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 學習領域 工作過程系統化 校企合作
【論文摘 要】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方向,本文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以《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為例,詳細介紹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思路,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其他課程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是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教學設計中是以培養學生調試、操作及維護等能力為重點,以供配電設備制造和運用需求為邏輯起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依據,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行業企業共建教學環境為條件,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理論-實踐-應用一體化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1. 課程設計的思路
1.1校企共同開發課程
本課程開發的第一步是與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分析崗位需求,確立崗位職業能力與工作過程。
1.1.1與企業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建更能貼近和滿足實際應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訓練體系;
1.1.2與在企業一線從事電氣設備生產、運行、維護的畢業學生進行交流,聽取畢業生對本課程建設的反饋意見,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幫助我們審視以往“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建設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實訓教學情境的構建提出修改意見。
通過與行業企業的深入交流,確立了以面向電氣設備運行維護、電氣設備的生產制造、裝配等崗位、針對實際工作過程中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從系統化的學習情境設計入手,確立了以圍繞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這一主線,構建“應用性理論知識講授+專項訓練+頂崗實習”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改革的建設思路。
1.2課程體系重構
我們按照企業調研-確定職業崗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制定課程標準-設計學習情境等流程,進行課程體系重構。
1.2.1工作崗位調研、分析
經過調研,確定畢業生主要從事電力相關行業企業的電氣運行工作對事故進行分析和處理或從事電氣安裝及檢修工作對二次系統的安裝和檢修工作。
1.2.2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經針對所有的工作任務進行歸納分析,確定其典型工作任務如下表。
1.2.3課程目標確定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結合國家職業標準,將電氣控制知識與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等典型工作任務相結合,確定課程培養目標是:熟悉繼電保護系統的構成、功能、保護方式,掌握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操作、運行、檢修、維護等技術要求和技術標準。
1.2.4確定課程標準,設計任務載體
分析整合后課程內容和目標,選擇典型真實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按照學生學習認知規律和能力形成特點,設計了8個學習情境,分別為:繼電器的調試、二次回路的安裝與調試、電容器保護調試、線路保護調試、電力變壓器保護調試、母線保護的調試、微機保護調試、保護系統調試,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
2. 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課程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上重視學生在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室與實踐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2.1教室與實踐地點一體化
教學地點設在工廠供配電實訓室、維修電工實訓室、電力系統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及企業現場,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生產環境和企業文化氛圍。
2.2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教學圍繞8個真實的工作任務展開,各個工作任務學習情境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工作任務導向的課程教學的標準化教學環節為:明確工作任務要求和能力目標、分析工作任務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相關知識確定解決工作任務的方案,模擬職業環境實施完成工作任務、檢查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評價整個教學過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組織是以學習過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協調人和引導人,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完整的“行動”方式來組織教學。
2.3教學中做到工學結合
安排學生進企業實習:時間為2周。通過對高低壓開關柜裝配、調試;變壓器繞線、組裝等實習實踐,加深對電氣設備結構的認識,掌握設備安裝檢修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應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學生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使得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3.1項目教學法。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目標,整個教學圍繞任務的解決展開,突出知識的應用性和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訓練學生職業態度,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經調查有100%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法有助于提高他們操作技能,教學效果好。
3.2引導文法。開放教學資源教學法充分利用CAI課件、教具、實踐教學設施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誘發學生按照引導文自主查閱資料,分組討論交流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3.3學生分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工作任務,并按照 “六步法”(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的過程和方法完成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4案例教學法。將實際案例引入教材、教學體系中,每個重要知識點均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融創新思維培養、團隊合作方式、實踐案例教學于課程教學中。
4. 結束語
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尋求與企業合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文化建設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源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將扭轉傳統學科知識體系統領課程設置的局面,并將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顯著特點。與此相應,新型課程教學設計的實施需要有一系列強有力的教學資源保障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這也給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
※該課程于2010年4月被評選為省級精品課程。
5. 參考文獻
[1]朱強; 江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案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01).
[2]劉燕,王峰,程航.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開發方案[J]. 高教論壇, 2009,(07) .
[3]李寧,馮道寧.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在組態軟件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 廣西輕工業, 2008,(11).
[4]侯建軍. 基于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J]. 教育與職業, 2008,(23).
[5]黃紹川. 基于工作過程中的高職《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改革[J]. 科技風, 2008,(20).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