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重組迷情:37家上市公司、4萬多億資產,帶你看“五大四小”上對花轎嫁對郎!
編輯 | 王山
“十三五”進入攻堅沖刺階段,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全面加快。就在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雙雙停牌,在業界引起“中國神電”的猜想即將落地之后,中國能源央企間的“聯姻重婚”又進入新高潮。
華能屬意國電投
據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投”)正與華能集團就重組事宜展開接觸。針對與華能集團的重組可能,國電投董事長王炳華回應稱,“還在推進當中。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吧。”
1國電投前世今生
國電投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中最“年輕”的電企。2015年6月,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進行重組,合并后的新公司即為國電投,注冊資本45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電投組建于2002年12月29日,是集電力、煤炭、鋁業、鐵路、港口各產業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集團,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電投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在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資產,是國家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
2“老大哥”華能集團
與國電投相比,五大發電集團“老大哥”的華能集團無論是從資歷上,還是從資產規模上看,都處于領先位置。
公開資料顯示,華能集團創立于1985年,迄今已有32年的發展歷史。截至2016年底,公司在境內外擁有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容量16554萬千瓦,榮膺全球第一。其中,火電12662萬千瓦,水電2104萬千瓦,風電1632萬千瓦,太陽能157萬千瓦。煤炭產業方面,煤炭生產能力達到6733萬噸╱年,2016年生產煤炭6220萬噸。
華能集團注冊資本為200億元,業務覆蓋信息、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貿易、燃料等相關產業、產品的投資、建設和生產經營。
3華能資產群
作為國資委直屬監管的102家央企之一,作為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經過30余年的深耕細作,華能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5家上市公司的大型能源集團。它們分別是華能國際(600011)、內蒙華電(600863)、新能泰山(000720)、華能新能源(HK:00958)和華能國際電力股份(HK:00902)。截至2016年底,華能集團總資產達到10028億元,位列五大發電集團之首。
4國電投資產群
國電投資產總量略遜于華能集團,截至2016年底,總資產為8761億元。不過,在擁有上市公司數量方面,國電投更勝一籌,旗下共擁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港股2家。它們分別是吉電股份(000875)、漳澤電力(000767)、東方能源(000958)、露天煤業(002128)、遠達環保(600292)、上海電力(600021)、中國電力(HK:02380)和中國電力新能源(HK:00735)。
央企重組步入“沖刺”階段
今年3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表示,2017年要深入推動央企重組,尤其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領域。
在6月2日的國企改革吹風會上,國資委又再次強調了將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尤其是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等領域重組。
1國資委主任密集調研
據報,自3月份以來,肖亞慶已密集調研了多個地方國資和中央企業的改革及經營情況,從公開信息來看,這也是其自2016年2月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以來調研最密集的一段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王炳華透露國電投、華能重組意愿前,肖亞慶曾于6月9日赴華能集團調查。據統計,這是今年兩會以來,肖亞慶的第7次調研。
2央企年內或縮至百家
數據顯示,2015年重組的央企有12家之多,2016年重組了10家央企,央企數量已調整至102家。
隨著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華能集團和國電投重組浮出水面,國資委年內將央企數量調整至百家以內的目標已實現。
電企重組大戲開演
優化資產,提質增效,減少同業競爭,是央企、國企改革主要目標。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國電投與華能集團的“情投意合”,打破了10余年來“五大發電,四小豪門”并購重組“只打雷不下雨”的尷尬局面,也翻開了電企強強聯合的新篇章。
1“中國能投”呼之欲出?
