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二級遇水燃燒物質,與水或酸反應時的速度比較緩慢,放出的熱量也比較少,產生的可燃氣體,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觸,才能發生燃燒或爆炸。如金屬鈣、氫化鋁、硼氫化鉀、鋅粉等。
在實際生產、儲存與使用中,將遇水燃燒物質都歸為甲類火災危險品。
(五)燃燒液體。凡遇火、受熱或與氧化劑接觸能燃燒爆炸的液體,都稱為燃燒液體。燃燒液體按其閃點大小,劃分為易燃液體和可燃液體兩種。
1.易燃液體。系指閃點等于和低于45的燃燒液體。這類液體劃分為兩個級別。
一級易燃液體,指閃點低于28的易燃液體。如汽油、酒精、丙酮和苯等。
二級易燃液體,指閃點介于28~45的易燃液體。如煤油、松節油。醋酸等。
2.可燃液體。系指閃點高于45的燃燒液體。如丁醇、柴油、乙二醇、苯等。
在實際生產、儲存和使用中,將一級易燃液體歸為甲類火災危險品;二級易燃液體和閃點低于60的可燃液體歸為乙類火災危險品;可燃液體和閃點等于和高于60歸為丙類火災危險品。
(六)燃燒固體。凡遇火、受熱、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能燃燒的固體物質,統稱為燃燒固體。燃燒固體按其熔點、燃點或閃點的高低不同,劃分為易燃固體和可燃固體兩種。
1.易燃固體。指高熔點固體(燃點在300以下)、低熔點固體(閃點在100以下),并作為化工原料和制品使用的燃燒固體。按其燃燒易程度劃分為兩個級別。
一級易燃固體,燃點低,易于燃燒或爆炸,且燃燒速度快,并能放出劇毒氣體。它們大體是這樣一些物品:
①磷與磷的化合物,如紅磷、三硫化磷等;
②硝基化合物,如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萘等;
③其他,如含氮量在12.5%以下的硝化棉、氨基化鈉、重氮氨基礎苯、閃光粉等。
二級易燃固體,燃燒性能比一級易燃固體差,燃燒速度較慢,燃燒產生毒性較小。它們大體包括下列一些物品:
①各種金屬粉末,如鎂粉、鋁粉、錳粉等。
②堿金屬氨基化合物,如氨基化鋰、氨基化鈣等。
③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芳烴、二硝基丙烷等。
④硝化棉制品,如硝化纖維漆布、賽璐珞等。
⑤萘及其衍生物,如萘、甲基萘等。⑥其他,如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
2.可燃固體。指高熔點固體(燃點在300以上)、低熔點固體(閃點在100以上),并作為化工原料和制品使用的燃燒固體,以及燃點在300以下的天然纖維及其農副產品。
在實際生產、儲存和使用中,將一級易燃固體歸為甲類火災危險品,二級易燃固體歸為乙類火災危險品,可燃固體則歸為丙類火災危險品。
五、火災、爆炸原因
在一般情況下,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有以下九個方面。
(一)用火管理不當。無論對生產用火(如焊接、鍛造、鑄造和熱處理等工藝),還是對生活用火(如吸煙、使用爐灶等),火源管理不善。
(二)易燃物品管理不善,庫房不符合防火標準,沒有根據物質的性質分類儲存。例如,將性質互相抵觸的化學物品放在一起,滅火要求不同的物質放在一起,遇水燃燒的物質放在潮濕地點等。
(三)電氣設備絕緣不良,安裝不符合規程要求,發生短路,超負荷,接觸電阻過大等。
(四)工藝布置不合理,易燃易爆場所未采取相應的防火防爆措施,設備缺乏維護、檢修,或檢修質量低劣。
(五)違反安全操作規程,使設備超溫超壓,或在易燃易爆場所違章動火、吸煙或違章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
(六)通風不良,生產場所的可燃蒸氣、氣體或粉塵在空氣中達到爆炸濃度并遇火源。
(七)避雷設備裝置不當,缺乏檢修或沒有避雷裝置,發生雷擊引起失火。
(八)易燃易爆生產場所的設備管線沒有采取消除靜電措施,發生放電火花。
(九)棉紗、油布、沾油鐵屑等放置不當,在一定條件下自燃起火。
六、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根據當前的科學技術條件,火災和爆炸是可以防止的。一般采取以下五項措施。
(一)開展防火教育,提高群眾對防火意義的認識。建立健全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和防火安全制度,開展經常性的防火安全檢查,消除火險隱患,并根據生產氧氣性質,配備適用和足夠的消防器材。
(二)認真執行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廠房和庫房必須符合防火等級要求。廠房和庫房之間應有安全距離,并設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
(三)合理布置生產工藝。根據產品原材料火災危險性質,安排、選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設備和工藝流程。性質不同又能相互作用的物品應分開存放。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廠房,要采用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降低易燃氣體、蒸氣、粉塵的濃度。
(四)易燃易爆物質的生產,應在密閉設備中進行。對于特別危險的作業,可充裝惰性氣體或其它介質保護,隔絕空氣。對于與空氣接觸會燃燒的應采取特殊措施存放,例如,將金屬鈉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閉存放等。
(五)從技術上采取安全措施,消除火源。例如,為消除靜電,可向汽油內加入抗靜電劑。油庫設施包括油罐、管道、卸油臺、加油柱應進行可靠的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30歐;乙炔管道接地電阻不大于20歐。往容器注入易燃液體時,注液管道要光滑、接地,管口要插到容器底部。為防止雷擊,在易燃易爆生產場所和庫房安裝避雷設施。此外,設備管理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廠房和庫房地面采用不發火地面等。
七、滅火的基本方法
發生了火災,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滅火。滅火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破壞燃燒過程及維持物質燃燒的條件。通常采用以下四種方法。
(一)隔離法。將著火點或著火物與其周圍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燃燒會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二)窒息法。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者用不燃燒的物質(氣體、干粉、泡沫等)隔絕或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三)冷卻法。將水、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劑噴射到燃燒區內,吸收或帶走熱量,降低燃燒物的溫度和對周圍其它可燃物的熱輻射強度,達到停止燃燒的目的。
(四)化學抑制法。用含氟、氯、溴的化學滅火劑(如1211等)噴向火焰,讓滅火劑參予燃燒反應,從而抑制燃燒過程,使火迅速熄滅。
上述四種方法有時是可以同時采用的。例如,用水或滅火器撲救火災,就同時具有兩個方面以上的滅火的作用,但是,在選擇滅火方法時,還要視火災的原因采取適當的方法,不然,就可能適得其反,擴大災害,如對電器火災,就不能用水燒的方法,而宜用窒息法;對油火,宜用化學滅火劑等等。廠礦企業要根據各自的特點預先作準備,以防一旦事發而措手不及。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