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力期貨市場概況及合約特點分析
1995年世界第一份電力期貨合約在北歐電力交易所(Nord Pool)推出以來,全球電力衍生品年交易規模已達8000多萬手,成為繼石油、天然氣之后
1995年世界第一份電力期貨合約在北歐電力交易所(Nord Pool)推出以來,全球電力衍生品年交易規模已達8000多萬手,成為繼石油、天然氣之后第三大能源類品種,并形成了以NYMEX、ICE、Nodal、EEX、納斯達克期貨交易所(NFX)和商品交易所(Nasdaq Commodities)等為代表的電力期貨市場,為保證北美和歐洲各國電力生產和電價平穩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年以來,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生產和消費國,潛在市場規模巨大。為進一步全面深化電力市場改革,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明確提出“探索開展電力期貨和電力場外衍生品交易,為發電企業、售電主體和用戶提供遠期價格基準和風險管理手段”的要求。并且,全國范圍內已成立35家電力交易中心,為中國電力期貨品種的開發提供了市場基礎。
0 1
全球電力期貨市場概況
(一)全球電力場內衍生品交易量情況
全球電力期貨市場作為一種高級的電力市場形態,具有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的市場功能,可以在引導電力市場投資、控制系統風險等方面提供幫助。目前,包括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力市場已引入電力期貨交易。
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電力作為能源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2017年交易量約8000多萬手,占能源期貨市場的4%、3%,已成為僅次于石油類、天然氣類的第三大能源衍生品。

(二)全球主要電力期貨市場
對比全球已上市的電力期貨合約交易情況,最活躍的合約主要集中在北美。紐約商業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NYMEX)、納斯達克期貨交易所(Nasdaq Futures,Inc.,NFX)、Nodal交易所和ICE 美國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的交易規模占全球98%以上。其次,歐洲電力期貨市場的活躍合約集中在Nasdaq Commodities(Nasdaq旗下)、ICE Futures Europe、EEX、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交易所(Borsa Istanbul)和意大利證券交易所(Borsa Italiana),2017年交易量約83萬手(不含EEX)。此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交易所的電力合約2017年交易量約39萬手,亞洲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電力合約2017年交易量為2744手。
(三)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的電力合約情況
美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生產和消費國,電力市場采用電網調度與電力交易中心一體化、全電量集中競價的市場模式,電力期貨市場也最為發達。第一份電力期貨合約由NYMEX在1996年3月推出,同年4月又推出電力期權合約;2000年,推出了目前交易最活躍的PJM電力期貨合約。截至目前,NYMEX已上市了300多份電力合約(單位5MW,交割方式為現金結算);ICE美國期貨交易所上市了90多個電力合約(單位1MW);NFX(Nasdaq旗下)上市的200多份電力合約,規則設計主要參考ICE。
歐洲市場是全球起步最早的電力期貨市場,但由于電網調度獨立于電力交易中心之外,電力市場采用中長期實物合同為主、偏差電量通過日前和實時平衡交易進行調節的分散式市場模式,因此相比期貨市場而言,現貨和場外市場更為活躍。1993年挪威建立了電力遠期合約市場,第一個期貨合約于1995年引入其北歐期貨交易所(Nord Pool,現金結算),繼而又陸續引入期權和差價合約。截至目前,歐洲電力期貨市場推出的合約主要覆蓋北歐、荷蘭、比利時、德國和英國等區域,合約類型主要包括基荷(Power Base)和峰荷(Power Peak),以及差價合約。
澳大利亞悉尼期貨交易所(SFE)和新西蘭輸電公司下屬的D-cypha公司在2002年9月開始聯合推出電力期貨。同年10月,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也推出電力期貨。2006年,ASX收購SFE之后,電力期貨合約仍在各自交易所進行交易。目前上市的合約包括月度基荷合約、季度基荷合約、季度峰荷合約和以300澳元/MWh為下限的下限期貨,以現金結算。
此外,新加坡交易所在2014年上市了電力季度基荷合約,成為亞洲第一個推出電力期貨的交易所,之后又推出了月度基荷合約,均采用現金結算。