發揮“1+1大于2”的效應,是并購、重組的利益著眼點,華能集團和國電投“聯姻”具備這樣的想像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華能集團境內外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容量達到1.6554億千瓦, 國電投總裝機容量為1.17億千瓦。若二者合并成功,新成立公司發電裝容量將達2.8254億千瓦,全球第一發電集團的位置更無可撼動。
2重組動機猜想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華能集團與國電投實施合并的內動力更多源自優化資產端的初衷。
從資產屬性方面看,華能集團強于“重資產”,國電投貴于“輕資產”。數據顯示,國電投的電力裝機布局更為多元,配比更為合理。 在1.17億裝機中,火電7145.69萬千瓦,水電2159.67萬千瓦,核電447.5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711.84萬千瓦,風電1198.22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在總裝機中占比42.9%,具有鮮明的清潔發展特色。
在能源轉型升級尤顯緊迫的當下,華能集團與國電投“聯姻”無疑將加快新公司轉型的進度,并快速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優勢。
3核電牌照忒搶手
更為重要的是,國電投手中的核牌照可是一塊“香餑餑”。據了解,除了中核集團、中廣核之外,只有國電投擁有核電牌照。
此前,坊間一直盛傳華能集團是獲得第4張核電牌照的有力競爭者,并是“五大四小”中最早布局核電領域的企業。早在2005年,華能集團便成立了中國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核電業務的投資、開發、生產、輸電等領域的科研和技術服務。
同時,華能集團還通過參股、控股的方式,不斷延伸對核電領域的滲透。先后控股山東榮成市石島灣核電廠,參股海南昌江核電項目,參與山東海陽核電站項目,并在福建、遼寧、江西、安徽等地開展了核電新項目開發工作。
迄今,華能集團并未取得核電牌照。業內人士認為,華能集團與國電投一旦完成合并,新的公司自然擁有了核電運營資質,而華能集團的核電戰略將得以全面施展。
電企重組破冰
2017國資改革進入下半程,電力“五大電力,四小豪門”并購重組全面破冰。
體制臃腫,存轉型需求的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投電力和中廣核同樣存在重組的意愿。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核工業集團(簡稱“中核集團”)和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簡稱“中核建”)合并傳言落地之時,市場上一度盛傳中廣核將與神華集團實施重組。為此,中廣核不得不連忙辟謠,稱“沒有此事”。
五大發電只余二?
如果華能集團與國電投重組成功,3家擁有核電牌照的企業只剩下中廣核未重組。同時,如果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完成合并,五大發電集團未實施重組的就只剩下了大唐集團和華電集團。
上述橫向和縱向的重組,將置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投電力和中廣核于孤立和弱化的市場位置。無論是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的市場發展需要層面,重組都是必然的選擇。
誰接重組第三棒?
與華能集團相比,大唐集團同樣年輕。
官網顯示,大唐集團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特大型發電企業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180.09億元。
經過10余年發展,大唐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13家省發電公司,6個分支機構和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等專業分公司,實行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基層企業三級責任制管理和運行模式的現代化大型電力集團。
1大唐集團資產群
大唐集團旗下擁有5家上市公司,A股市場有3家,港股市場有2家。1997年3月21日,大唐發電H股股票分別在香港和倫敦上市。2006年12月20日,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同時在香港、倫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此外,較早在A股上市的有華銀電力(600744)和桂冠電力(600236)。在香港上市有大唐新能源(HK:01798)和大唐環境(HK:01272)。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大唐集團資產總額達到7295.47億元,員工總數逾10萬人,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2717億千瓦。其中,火電9170.60萬千瓦,水電2290.22萬千瓦,風電1189.57萬千瓦,清潔能源占總裝機容量的30.5%。
大唐集團在火電、風電和水電領域有三大強點,旗下擁有國內現役最大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和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擁有我國已建成投產發電的最大水電站之一的大唐龍灘水電站以及物流網絡覆蓋全國的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等。
2傾情核電
