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經濟發展模式探討
學家估計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消耗礦物能的20倍,相當于世界現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6]。生物質能源生產與應用可以實現CO2的“零排放”。生物質能源開發符合農業經濟的基本原則,同時生物質能的深層次應用如生物質-電力-生態經濟形式,達到調整電力優化產業結構的目的,提供一條農業與工業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4應用循環經濟拉動經濟增長模式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3R”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范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最大的發展效益。它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是有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出于對能源價格和能源安全的考慮,需要不斷提高煤電在電力工業中的比重,但防止環境污染則在于煤電生產企業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從煤的儲存、傳送(全封閉進行)、燃燒,到副產物的循環、加工、再利用都盡可能節約、清潔。循環經濟模式要求從法律、體制、機制、政策、技術、觀念、倫理等各方面創造有利條件,制訂和實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建立指導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組織機構,加快循環經濟立法工作,大力推動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循環型城市與社會的試點發展。我國已經組織開展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項目,希望通過循環經濟模式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5應用節能減排經濟與清潔發展機制(CDM)拉動經濟增長模式
5.1節能減排經濟模式的應用
中國經濟雖取得了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對資源、能源的高消耗乃至過度消耗獲得的。從中國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即GDP與能源消費的比率)上看,中國能源消耗增長已大于GDP產值的增長,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是能源高消耗支撐GDP的增長,這是一種落后的,難以持續、令人擔憂的增長方式。據統計,中國萬元產值平均能源消耗為1.445噸標準煤,萬元產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3~4倍。降低能源消耗,向節省能源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并努力開發替代石油、煤炭的新能源產業,才能大大地緩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益和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向節省能源的先進化方向轉變[7]。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技術進步可從兩個方面來影響能源消耗:一是通過開發節能產品和推廣應用節能技術降低能耗;二是開發可替代性資源、能源,降低現有能源的壓力。因此,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必須以技術創新為根本,加快技術更新改造,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盡可能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科技貢獻率,降低能源消耗彈性系數。
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節約能源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通過加強節能減排的宏觀調控,在有效控制和科學優化投資(尤其是重化工工業)規模、減少重復建設的同時,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走以人為本、集約化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準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完善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體制,鼓勵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參與節能減排。
5.2清潔發展機制(CDM)模式的應用
國際社會最近對清潔發展機制(CDM)的開發和應用十分關注。《京都議定書》第12條“清潔發展機制(CDM)”中規定發展中國家可以幫助發達國家實施減排項目,并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服務。CDM項目是可再生能源的天下,以規模較小的水電和風電項目為主。這些項目如同一個基礎產業,不僅自身在發展,還帶動了關聯產業,如核實、認證、中介服務、咨詢等一系列商業活動。先行的CDM項目在開發、準備、談判、額外性評價、基準線確定、價格、融資方式、核實等各方面為中國實施CDM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經驗。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發展中國家的實施將為綠色電力發展及其市場拓展提供一個機制。假如綠色電力能以一種經濟成本有效的方式引入,達到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它將通過能源消費者快速形成能源消費需求,大力刺激經濟發展,提供經濟發展動力。
6應用新能源經濟拉動經濟增長模式
新能源作為常規化石燃料的一種替代能源,由于其清潔、無污染、可以再生和永續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要求,因此受到社會各方的重視,迎來大發展的新階段。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將有效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形勢,同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經濟發展。
核電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是利用鈾裂變技術,但也是會枯竭。海水的利用技術,第四代或更新的核裂變發電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2050年前后核聚變發電技術有可能實現商業化。核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大力緩解煤炭消耗的壓力和環境壓力。
太陽能的發展。太陽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太陽每秒鐘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1.28億噸標準煤所放出的能量,每秒鐘輻射地球表面的能量約為17萬億千瓦,相當于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總消耗量的3.5萬倍。另外,太陽能資源的數量,分布的普遍性、清潔性和技術的可靠性,都優越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有熱能和電能兩種主要應用形式。太陽能熱能應用在我國已經普及和形成了一定的經濟規模。而光伏發電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制約少、故障率低、維護簡便等優點。我國應制訂太陽能推廣長遠規劃,盡快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結合各地實際,采取風光互補、小水電站與太陽能互補,戶用光伏電源系統、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與建筑結合等多種形式,獨立系統與并網雙通,綜合開發應用太陽能。將太陽能資源利用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并打造新能源經濟增長點。
風能的發展。就世界范圍而言,風力發電是新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風力發電幾乎不消耗礦物質和水資源,與常規燃煤、燃油發電方式相比,具有可減排CO2、SO2、NOX及煙塵等污染物、調整改善電力工業結構、推進技術進步等各種優點,風力發電的經濟指標逐漸接近清潔煤發電,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世界風能協會預計到2010年,風電裝機可達230吉瓦;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會達到1231吉瓦,年發電量相當于屆時世界電力需求的12%。而目前世界上風電僅提供約0.4%的電能。風電會向滿足世界20%電力需求的方向發展,并創造179萬個就業機會,風電成本下降40%,減少排放10多億噸二氧化碳廢氣。因此,風力發電已不再是無足輕重的補充能源,而是最具商業化發展前景的新興能源產業。
7結論
我國正大力推行生態經濟模式,節能減排、科技改造、電網節能調度等節能經濟模式,清潔發展機制(CDM)模式,發展核電技術、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應用。面對世界經濟形勢,需加快電力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運用多種集成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我國能源戰略體系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應對和破解目前經濟危機,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電力經濟發展模式探討責任編輯:陳老師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