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巴士”到“電動城市” 瑞典力推可持續交通
瑞典創新出行
提起瑞典,人們常會想到住——北歐家居和冷淡風,不久前本報記者前往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參加海洋峰會,見識到了這個國家充滿創意的行——電動巴士載客往來,自動駕駛方興未艾。作為全球清潔能源應用的模范國家,瑞典立足現在,大力推進可持續交通,同時放眼未來,盯準市場潛力無限的智能出行。 (董黎明)
導讀
7月3日,哥德堡市一家公交服務供應商向沃爾沃集團訂購了30輛純電動巴士。作為可持續交通實踐典范城市,它希望2025年可再生能源交通工具覆蓋率達到95%。而這,只是瑞典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戰略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應用的典范國家,瑞典迄今為止最大一筆純電動巴士訂單近日誕生:7月3日,瑞典哥德堡市公交服務供應商之一GS Buss公交公司向沃爾沃集團(AB Volvo)訂購了30輛純電動巴士,并計劃于明年秋正式投入當地60路公交線路的運營中。
GS Buss是哥德堡市公共交通公司Göteborgs Spårvägar與哥德堡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門Västtrafik的下屬子公司,后者在可持續領域有著更長遠的目標: 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0%,202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交通工具覆蓋率達95%,同時顯著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噪音。
在全球范圍內,哥德堡堪稱在可持續交通領域投入研究、進行實踐的典范城市,這也正是瑞典這個北歐國家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戰略的一個縮影。
電動巴士月載客10萬人次
過去數十年,沃爾沃已成為哥德堡的名片。哥德堡機場的出口處印著“歡迎來到哥德堡——沃爾沃之城”的標語,旁邊則是兩塊播放著沃爾沃環球帆船賽賽事集錦的巨型LED屏幕。
而現在,這座瑞典第二大城市正期望將“可持續”形象印在名片的另一面。沃爾沃環球帆船賽賽事村入口的巨幅海報上,“哥德堡,一個面向世界的可持續之城”是最顯眼的標語之一。
為實現這一雄心,哥德堡下足了功夫,30輛純電動巴士的新訂單不過是成功運營了3年的哥德堡“電動城市”(ElectriCity)項目的延續。
“電動城市”項目由研究機構、企業和社會共同合作開展,旨在對未來可持續交通系統進行開發、測試和論證。除巴士的電動化,項目還包括新型公交站、交通管理、安全性及能源供應等多套系統。
2015年6月,作為“電動城市”合作項目階段性成果,哥德堡55路巴士正式投入運營,該線路由沃爾沃集團提供的3輛純電動巴士及7輛混合動力巴士組成。這些巴士配有可快速充電的電池組,可在終點站使用可再生電力快速充電。由于電動和混動巴士噪音低、排放低,室內巴士站的設想也在該線路中實現。目前55路月載客可達10萬人次。因為足夠成功,原定于2018年結束的測試期延長至2020年,測試范圍也將擴展至重型車輛。今年6月沃爾沃環球帆船賽舉行期間,新投入的兩輛沃爾沃電動鉸接式巴士加入測試,每日載客往返于賽事村與市中心。
沃爾沃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古天成(Niklas Gustafsson)6月18日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記者介紹說,“電動城市”項目有來自政府、社會各界的15方合作參與。“在瑞典,這其實是很有特色的一點,企業界、政府和大學等學術單位各方密切協作。”他說,“沃爾沃集團主要提供電動客車,同時能源公司、充電設備公司、大學、哥德堡市政府和地區貿易促進局,以及其他一些政府相關單位,都在這一合作機制中發揮著作用。”
去年清潔能源投資增長109%
瑞典早已是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典范國家。
數據服務商Statista 2016年的數據顯示,2013至2014年間,瑞典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產量51%,位列歐洲第一,大幅領先于第二位的拉脫維亞(37%)和第三位的芬蘭(36.8%)。
來自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早在2006年,瑞典可再生能源比重已達42.7%,2015年進一步增長至53.9%。2006年至2015年,瑞典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比重從51.8%增長至了65.8%。
“總體來說,瑞典國內對于清潔能源的態度非常積極。” 瑞典環境保護局氣候變化部門研究員Jonas Allerup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瑞典幾乎所有政黨都同意氣候框架協議,瑞典也有制定氣候變化相關法律。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瑞典99%的發電量已實現零碳排放,水電、風電和核電占比分別為46%、11%和34%,生物和廢棄物發電量占8%,煤和石油發電量僅占1%。
與此同時,瑞典對新能源的投資并未放緩:BNEF數據顯示,2017年瑞典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增長了109%,同期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僅增長3%,整個歐洲則同比下降26%。
