區上屬桂西北強震地震構造區。根據歷史記載,大新縣一帶地震較少,最大地震為1977年發生的3.6級地震,震中位于大新縣全茗,距離站址約25km。地震對站址區穩定性影響小。
3 場地巖土工程條件
3.1 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質作用
站址大區域地貌類型為巖溶谷地,站址微地貌為矮丘。場地為緩坡,坡度約8°~15°,場地地面高程175.62m~197.33m。站址范圍內地面高程為175.75m~196.43m,最大高差16.36m。場地大部分第四系土層覆蓋,站址主要為旱地,現種植有甘蔗,見幾棵雜樹。場地內未發現地面塌陷、土洞等不良地質作用。
3.2 地基巖土特性
場地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及坡殘積層(Qsl+el),下伏基巖為泥盆系中統東崗嶺階(D2d)灰巖,各巖土層特性分述如下:耕植土①:黃褐色,稍濕,土質較疏松,含植物根系。該層場地內普遍分布,層厚0.30m~0.40m。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粘土:黃褐色、紫褐色、褐黃色,稍濕~濕,硬塑,切面光滑,干強度高,局部地表見淺層裂隙,裂隙深約10cm。含鐵錳結核,局部混泥巖、泥質砂巖等礫石及錳礦碎塊,次棱角狀,粒徑20mm~60mm。第四系坡殘積層(Qsl+el):黃褐色,褐黃色,切面光滑,干強度高,堅硬~硬塑,含少量鐵錳結核。
3.3 水文地質
站址區附近主要河流為黑水河,該河流常年流水,河面寬20m~50m,水深大于3m,水量充足,在站址西南面約2.6km處自北西向東南流,是站址區地表水主要排泄通道。地下水主要為土層孔隙水和巖溶水。土層孔隙水為上層滯水,賦存于土層孔隙中,水量小。巖溶水賦存于下伏基巖中,場地巖溶水主要受站址外地下水補給,并向黑水河排泄,其埋深多在覆蓋層底部以下的基巖中。
4 場地巖土工程分析評價
4.1 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分析評價
站址內無區域活動性斷裂通過,區域活動性斷裂與站址的最短距離大于4km,場地區域構造屬于相對穩定區;站址地形為緩坡,未發現崩塌、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僅局部有小型沖溝,但目前已趨于穩定,場地穩定。場地內亦無壓礦、文物及重要的市政設施,僅零星分布少量墳,適宜建站。
4.2 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分析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2008年版)》(GB50011-2001)附錄A,場地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內無飽和砂土、粉土及軟土分布,不存在地震液化及震陷。
4.3 地基均勻性評價站址地形為緩坡,上覆土層分布較均勻,場地平整后將會形成高達1m~10m的人工開挖邊坡,填土區將形成高度約1m~10m的填土邊坡。場地整平后,地基土分為填土與原狀土,同時,局部地段基巖埋深淺,出現土巖地基,工程力學性質存在差異,場地地基土為部分不均勻地基土。
4.4 邊坡穩定性評價
場地擬定平整高程186.47m~186.99m,進行場地平整時,場地將出現填土邊坡及開挖邊坡。邊坡穩定性分析及設計是本工程的重點及關鍵。建議設計必須慎重考慮,確保填土邊坡及開挖邊坡的穩定。
4.5 土的脹縮性及膨脹土地基分析評價
根據《廣西膨脹地區建筑勘察設計施工技術規程》(DB45/T396-2007),粘土②層自由膨脹率平均值δef=32.7%,脹縮總率平均值δxs=3.15,相對膨脹率平均值δxe50=0.08,屬以黃色為基色的C1亞類膨脹土,屬中等脹縮性土,以收縮為主。按國家標準粘土②層δef<40%,無膨脹潛勢。
5 地基與基礎方案建議
5.1 天然地基
站址場地平整后,北側開挖區地基巖土層主要為粘土②、粘土③,局部見灰巖⑤,場地均有分布,地基土強度較高,建(構)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以粘土②、粘土③為地基持力層。局部地段灰巖埋深淺,尤其是土巖交界部位存在溶槽等不均勻地基,基礎在此處應加大基礎寬度或換土墊層,以調整不均勻沉降。
5.2 地基處理
南側、南西側及南東側將形成1.0m~10.0m厚的填土區,其厚度大,若新填填土固結性差,力學強度低,均勻性差,壓縮性高,經檢驗其承載力、變形及均勻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不能作為建(構)筑物的地基持力層,應對整個場地新填土層進行分層強夯處理,以提高整個場地填土層的壓實度,提高新填土的地基承載力、變形模量及均勻性。
強夯法加固填土提高其地基承載力。其優點施工簡單,加固效果較好,預計經強夯處理后,填土層的承載力可達到160kPa以上,變電站站內道路、排水渠、電纜溝等可直接置于填土上。其缺點是施工噪音大、振動大,對周邊環境有較大的影響。
5.3 樁基礎
人工挖孔樁樁端能進入設計持力層,剛度大,單樁承載力高,樁身變形很小,質量控制較易保障,是適合本工程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案。由于單樁承載力要求不高,可以原狀土為樁端持力層,進入原狀土的深度通過計算確定。場地地下水埋深大,樁基施工不受地下水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翁梓佳.粉噴樁處理軟基的機理及工程實例運用[J].科技資訊,2006.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