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監控方式和應用
2 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應用
2.1 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也就是傳統的硬接線方式,將強電信號轉變為弱電信號,采用空接點方式和4mA~20mA 標準直流信號,通過電纜硬接線將電氣模擬量和開關量信號一對一接至DCS的I/O 模件柜,進入DCS 進行組態,實現對電氣設備的監控。這種模式又分為直接I/O接入方式和遠程I/0接入方式兩種,前者是將電纜接至電子間集中組屏,后者是在數據較集中且離主控室較遠的電氣設備現場設立遠程I/0 采集柜,然后通過通信方式與DCS 控制主機相連,兩者具有相同的實現技術,本質上沒有區別。
電氣量的采集集中組屏,便于管理,設備運行環境好;硬接線方式成熟,響應速度快。缺點主要有:電纜數量大,電纜安裝工程量大,長距離電纜引進的干擾也可能影響DCS的可靠性;DCS 系統按“點”收費,不僅投資大,而且只有重要的電氣量才能進入DCS,系統監測的電氣信息不完整;所有信息量均要集中匯總至DCS 系統,風險集中,影響系統可靠性;由于DCS 調試一般是最后進行,采用集中模式通常難以滿足倒送廠用電的要求;沒有獨立的電氣監控主站系統,無法完成較復雜的電氣運行管理工作(如防誤、事故追憶、繼電保護運行與故障信息自動化管理、錄波分析等高級應用功能),不能實現電氣的“綜合自動化”。
2.2 分層分布式模式
分層分布式模式從邏輯上將ECS 劃分為三層,即站級監控層、通信層和間隔層(間隔單元)。間隔層由終端保護測控單元組成,利用面向電氣一次回路或電氣間隔的方法進行設計,將測控單元和保護單元就地分布安裝在各個開關柜或其他一次設備附近。網絡層由通信管理機、光纖或電纜網絡構成,利用現場總線技術,實現數據匯總、規約轉換、轉送數據和傳控制命令的功能。站級監控層通過通信網絡,對間隔層進行管理和交換信息。
間隔層測控終端就地安裝,減少占用面積,各裝置功能獨立,組態靈活,可靠性高。模擬量采用交流采樣,節省二次電纜,降低了成本,抗干擾能力增強,系統采集的數據精度大大提高。系統采集的數據量提高,監控信息完整,能實現在遠方對保護定值的修改及信號復歸,運行維護方便。分布式結構方便系統擴展和維護,局部故障不影響其他模塊(部件)正常運行。設置獨立的電氣監控主站,便于分步調試和投運,滿足倒送電的要求。同時有利于廠用電系統的運行、維護和檢修。
3 綜合自動化技術發展趨勢
由于我國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技術起步較晚,在很多方面與國外技術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所以需要我們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研究和開發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綜合自動化系統。
3.1 保護、控制、測量一體化
鑒于目前的運行體制、人員配備、專業分工,我國的自動化系統主要采用站內監控采集數據而保護相對獨立的模式,以提供較清晰的事故分析和處理的界面。但是從技術合理性、減少設備重復配置、簡化維護工作量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考慮,將保護與控制、測量結合在一起會更有優勢。因為保護和控制、測量的信息源都是來自現場:保護主要采集一次設備的故障異常狀態信息,通常要求測量范圍較寬,一般按額定值考慮,但測量精度要求較低;而控制和測量主要采集運行狀態信息,要求測量范圍較窄,通常在測量額定值附近波動,對測量精度要求較高。總控(CPU)單元直接接受來自上位機(當地)或遠方的控制輸出命令,經必要的校核后可直接動作至保護回路,省去了遙控輸出、遙控執行等環節,簡化了設備,提高了可靠性。但是這種裝置的運行可靠性必須很高。因此需要設計、制造、運行、管理部門打破專業界限,通力合作,以適應這一變化。
3.2 國際標準的應用
近年來,IED 電力自動化方面有了廣泛應用。為了實現不同廠家IED 設備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使廠站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成為開發系統,國際電工委員會制定了IEC61850 國際標準。為了與國際接軌,國內已經開始了基于IEC61850 標準的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產品研發,相信這將是未來自動化系統的一個發展方向。
3.3 以太網技術的興起
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綜合自動化系統需要傳輸的數據越來越多,對通訊的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以速度快、傳輸數據量大為特點的以太網滿足了這一要求。以太網最典型的應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在繼承了以太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工業過程應用,產生新一代以以太網為核心的現場總線技術。
目前,對于以太網(Ethernet)、現場總線等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于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且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運行經驗,智能化電氣設備也有了較快的發展,這些都為網絡控制系統應用于發電廠電氣系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深入,這也使電網管理方式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技術、新理論的應用使一些概念不斷被更新和修正,傳統的技術界線逐漸模糊,各種原來看似不相關聯的技術會彼此融合和滲透,這些推動著電力自動化系統的不斷發展和變化。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