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信息設備管理 強化設備運行效能
一、實施背景
信息系統在多年運行過程中經常存在宕機,訪問人員增多時系統效率下降等問題,經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機房設備老化,很多設備使用時間超過4年以上,設備能耗大,運行穩定性差。
2.機型及配置參差不齊,標準不統一,管理不集中。
3.機房環境差。機房溫濕度控制不力,設備物理防護不足。
4.設備運行維護費用高。設備發生故障停機時造成業務活動中斷,給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帶來嚴重損失。
5.設備管理存在差距。公司信息設備數量多,調配部署變動快,原有管理方式不能滿足實際管理需要,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建立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以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6.設備正常運行需要大量的能源、資源消耗,以及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消耗。
7.項目部視頻設備常常掉線,存在畫面不清晰、信號效果差等現象。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公司科學決策,實施全方位治理措施,以徹底改變原有被動局面,大力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效能。
(1)工作思路。統籌規劃升級公司信息機房、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建立健全設備管理標準制度,強化設備日常管理和“首問負責制”,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設備管理水平,規范設備管理流程,使設備管理人員、使用人員、維護人員通過信息系統有效溝通,統一管理模式和平臺,實現精細化管理,強化設備運行效能,便于公司集中管控。
(2)預期目標。通過分析信息系統數據報表,針對性地做好設備運維、調配、維護、報廢工作,達到提高設備可靠性和可利用率,控制維修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備件庫存及備件成本,減少設備停機時間等管理目標。力爭設備累計故障時間降低10%左右,不發生設備故障導致的網絡癱瘓,設備軟硬件維護用戶滿意度達98%以上。
二、內涵與主要做法
1.規范設計統籌規劃。
依據節能環保、管理信息化、統籌規劃的原則實施頂層設計,建設符合C級標準的信息機房以及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公司原有設備30臺塔式機,經系統分析和廣泛調研,現在使用虛擬機技術加以整合,采購10臺機架式服務器,部分設備使用刀片式服務器,服務器數量減少,空間節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公司網絡設計成三層結構,綜合布線按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結構化布置,骨干網絡采用萬兆光纖。網絡出口采用電信、聯通各100M雙路通道,提供雙線路由同時保障故障容災。
2.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實人員職責。一方面公司總部建立信息機房管理制度、門禁管理制度、設備運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網絡控制策略等企業標準,從組織上、制度上規范機房物理安全、出入管理、設備和系統巡檢、操作票管理等,定期對管理標準實施有效性評價,達到管理標準化。另一方面建立項目信息化管理工作指南,規范項目部網絡和視頻會議系統建設。由公司專業網絡工程師統一管理和維護網絡訪問控制策略,避免由于眾多項目部信息管理員參與管理及其專業性不強導致設備運行維護故障。統一規范項目部網絡設備接入,包括設備和系統口令管理、防病毒管理、補丁系統管理等,規定網絡違規行為和違規處理,按月實施設備運行情況考核通報,保證各項目信息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有效支撐資源配置、項目異地復制等工作的開展。
3.強化設備日常管理。設備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機房出入管理、集中管理、應急管理等。
出入管理。安裝門禁,憑卡出入,系統自動記錄出入人員信息,無卡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并有監控系統對出入實施遠程監控。
集中管理。公司層面,專職人員每日集中巡檢并作記錄,出現異常報警及時處理。對設備的操作統一在操作間進行,操作前須辦理操作票,通過KVM切換訪問設備。查看事件處理的時長,催辦時長超過一定限度的事件。項目層面,防火墻、視頻終端等核心網絡設備實施集約化管理,由公司專職人員統一實施管理操作。
應急管理。依據應急管理制度編制應急預案,每年實施設備應急演練,熟練掌握災難恢復技術,通過演練和日常巡查,系統設備采用單機RAD5+數據備份,取代雙機熱備方案,在保障系統運行可靠性的基礎上,節省了采用雙機熱備的成本,減少大量投入。
4.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設備管理水平。
(1)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為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升設備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解決信息設備管理和調配中存在的問題,支持科學決策,公司自主開發“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系統采用BS架構等信息技術開發。科技信息部在發生信息設備購置需求時登記固定資產采購申請,在設備購置后填寫固定資產付款申請并報批,審批通過后維護固定資產入帳時間,并自動形成固定資產臺帳,當信息設備需要調配時,填寫相應設備領用調配單并報批,當資產發生報廢時填報資產報廢申請單,完成相應固定資產的報廢。使用該系統可實現對信息設備的采購、入帳、維護、調配、報廢全過程管理。信息變動調配更加及時準確,資產處理記錄透明公開,信息設備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實現共享,公司固定資產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2)運維管理系統。
針對信息設備運行管理,公司設計開發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設備運維管理系統,規范信息設備的運維操作,保證設備能夠被有效利用和在運行過程中處于良好狀態。運維關鍵業務需經流程審批才能實施操作,對服務器、終端機、工作站、便攜機、系統和網絡等設備的運維進行標準化管理。制定操作規程規范關鍵設備的啟動/停止、加電/斷電等操作。系統實時監控防火墻、交換機等信息設備,監測其性能參數,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報警,根據報警類型提供處理建議。通過運維管理系統有效運行,保障各類設備運維活動可控在控,杜絕信息設備意外停機。
(3)系統統計分析。
固定資產管理和運維管理系統從兩個維度生成信息設備相關數據,并且相互關聯融合成有機統一體,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輔助設備管理決策,有效杜絕不合理采購和不必要設備采購費用,降低管理和運維成本。
1)信息設備各年度實際投入查詢統計:可以按設備類別、使用單位部門、采購日期、設備狀況等分類、分時間段統計查詢比較,并導出設備信息統計報表。
2)根據設備日常管理和決策支持的需要,系統還提供入賬資產查詢,采購申請查詢、資產調撥查詢、資產狀態統計、資產原值分類統計、資產月折舊統計等功能。
3)系統運行狀況分析。對運行狀態不正常的系統,可以追溯當前有哪些異常事件,如端口/鏈路、硬盤空間、內存等。可對服務器等設備各類參數、故障類型統計分析,知道最主要的設備瓶頸具體是在哪臺設備哪個性能指標。
三、實施效果
1.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通過集約化使設備數量減少,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降低能耗,節約成本。通過使用體積更小的機架式設備,服務器、電池組集合到幾個機柜中,信息設備日耗電減少12%,通過上線資產和運維管理信息系統,設備調配維修流程順暢,事務處理時間顯著縮短,用戶滿意度大幅提高。公司在采購、調配、運行、維修保養等過程中節約費用折算約26萬元/年。
2.提升設備運行效能。
通過規范管理過程,統一設備選型,設備維護人員減少,系統穩定性提升,設備宕機率大幅減少。維護人員由原來10人減少到4人,信息系統年平均故障時間由原先的16小時減小到現在的4小時。
3.設備管理全員參與形成常態。
每月對信息設備采購成本、停機時間、故障率、故障次數及類型、設備維保等各種基礎數據進行統計和收集,每日對設備做巡檢,及時安裝系統補丁,確保最佳工作狀態。建立全部設備的系統備份庫,確保系統的災難恢復。健全信息設備履歷表,通過記錄設備的典型故障及維修過程,有效統計設備平均無故障時間。針對故障率高的設備,制定重點檢查的項目及內容。設備年度完好率已達到100%,設備平均故障停機率僅為0.5%。(主創人員:李傳玉、都五七、葉明宏、王大明、周 偉、易 娜)

責任編輯:大云網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