與華能集團謀局核電領域別無二致,大唐集團同樣希望在此領域有所作為,做了多方面的安排和布局,并與華能集團一起被看作是第4張核電牌照的有力爭奪者。
據了解,大唐集團于2013年10月成立了專門的核電公司,大唐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各持60%和40%的股份。2014年6月,大唐發電將所持中核遼寧核電公司全部24%的股權,作價約1.32億元注入大唐核電公司,大唐集團同時按持股比例增資。增資完成后,大唐集團核電公司注資額上升為3.9億元。
同時,大唐集團核電項目儲備工作也獲得重大進展。包括福建寧德二期工程在內的7個項目進入了國家中長期核電規劃重點論證廠址目錄。此外,處于前期準備階段的項目廠址還有湖南龍門核電、廣西核電、黑龍江核電及吉林核電項目等。
又一白衣騎士
與大唐集團、國電投同出一脈,華電集團的資歷也很年輕。資料顯示,華電集團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全國性五家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
官網“數字看華電”一欄顯示,華電集團裝機容量1.4281億千瓦,發電量為4919億千瓦時,資產總額為7883億元。
1多元化布局
據了解,華電集團在發電、煤炭、金融、科工及新興產業均有布局。集團致力于構建與集團公司整體布局相適應、發展需求相協調的現代金融控股體系。公司擁有資本控股公司、財務公司、華鑫信托公司等、華信保險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川財證券6家金融機構,管理金融資產超過3千億元人民幣。
火電方面,華電集團擁有世界首套百萬千瓦級超臨界空冷機組——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水電方面,公司投建了柬埔寨最大水電項目——裝機33.8萬千瓦的額勒賽下游水電站工程;風電方面,華電集團擁有總裝機量40萬千瓦的內蒙古庫倫風場;光伏發電方面,華電集團投建的寧夏寧東光伏電站為亞洲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之一;分布式能源方面,華電集團投建了廈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分布式能源站、廣西南寧分布式能源站和南通濱海園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等。
2角逐核電市場
追趕華能集團發展的腳步,核電亦是華電集團著重發力的領域之一。華電集團旗下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建的福清核電基地,是福建省境內目前在建最大的核電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福清5、6號機組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2015年5月7日,全球首堆“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之后又一個具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3華電集團資產群
華電集團旗下擁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有6家在國內市場上市,1家在港股市場上市。它們分別是華電國際(600027)、華電能源(600726)、國電南自(600268)、黔源電力(002039)、金山股份(600396)、華電重工(601226)和華電福新(HK:00816),后者還是五大發電集團唯一一家在B股上市的公司。
“四小豪門”今安好?
在體量上不及五大發電集團,中國電力“四小豪門”同樣引人注目。在中國電力行業掀開重組大幕的背景下,亦是潛在的重組對象。
1皇帝的女兒——中廣核
公開資料顯示,中廣核成立于1994年9月,前身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一家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5月底,中國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0臺,裝機容量2147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8臺,裝機1027萬千瓦;擁有風電控股裝機達1093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控股裝機容量196萬千瓦,水電抽水蓄能在運權益裝機158萬千瓦。
截至2016年底,中廣核資產總額為5292億元,營收業收入654億元,在運總裝機量4371萬千瓦,核電上網電量1156億千瓦時,員工總數為37857人。
中廣核旗下擁4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廣核電力(HK:01816)、中廣核礦業(HK:01164)、中廣核新能源(HK:01811)和中廣核技(000881),打造出了核電、核燃料、新能源、核技術的上市融資平臺。
2名花有主——華潤電力
與中廣核略有不同,華潤電力已“名花有主”,母公司是資產邁入“萬億俱樂部”的華潤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華潤電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華潤集團的旗艦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國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綜合能源公司之一,業態涉及火電、煤炭、風電、水電、分布式能源、核電、光伏發電等領域。
截至2016年底,華潤電力總資產達2001.11億港元,運營業務覆蓋中國2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他區域亦有前期發展項目布局。發電運營權益裝機容量3618.4萬千瓦,營業收入662.13億港元,凈利潤77.08億港元。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截至2016年末,華潤電力的母公司——華潤集團總資產10980億元人民幣,在職員工約45萬人。
