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2014:移動化是首選項目
2013年的最后一天,我們發布了2013CIO薪水調查,同時進行的還有CIO及IT部門未來一年規劃的調查,調查顯示,隨著工作地點快速地從桌面轉換為移動計算,移動技術已經成為CIO們和IT主管們關注的頭等大事。 參與
2013年的最后一天,我們發布了2013CIO薪水調查,同時進行的還有CIO及IT部門未來一年規劃的調查,調查顯示,隨著工作地點快速地從桌面轉換為移動計算,移動技術已經成為CIO們和IT主管們關注的頭等大事。
參與調查的463位CIO和IT主管中,有20%的人指出,移動技術將位于2014年重點項目的前三位,處于安全性(21%)和災難恢復/業務連續性(19%)之間。與此同時,其他IT的項目似乎是節節敗退。只有2%的調查者選擇了外包和隱私為2014年的首要項目。
BYOD備受關注
根據和參與了此次調查的IT主管們的對話,在企業內推行一項攜帶自己的設備(BYOD)項目依然是CIO們的首要計劃。 這一項目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完全實現 “隨你所想”的移動環境。他們的關注焦點與調查結果相吻合,運營效率(56%)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43%)是企業期望在2014年從技術項目中獲得的最重要的兩項業務價值。
一家大型金融機構不愿透露姓名的IT主管說, “現在, 我們的BYOD項目還處于實驗階段, 很快就將推出, 實際上只針對手機,而且只針對iPhone手機。 ”沒有選擇固定裝置,這位IT主管的企業為其60,000位員工選擇了打包式的方式。公司數據將被存儲在移動設備上公司自己的存儲容器上, 這樣金融機構就可以把類似加密和認證的功能和它打包在一起,并和個人數據獨立開來。
他說, “因為有了存儲容器, 我們覺得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方法,在丟失手機或其他東西的情況下,來保護卡片會員的數據, ”。只要設備沒有被修改系統文件,或者原操作系統還沒有被另一個版本所替換。在2014年第二或第三季度, BYOD項目也將適用于基于Android的設備。 但現在, 這個項目只是從iPhone手機開始,現實就是“非技術人員都喜歡蘋果設備。 ”
在2014年, 對于BYOD的關注,將不僅限于那些大型企業。中型企業Voice Systems Engineering Inc.公司的首席創新官Scott Kushner表示:“我們不再將它稱之為移動, 我們認為它是多設備通訊。 ”
這家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蘭霍恩的電話和在線娛樂公司,計劃在2014年推出一個“隨你所想”的移動環境,這意味著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應用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獲取任何設備上的任何數據。Kushner說:“我們正在利用響應式設計,對網站進行編碼以適應設備。你不必為智能手機和桌面分別設置一個單獨的網站, 而是使用同一個網站。它能辨認你所使用的設備,然后相應地調整尺寸。 ”
外包和隱私項目將在2014年出局
CIO們和IT主管們將在新的一年中持續開展實施移動技術, 而其他方面的項目就將得到冷遇。根據TechTarget的調查結果,隱私和外包跌倒了項目列表的最底部,只有2 %的受訪者表示,這會是2014年優先考慮的項目。
與調查者的會談表明, 外包和隱私并不能夠像移動技術和安全性一樣遍布所有行業和公司規模。堪薩斯州威奇托市的CIO Michael Maya認為隱私并不是首要關注點,因為他在公共部門內工作。但對于Anthony Peters,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家金融服務公司Burr Pilger Mayer Inc.的IT總監來說,數據隱私卻是至關重要的。Peters表示“對于我們來說,隱私項目是優先考慮的, 我認為,這取決于這位CIO來自于哪個行業。 ”
外包似乎也遵循類似的模式。對于Voice Systems Engineering公司的Kushner而言,外包項目在2014年將是主要的戰略舉措。“擁有一定比例來自[企業]外部的員工也是有價值的 , ” Kushner說。 “它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用來滿足企業的高需求,幫助我們獲得那些企業內部沒有的資源。 ”
他說,這也給企業創造了,注入新的,潛在的創新思維的機會。此外,作為一個中端市場企業,只有一個小規模的IT部門,完全在內部培養這樣的專業技能也是不現實的。“我不知道確切的百分比是什么,但我們很可能轉換到一個80/20模式,在這其中我們的資源池的20%來自于外部”。
也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規模很重要。 根據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要求匿名的IT主管所言,大型金融機構則傾向于更多的內包。
Kushner說: “我們開始采用敏捷方法和Scrum軟件開發 ,依靠小型團隊來快速構建產品和迭代工作的策略。 通過把資源匯集并引入, 我們更加高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可以控制我們的成本。 ”
此外,雖然外包曾經是一個節省成本的措施,它也同時具有自我限制性。那些具有扎實的技術技能的人員被提拔上來,并進入管理崗位,任務被打散,然后被分到其他地方進行,最終造成了“知識上的空白, ”
Kushner表示:“從長遠來看,企業不能持續這樣,因為你需要從內部開始完全構建這樣的知識,不斷犯錯,不斷成長, 你是無法通過外包,在企業外部構建這樣的知識并達到這一點的。 ”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