(四)全球電力市場規模
根據BP統計年鑒,2016年全球電力消費量為24816TWh。其中,美國4350TWh,中國6143 TWh,歐洲5373 TWh,澳大利亞257 TWh,新加坡51 TWh。如果按照2016年中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0.37元/千瓦時計算,國內市場規模約2.2萬億元。相比之下,中國2016年消費原油45億桶,按照即期布倫特均價60美元/桶計算,為1.7萬億元。

0 2
電力期貨合約主要特點
(一)全球主要電力期貨市場的合約均為區域性合約
電力傳輸受電網限制和距離影響,因而在交割和結算方式上與其他商品存在較大差異。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目前全球電力期貨市場主要以區域性合約為主。
美國電力期貨合約按區域可以分為PJM、MISO、ISO New England Mass、NYISO、ERCOT和Western Power(加州)六個區域;歐洲的電力期貨主要包括北歐、荷蘭、比利時、德國和英國等;澳大利亞期貨合約涉及四個地區,即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南澳大利亞和昆士蘭。

(二)每手合約大小與期限掛鉤,月度、季度合約最為活躍
按照交割期長短分類,電力合約可以分為日度、周度、月度、季度和年度合約。
美國上市的電力合約以日度、月度和年度合約為主,其中以月度合約最為活躍,單位為5MW。以日度峰荷合約為例(美國以7:00-23:00為高峰),一手合約為5MW×16小時=80MWh;月度峰荷合約(以每月22個工作日為例),一手合約為5MW×16小時×22天=1760MWh。由于每月的實際天數不同,每月合約的大小也不同。歐洲上市的電力合約以日度、周度、月度、季度和年度合約為主,以季度合約最為活躍,單位為1MW。澳大利亞包括月度合約、季度合約,以季度合約最為活躍,單位為1MW。新加坡包括月度合約、季度合約,以季度合約最為活躍,單位為0.5MW。
(三)合約設計與電力市場消費時段掛鉤,非峰荷、基荷最為活躍
由于電力商品在用電高峰期電價波動遠高于其他時段,因此按照交割時段分類,電力期貨合約分為峰荷、非峰荷和基荷等。
美國按照峰荷(Peak,16小時/天)、非峰荷(Off-peak,除峰荷以外的時段)分類,其中2016年非高峰期合約交易量占96%。歐洲、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按照基荷(Base load,24小時/天)、峰荷(Peak)分類,以基荷合約成交最為活躍。
(四)合約分為實時、日前市場,實時合約比日前合約活躍
由于電力現貨市場的日前市場價格與實時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存在差異(圖2),因此合約設計需要按實時和日前進行區分。美國期貨市場同時包括日前和實時兩種合約,實時合約較日前活躍;歐洲期貨市場以日前合約為主。

