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0名“阿里人”:阿里巴巴如何打造成功的企業文化?
14年前,它還只是由18個人初創的電子商務公司,而今已經成長為一家橫跨電商、金融、無線通信等多種業態的 產業生態圈,旗下坐擁10余家子公司,而其眼中最重要的資源——阿里人(員工)已經擴容到24000人。與此同時
14年前,它還只是由18個人初創的電子商務公司,而今已經成長為一家橫跨電商、金融、無線通信等多種業態的 “產業生態圈”,旗下坐擁10余家子公司,而其眼中最重要的資源——“阿里人”(員工)已經擴容到24000人。與此同時,阿里作為行業“攪局者”和“顛覆者”的形象卻愈加鮮明,其“開放、創新”的文化標簽也日益深入人心。可以說,正是這樣的企業文化使阿里能夠跨業態掀起一場革命,甚至可以說,處于如此龐雜的產業生態中,這樣的企業文化與管理就是公司的生命。
在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副總裁盧洋看來,互聯網產業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產業,“不能吃老本”。在這種情況下,“自下而上的草根創新才能夠使企業保持持續的活力,背后需要的就是開放、透明、能夠讓員工保持充足自主性的文化。”不過知易行難,很多企業文化更多地被困于文本規章之中,長期束之高閣,如何使其成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而企業在超常規的高速膨脹過程中,如何保證企業文化的向心力?文化管理需要企業哪些制度和體制上的匹配?i黑馬為您分享阿里巴巴如何打造成功的企業文化。
案例 企業 文化 阿里 里人

文化為王:主張開放與分享
2013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網絡通訊事業部,由“旺信”和“來往”組成,9月23日,即對外推出新一代即時通訊軟件“來往”,成為其成立網絡通訊事業部后第一次產品的升級亮相。
臺前精彩亮相,幕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據盧洋回憶,無線業務團隊剛剛成立的時候只有20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提升到事業部,僅靠外部招聘是不現實的,因此當時的策略就是從各個子公司快速抽調,結果僅僅一個禮拜的時間,100個人就從各個業務部門集結完畢,而且前提是充分尊重了業務主管以及員工的個人意愿。
“如果整個公司的文化是純業績導向的話,那么山頭主義的事情就很容易發生,每個部門都只考慮個人利益得失,那么成熟業務對新業務的自發支持是很難實現的。”盧洋說,正是基于阿里巴巴的文化土壤,新興業務才能迅速成行,否則集團業務越復雜,內部協同性就越難以實現。
文化建設一直是阿里巴巴發展的重中之重,2001年,強調“簡單、激情、開放”等價值觀的“獨孤九劍”在阿里內部被奉為圭臬;2003年,阿里巴巴更是“爭議性”地把價值觀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中來,而且占到50%的權重,甚至有時候會更加畸重。在阿里的招聘歷史上曾多次出現由于價值觀,而把一些精英人才拒之門外的案例,依照盧洋的話來說,原因就是“如果跟我們價值觀不相吻合,一個人能力越大,那么進來之后對組織的破壞力也就更大”。
其實,阿里巴巴的文化很簡單,與互聯網的基因一致,就是開放、分享, 在盧洋看來,這種企業文化不僅能夠應對由于業務持續龐雜所可能引發的“大組織病”,而且能夠保證一些有利于公司發展的先進制度得以真正實施。
為了激發員工工作的自主性,優化體系內的人力資源流轉,阿里巴巴對轉崗制度做了調整:以前都是部門主管點頭之后員工才可以轉換工作,如今只要接收方同意,原部門主管就要無條件放行。
“這個制度并不難想到,但是真正在企業內部實施就很困難,如果不是企業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能夠被各個主管真正接納,那么制度很容易就會妥協于現實業務發展的需求。”盧洋說。
也正因此,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環境下,在多個行業掀起變革的阿里巴巴持之以恒的就是企業文化。據盧洋透露,阿里巴巴正在構建面向未來的企業形態,這將完全有別于現有的組織模式,而得以有效運轉的關鍵還在于開放和分享的企業文化。“這是永遠不會變的,其他的都是方式方法、戰術層面的東西,后者是需要不斷創新的,但是文化的根是固定的。”