彭博新能源財經歐洲市場分析師Katherine Poseidon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風電項目是瑞典清潔能源投資2017年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總裝機量達2GW,包括 644MW的Markbygden Pitea ETT風電場和288MW 的Askalen風電場。“Markbygden ETT與挪威海魯德(Norsk Hydro)簽有長期購售電協議(PPA),這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PPA。”Poseidon表示,“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大裝機量驅動,瑞典已成為歐洲最主要的PPA市場之一。”
瑞典環保局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了瑞典工業生產領域能源結構的變化趨勢:1970年至2016年,瑞典工業生產消耗的生物質能從32.7TWh增長至56.3TWh,在工業生產總能耗中的比重從21.23%提升至39.65%;電力從33.1TWh增長至49.2TWh,占比從21.49%提升至34.65%。同期石油產品的消耗量則從74.2TWh降至9.4TWh,占比從1970年的48.18%降至6.62%。
此外,瑞典和哥德堡還是綠色債券市場的先行者。
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EIB)發行了6億歐元“氣候意識債券”,成為全球首個以氣候為重點的結構性債券。2008年,世界銀行(IBRD)發行了全球第一只綠色債券,額度為33.5億瑞典克朗(約合4.4億美元)。從2013年起,全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迎來爆發性增長,總發行量幾乎增加了兩倍。
在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看來,綠色債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瑞典不動產公司Vasakrona于2013年11月發行的全球首只企業綠色債券正是重要節點之一。哥德堡市也在這一年成為首個發行綠色債券的城市。它2013至2015期間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收益中,超過75%用于資助氣候變化相關項目。
實現國家級目標要靠交通電氣化
數據也清晰展示了瑞典交通能源結構的變化。1970年瑞典交通運輸消耗的汽油為33TWh,占總能耗58.51%。1989年瑞典交通運輸消耗能源總量從1970年的56.4TWh增長至86.4TWh,汽油用量為51.5TWh,占比59.61%。
此后汽油用量開始顯著下降,但直至1998年之前,瑞典交通運輸中生物燃料用量都幾乎為零。到2016年,瑞典交通運輸耗能為87.3TWh,與1989年并無太大變化,但汽油用量降至28TWh,占比也降至32.07%;生物燃料用量則由1998年的0.2TWh(占比僅為0.25%)升至16.9TWh,占比達19.36%。
Allerup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階段,為實現短期交通轉型的目標,我們關注的焦點在生物燃料上。整個社會的車輛轉型需要時間。”
瑞典在交通領域設定了國家級目標:2010至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70%。“交通的電氣化,尤其是私家車領域,對于這一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Allerup表示。
早在1970年,瑞典交通運輸中電能用量就達2.1TWh,到2016年這一數字仍然僅為2.6TWh,過去數十年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沒有得到體現。
但這也意味著電動巴士和卡車前景廣闊。在介紹電動卡車項目進展時,沃爾沃集團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電動卡車雖然制造成本高些,但運營費用低,因此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低于傳統卡車。
運營成本降低的直接原因是廉價的電力,間接原因則是各種“環境稅”。“瑞典有歐洲最高的私家車碳排稅。”Allerup說,“我們的交通轉型目標雄心勃勃。”
在BNEF分析師Katherine Poseidon看來,由于目前瑞典煤、氣用量已很小,“環保稅驅動新能源增長方面或許并不能起到主導作用。Allerup則認為,碳稅是瑞典目前推廣清潔能源最高效的工具之一,但究竟哪項措施最為有效則難以界定。“不過瑞典環保局分析認為,相較于我們在氣候變化和交通轉型上的目標,已有的和即將推出的舉措都還遠遠不夠。”
近期瑞典政府推出多項新的規劃。其一就是針對乘用車的環保獎懲制度。“當購入一輛環境友好型車輛時,你可以得到補貼。而不那么環境友好的車輛,則會有較高的購置稅。” Allerup表示,“此外,我們將會有一項新的法規,規范和明確普通燃料中要引入多少生物燃料,未來這一比重將進一步提高。”
另一項舉措是對瑞典政府資助項目“The Climate Step”投入更多資金。該項目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主要包括生物燃料工廠和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推廣。

責任編輯:電朵云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