(五)期貨合約大部分采用現金結算
由于電力商品在儲存和運輸上存在諸多不便,因此目前全球主要期貨交易所電力合約大部分采用現金結算。
NYMEX在1996年最先推出的兩份合約為實物交割,但由于不活躍已退市,目前全部合約均采用現金結算。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2000年開始引入電力期貨交易,均為實物交割,但由于流動性較差,2002年取消了該期貨合約,2004年再次引入了現金結算方式的期貨合約。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電力合約也是以現金結算為主。
(六)期貨現金結算價參考電力交易中心的現貨價格,節點價格合約比區域價格合約活躍
全球主要電力期貨市場的現金結算普遍采用與電力交易中心價格掛鉤的交割方式。
美國PJM電力期貨合約的現金結算價格參考電力交易中心(PJM Interconnection,LLC)在合約月份所有相應時段提供的節點價格(LMP)的算術平均值;歐洲Nordic電力期貨現金結算價格參考Nord Pool交易平臺的系統價格(Elspot System Price);澳大利亞電力期貨最終結算價由現貨市場決定(The 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新加坡由新加坡統一能源價格(USEP)每半小時節點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決定。其中,美國電力期貨合約設計采用節點價格(LMP),交易量遠高于歐洲采用區域性的系統價格(System Price)的合約設計。
(七)具有年度、季度、月度合約和日度合約轉換交割機制
由于電力無法儲存,因此月度合約在交割期需要將持倉量平均到每日進行交割和結算。在實際操作中,美國和歐洲電力期貨市場存在一定差異。
美國電力期貨市場設計了月度合約和日度合約的轉換機制。NYMEX的每一個月度合約都有一個日度合約相對應, 1份月度合約持倉到期后自動轉化為20多份日度合約。例如,N9月度合約到期后根據持倉量轉為20多份WOR日度合約,轉化后按照日度合約規則繼續進行交易和結算。
歐洲的月度合約則直接平均到每月30天進行預交割,所以其月度合約稱為平均月度合約(Average Rate Month Future)。歐洲的年度、季度合約到期后可以轉換成月度。
0 3
國內電力市場改革進展
(一)電力行業改革歷史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經歷了電力市場化改革。這一世界范圍的改革浪潮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質量為基本目標,形成了與不同制度條件相適應的多種改革路徑和市場模式。
同期,中國也開始逐步改革高度集中的傳統計劃電力體制,并在90年代中期開始推進市場化進程。但是在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國發[2002] 5號文,簡稱5號文)確定的廠網分開等改革取得一定成果后,市場機制的探索卻一度非常緩慢,直到2015年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簡稱9號文)出臺,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才重新啟動。
根據9號文要求,本輪電力體制改革將“積極開展跨省跨區輔助服務交易。待時機成熟時,探索開展電力期貨和電力場外衍生品交易,為發電企業、售電主體和用戶提供遠期價格基準和風險管理手段”。并且,國家發改委在《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為國內電力市場化改革明確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二)國家級和各省35家電力交易中心紛紛成立,為電力期貨品種開發提供了市場基礎
隨著9號文及其相關配套文件在2015和2016年落地,電力市場化改革已進入全面深化階段。截至2017年底,全國成立了35個電力交易中心,包括北京、廣州2個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和33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覆蓋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省級電力交易中心中,依托于國網的共27家(除山西和重慶電力交易中心有社會資本參股外,其余均由國網全資控股成立);依托于南網的共6家。
全國電力交易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市場化交易體制已經基本確立,為推出電力期貨提供了市場基礎。2017年市場化交易電量規模累計已達1.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交易方式包括月度集中撮合交易和雙邊協商交易等。其中,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的市場化交易量占比最高,集中撮合交易約占總交易量的17%。
同時,為加快探索建立電力現貨交易機制,改變計劃調度方式,發現電力商品價格,形成市場化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逐步構建我國電力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7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廣東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現貨交易試點。按照通知,試點地區將圍繞形成日內分時電價機制,在明確現貨市場優化目標的基礎上,建立安全約束下的現貨市場出清機制和阻塞管理機制。并組織市場主體開展日前、日內、實時電能量交易,實現調度運行和市場交易有機銜接,形成體現時間和位置特性的電能量商品價格,為市場主體提供反映市場供需和生產成本的價格信號。
0 4
總結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電力期貨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衍生品之一,為各國規避電價波動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從目前已上市的電力期貨來看,受電力商品的特殊屬性,合約規則需要參考現貨市場的交易模式進行設計,可以分成區域、日前實時、高峰非高峰等一系列合約種類,在交割結算方式上也與其他品種存在較大差異。
2011年以來,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生產和消費國,潛在市場規模巨大。為進一步全面深化電力市場改革,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并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了35家電力交易中心,為電力期貨品種開發提供了市場基礎。
原標題:全球電力期貨市場概況及合約特點分析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