即使是毒草,也讓他長在陽光下
不過“強大”的企業文化如何才能擺脫被束之高閣的尷尬,成為有效的管理工具?阿里巴巴的策略是虛事做實,也就是通過各種形式設置,各種程序動作使員工能夠看得見、感受得到、理解得了。
“阿里味兒”就是阿里巴巴強化企業文化的一個陣地,事實上,許多公司都不乏這樣的設置,但是阿里巴巴的這個內網卻有不一樣的味道。在這上面,員工可以直言部門主管的待遇不公,可以質疑公司的某項政策規定,甚至是集團高管走馬上任也會被反對“圍攻”。用阿里一位員工的話來說,可以討論任何事情而無論層級,發表任何觀點而不論對錯;即便是高管的觀點也經常被員工“減芝麻”。(“減芝麻”表示不同意)
形成這樣的氛圍聽上去并不困難,“就是讓員工相信他可以這樣做,其實大家看的就是高管的言行和回應。”盧洋說。
這樣的例子隨時隨處可見,在阿里的歷史上,一位被高管辭退的員工發帖歷數前者的不公正,帖子發布后引發了大量同事“一面倒”的聲援,但隨后高管及時回應,說明原因和意見,也獲得了跟帖支持,最終在兩方意見“針鋒相對”的情況下,由CEO陸兆禧出面,把HR的負責人、當事員工和主管都叫到一起公開討論,而且現場情況同步直播給所有員工。
“一切管理上的問題,包括管理者的不成熟,員工的不理解,這些都沒有什么不可以說的。”盧洋說阿里堅持的原則是“即使是毒草,也要讓他長在陽光下”。也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培養中,每位員工都能以一個平等、客觀的姿態去參與到工作的討論和執行中。
在阿里的另外一個安排中,項目推進以“共創會”的形式進行,“可能老板本身就有想法了,但還是要先把問題拋出來,讓大家共同參與,經過幾輪之后形成的結論,有可能跟老板最初設想相同,也有可能優于最初的想法。”上述員工介紹說,“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由于是大家共同參與得出的結果,因此員工的理解對項目的理解,包括項目未來的執行上都會更順利。
也正是這些做法使得阿里開放、透明的企業文化被員工真正地接納和吸收,有效地激發了員工的創新能力。“這些設置在其他公司也可能存在,是不是能夠做實才是關鍵。”盧洋說。
價值觀的量化就是“做實”的有效的路徑,阿里廣為人知的“六脈神劍”很簡單,即客戶第一、擁抱變化、團隊合作、誠信、激情、敬業,但每一項都有具體的解釋和詳細的內容,而且與績效考核能夠一一對應,比如“激情”一項就定義為“樂觀向上,永不放棄”,這包括5個方面,喜歡自己的工作,認同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熱愛阿里巴巴,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日常工作,碰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永不放棄,不斷自我激勵,努力提升業績;始終以樂觀主義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影響并帶動同事和團隊;不斷設定更高的目標,今天的最好表現是明天的最低要求,前述員工介紹,“1分的激情是什么樣的,6分的激情是什么樣的這些都有具體細則,在做績效考核的時候,員工就要依次舉出自己的工作案例來跟考官說明。”
盡管有了豐富的延展和充分的考慮,但是工作中的復雜性不是有限的文本所能涵蓋的,盧洋也表示“價值觀就算設置量化的指標,但畢竟不是純科學的,但是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做實了,所以管理者和員工會投入時間和精力圍繞價值觀去做更多的事情。”阿里的管理者定期會跟員工做工作復盤,屆時就可以針對價值觀的具體細則“有章可循”,溝通中往往會發現雙方對某一方面的認知是不同的,而這才是阿里認為最重要的,“實際上是促進了雙方的有效溝通,在觀點碰撞和意見互換中使大家對價值觀的理解更加透徹,借此做實企業文化,真正的學問在這里。”盧洋解釋說。
類似的方式不勝枚舉,但在盧洋看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工具也好,方法也好,都是解決問題戰術層面的問題,真正要去找的話不難;真正決定性的是出發點,有了這個前提,就算今時今日沒有好的辦法,嘗試沒有成功,但是最終也會找到。”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