3養在深閨人未識——國投電力
不同于中廣核“緋聞”不斷,同列“四小豪門”的國投電力相對安靜,有關其重組的傳聞并不多見。
公開資料顯示,國投電力(600886) 于2002年由湖北興化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簡稱“國投公司”)進行資產置換后變更登記設立,是一家以水電為主、水火并濟、風光互補的綜合電力上市公司,水電控股裝機在國內上市公司中第二,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截至2016年末,公司已投產控股裝機容量2928.45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1672萬千瓦、占比57.10%,火電裝機1175.6萬千瓦、占比40.14%,風電裝機68.05萬千瓦、占比2.32%,光伏裝機12.8萬千瓦、占比0.44%。截至2016年末公司在建控股裝機880.55萬千瓦,占已投產控股裝機的30.07%。截至2016年末公司總資產2032.91億元。
4掌上明珠——國華電力
作為“四小豪門”中的一員,國華電力是神華集團的掌上明珠,也是唯一一家的非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4月底,國華電力的母公司——神華集團總資產達10,143億元,超過萬億大關。截至2016年底,神華集團投運電廠總容量8305萬千瓦。
公開資料顯示,國華電力是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華電力分公司的統稱,是神華集團以火力發電為主營的全資子公司。
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2005年2月,按照神華集團資產上市方案,將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并設立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華電力分公司。
資料還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華電力公司擁有23家發電單位、11個核準建設項目,管控資產總額1469億元,運營裝機容量3830萬千瓦。2016年完成發電量1679億千瓦時,利潤總額112億元,供電煤耗304.64克/千瓦時,發電設備等效可用系數95.45%。其中,供電煤耗、發電設備等效可用系數均創公司歷史最好水平。國華電力公司從1999年3月成立到2016年底,累計發電量1.75萬億千瓦時,累計實現利潤1189億元。
行將重組的國電集團
擬與神華集團重組的國電集團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一家以發電為主的綜合性電力集團,其資歷與華電集團、國電投、大唐集團相仿,與華能集團相比均偏屬“年輕”。
1國電家底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國電集團可控裝機容量1.43億千瓦,資產總額達到8031億元,產業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煤炭產量達到5872萬噸。新能源發展獨具特色,風電裝機近2583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2國電資產群
國電集團旗下擁有7家上市公司,A股市場5家,港股市場2家。它們分別是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平莊能源(000780)、英力特(000635)、龍源技術(300105)、國電科環(HK:01296)和龍源電力(HK:00916)。
涉近4.2萬億資產
央企重組步入加速期拉開了中國電力行業重組的大幕。據不完全統計,在重組中,“五大發電,四小豪門”將有37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僅計算五大發電集團的資產便有41998.77億元。
若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并,新生的“中國神電”合并資產將達1.8174萬億元,發電裝機量將達2.26億千瓦,不及華能集團與國電投的組合(資產1.8789萬億,裝機2.8254億千瓦)。
大戲在后頭
事實上,“五大四小”內部的重組傳聞由來已久。
1眼花繚亂“拉郎配”
早前曾有消息稱,中國考慮將目前主要火電企業和核電企業,通過合并,重組為3家:將神華集團、大唐集團和中廣核合并為一家公司;將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和中核集團合并為一家公司;將華能集團和國電投合并為一家公司。
此外,神華集團與大唐集團、神華集團與中廣核、大唐集團和中廣核等各種排列“拉郎配”亦一度在市場上盛傳。
2“兩大兩小”如何“速配”
目前浮出的重組組合無疑打破了市場的設想,接下來“兩大兩小”之間如何速配提上了議事日程。
有資深能源評論人士表示,“四小豪門”中的國華電力、華潤電力由于“名花有主”和各自所屬集團整體上市的緣故,不大可能會納入重組標的。從同業合并的角度來看,國投電力和中廣核有可能成為華電集團和大唐集團的重組對象。此間,中廣核因為擁有核電牌照,在新能源領域成就斐然,顯然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不過,該評論人士旋即指出,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華能集團和國電投之間的重組仍停留于猜測和意向層面,還有一定的變數。
但無論如何,電力行業重組的大幕已經拉開。一如王炳華所述,對于潛在的中國電力行業重組大潮,“大戲在后頭,靜觀其變”。
(來源:能源新聞網)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