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
以從大數據中挖掘大價值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大數據應用論壇于2013年7月21日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陽光大廳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CIO班教務辦公室主辦,北達軟
里等,那么產生的數據就更大了。飛機的汽輪機產生的數據是Twitter的七倍,例如波音787,它每一個飛行來回可產生TB級的數據,美國每個月收集360萬次飛行記錄;監視機隊25000個引擎,每個引擎的數據一天產生588GB;空客380軟件有10億行,每30分鐘產生10TB的數據;風力發電機裝有測量風速、螺距、油溫等多種傳感器,每隔幾毫秒測一次,用于檢測葉片、變速箱、變頻器等的磨損程度;一個具有500個風機的風場一年會產生2PB的數據。這些數據用于預防性維護,可使風機壽命延長3年即達到18年,每年每風機的成本將降低17%。根據上面監測的統計,今天所有企業的信息存儲總量已達2.2ZB,未來幾年將年增67%。
大數據的應用很多,比如淘寶,通過采集淘寶網上成交額比較高的390個類目的商品價格來搞出淘寶的CPI,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更早的預測到經濟狀況。為什么?國家統計局統計的CPI主要根據是剛性的物品;比如食品,經濟好、經濟不好,人們都要吃飯,因此差別不大。可是淘寶上都是買化妝品、電子產品、服裝,經濟不好就會少買,因此淘寶CPI更能反映價格走勢,一般來講比我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能提前一個月到半個月預測到走勢。中央首長到了淘寶看了以后就說“你們每天把淘寶的CPI送到中南海”。最近經濟情況的下行壓力很大,很多中小企業貸款很難,因為他們沒用擔保。阿里公司根據在淘寶網上中小公司遭遇的狀況,篩選出財務健康、誠信企業,不要他們擔保,阿里放貸300多億元,壞賬率僅0.3%。去年公布的四大商業銀行壞賬率是這個數字的13倍。商業銀行是有擔保的,而阿里沒有擔保。
Google把5000萬美國人頻繁的搜索跟美國疾控中心流感數據進行比較,一個地方發生流感肯定有很多人在網上搜索這些詞匯,因此根據這些詞匯出現頻率可以判斷這個地方出現流感,Google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出現時,它比美國疾控中心提前幾個月發布公告。Google前雇員創辦了Climate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并與各地的農業狀況、土壤狀況關聯起來,尚有需求的農場主說“誰問我明天種什么能賺錢,我告訴你,如果我說錯了,我的賠償要比保險公司還要更高。”到現在為止,據說他們從來還沒賠過,不像我們國家的農民只是根據簡單的判斷,今年豬肉貴了,明年大量養豬,明年豬肉就便宜了,然后年豬肉又貴了。所以農業上的大數據應用是很有幫助的。
第二,大帶寬發展趨勢。大數據必然驅動大帶寬,這是全世界國際互聯網干線的流量狀況,根據美國的預測顯示,2010年比2009年全世界的數據量增長了62%,按這個推斷,10年國際互聯網流量要增長1000倍,美國自身的互聯網流量也是10年增長1000倍。這個曲線是全世界骨干網的流量,無論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其他危機互聯網,流量都不受影響,依舊保持高速增長。首先是光纖瀏覽,早年的是模擬的頻分復用,90年代開啟了光纖復用,當時叫數字的時分,TDM,當時一對光纖傳2.5GB的三萬電話電路;波分復用,一對光纖不僅僅可以傳一個波長,可以同時傳輸多個波長,叫做波分復用。一對光纖在工程上已經傳送1.6TB,相當于2000萬電話電路。光纖通信雖然還可以采用更多的光纖技術,做到一對光纖傳輸16個TB,兩億電話電路。當然隨著干線容量增加,我們希望系統更靈活,所以光互聯網就出來了。總之,光纖傳輸能力十年擴大1000倍,目前來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現在光纖光纜成本很低,中國生產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同時也消耗了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10年前中國的翻新光纖一公里賣到兩千多人民幣,去年報價是53元一公里光纖,現在光纖比面條便宜,極大地支撐了寬帶化發展。可以看到,95年的時候數據總容量比較小,只有2.5G到10GB,波分數量也只有8到40個。到2010年可以看到,信道單波長已經做到100G,信道容量做到15個、50個波長。到2020年單波長要做到1T,總容量還會增大。右下角的圖是中國聯通169的網絡,可以看到它每年都在擴容、增長。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運營商還要大量的增加光纖容量。
另外,不單是干線容量增加,我們也希望用戶節路帶寬增加,所以新的運營商會推動“光纖到戶”,實際上“光纖到戶”是廣義的,并不真正是’光纖到戶”,而是光纖到大區
大數據的應用很多,比如淘寶,通過采集淘寶網上成交額比較高的390個類目的商品價格來搞出淘寶的CPI,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更早的預測到經濟狀況。為什么?國家統計局統計的CPI主要根據是剛性的物品;比如食品,經濟好、經濟不好,人們都要吃飯,因此差別不大。可是淘寶上都是買化妝品、電子產品、服裝,經濟不好就會少買,因此淘寶CPI更能反映價格走勢,一般來講比我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能提前一個月到半個月預測到走勢。中央首長到了淘寶看了以后就說“你們每天把淘寶的CPI送到中南海”。最近經濟情況的下行壓力很大,很多中小企業貸款很難,因為他們沒用擔保。阿里公司根據在淘寶網上中小公司遭遇的狀況,篩選出財務健康、誠信企業,不要他們擔保,阿里放貸300多億元,壞賬率僅0.3%。去年公布的四大商業銀行壞賬率是這個數字的13倍。商業銀行是有擔保的,而阿里沒有擔保。
Google把5000萬美國人頻繁的搜索跟美國疾控中心流感數據進行比較,一個地方發生流感肯定有很多人在網上搜索這些詞匯,因此根據這些詞匯出現頻率可以判斷這個地方出現流感,Google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出現時,它比美國疾控中心提前幾個月發布公告。Google前雇員創辦了Climate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并與各地的農業狀況、土壤狀況關聯起來,尚有需求的農場主說“誰問我明天種什么能賺錢,我告訴你,如果我說錯了,我的賠償要比保險公司還要更高。”到現在為止,據說他們從來還沒賠過,不像我們國家的農民只是根據簡單的判斷,今年豬肉貴了,明年大量養豬,明年豬肉就便宜了,然后年豬肉又貴了。所以農業上的大數據應用是很有幫助的。
第二,大帶寬發展趨勢。大數據必然驅動大帶寬,這是全世界國際互聯網干線的流量狀況,根據美國的預測顯示,2010年比2009年全世界的數據量增長了62%,按這個推斷,10年國際互聯網流量要增長1000倍,美國自身的互聯網流量也是10年增長1000倍。這個曲線是全世界骨干網的流量,無論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其他危機互聯網,流量都不受影響,依舊保持高速增長。首先是光纖瀏覽,早年的是模擬的頻分復用,90年代開啟了光纖復用,當時叫數字的時分,TDM,當時一對光纖傳2.5GB的三萬電話電路;波分復用,一對光纖不僅僅可以傳一個波長,可以同時傳輸多個波長,叫做波分復用。一對光纖在工程上已經傳送1.6TB,相當于2000萬電話電路。光纖通信雖然還可以采用更多的光纖技術,做到一對光纖傳輸16個TB,兩億電話電路。當然隨著干線容量增加,我們希望系統更靈活,所以光互聯網就出來了。總之,光纖傳輸能力十年擴大1000倍,目前來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現在光纖光纜成本很低,中國生產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同時也消耗了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10年前中國的翻新光纖一公里賣到兩千多人民幣,去年報價是53元一公里光纖,現在光纖比面條便宜,極大地支撐了寬帶化發展。可以看到,95年的時候數據總容量比較小,只有2.5G到10GB,波分數量也只有8到40個。到2010年可以看到,信道單波長已經做到100G,信道容量做到15個、50個波長。到2020年單波長要做到1T,總容量還會增大。右下角的圖是中國聯通169的網絡,可以看到它每年都在擴容、增長。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運營商還要大量的增加光纖容量。
另外,不單是干線容量增加,我們也希望用戶節路帶寬增加,所以新的運營商會推動“光纖到戶”,實際上“光纖到戶”是廣義的,并不真正是’光纖到戶”,而是光纖到大區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