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中國機會
云計算的精準服務或將解決中國企業分布散、信息化水平低的老問題。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 孫宏超 云計算背后的經濟屬性注定了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使得社會生活與商業活動工業經濟時代迥然
云計算的精準服務或將解決中國企業分布散、信息化水平低的老問題。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 孫宏超
云計算背后的經濟屬性注定了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使得社會生活與商業活動工業經濟時代迥然不同。
近年來,隨著概念的不斷普及和推廣,云計算的巨大商業潛力正在不斷地被展現出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稱,2011~2015年期間,公有和私有云計算服務上的支出將在全球創造近1400萬個工作崗位,其推動的IT創新預計每年會帶來1.1萬億美元的新業務收入。在國內,這項全新的模式日益受到追捧,許多企業開始利用云計算降低傳統IT服務的成本和復雜程度。換句話說,云計算正在為實現IT更加簡化并提高速度而尋求良藥。在云計算的技術和業務雙重驅動的影響下,中國企業在云計算浪潮中扮演的角色尤為讓人關注。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IBM全球聯盟新興國家集團云計算總經理寇衛東博士。

CEI:云計算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
寇衛東:云計算能為一個企業帶來嶄新的消費模式和交付模式。從消費模式方面講,企業的IT需求不必再通過購買IT硬件設備和軟件來滿足,企業可以從云計算提供商那里租賃所需的IT資源來滿足自己的IT需求。從交付模式講,企業不必再像在云計算出現之前的IT技術那樣,建設一套軟硬件基礎設施,加上機房等配套的物理建設和電力資源,而是可以通過網絡從云計算提供商那里獲取所需的計算和企業應用資源。云計算可以推動、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同時也促進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現。
CEI:有資料顯示,云計算在技術方面并沒有太新的突破,主要是把原來的一些技術整合成新的商業模式,這種說法正確嗎?
寇衛東: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確。在云計算出現之前,軟件基本上是在同一臺機器上運行。現在卻是在云的資源池上運行。環境不同,需要提供的技術支持也就不同,所以并不能說一點新東西都沒有。云計算是一步步成長發展到現在的,并沒有一個突然出現的新技術,而是通過原來技術的逐步發展整合而成。雖然目前云計算還有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但是說云計算在技術方面沒有新突破卻是以偏概全。
CEI:為什么說云計算是中國的機會?
寇衛東:IT的集中化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中國很多企業都想做IT的集中管理,但利用傳統的IT實現集中管理,投資大、見效慢,困難很大。云計算能重新打造產業鏈,產業上下游的企業都會因為云計算而重新洗牌,對于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區域來說,云計算能夠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一個旅游發達的城市如何打通產業鏈,或者說盛產煤炭的山西甚至可以通過云計算打造一個全國的行業聚集地。
對云計算來說,中國企業分布散、信息化水平低等特點恰恰是機會,因為云計算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可以不分地域、規模而提供IT服務。通過云計算企業可以得到它需要的IT服務。
云計算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機遇,我們不再像國外企業一樣從頭開始打造企業的IT系統了。我們可以和它們一樣,利用云計算提供的IT服務滿足企業的IT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CEI:中國云計算面臨的挑戰和在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寇衛東:云計算中心有成千上萬的服務器和各種硬件設備,電力消耗非常巨大。云服務是通過網絡來提供的,而網絡速度、網絡7x24不間斷服務、網絡的可靠性對云計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云計算中心服務千家萬戶,一旦宕機,影響非常大,社會成本不可估量。如何保障云計算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總而言之,電力消耗、網絡的可靠性、安全性都是中國云計算所要面臨的挑戰。但從現在來看,云計算最大的挑戰是消費者需要時間去接受新的技術。任何新技術的推出都會有一個被民眾接受的過程。上世紀80年代,我去北美留學,那時候銀行卡已經大范圍推廣了,但還是有一些人喜歡去柜臺排隊,認為只有人與人面對面的交付才安全。所以云計算也需要這樣一個過程才能被接受。一項新技術如果能帶來好處,早晚是可以大范圍推廣的,屆時公司和個人都將在云計算大潮中得到利益,所以云計算最終是會普及的。
CEI:什么樣的企業將在云計算大潮中得到充分發展,又有什么樣的企業會受到沖擊?
寇衛東:云計算只是一個戲臺,想唱什么樣的戲還得看企業本身。每個企業的商業模式都不同。只有對云計算進行深刻理解,把云計算和自己的商務模式很好地結合,才能在云計算大潮中找到機會。Facebook、Saleforce、Google、Amazon、Twitter等一大批企業通過云計算成長起來,其中最典型的Saleforce,年收入從2002年的2200萬美元成長為2011年的19.4億美元;僅從2009年初,其股票從25美元漲到今年的160美元左右,漲幅就達6.4倍。與之相反,Blockbuster是一家傳統的視頻租賃公司,2004年年收入就高達60億美元,但一家基于云計算的視頻服務公司Netflix在短短幾年就發展成為在北美有2000萬用戶的云計算公司。這樣強烈的沖擊和競爭讓Blockbuster在2010年夏天不幸倒閉了。
CEI:從目前云計算的發展來看,主要還是一些大型企業、國有企業、政府接受云計算概念比較快,如何能夠快速地讓中小企業參與到云計算中來?
寇衛東:政府必須要繼續加大對云計算的支持力度,小企業不可能自己做云計算,必須要把資源整合到公信力比較好的云計算中心。國外在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由大企業出面建立,但因為國內企業信用建設方面和相關體制的缺失,所以國內還是要以政府推力為主,這樣才能讓中小企業更容易參與到云計算中。
CEI:政府對云計算的支持是否還不夠?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方面,政府是否動作慢了一點?
寇衛東:目前國家對云計算產業非常支持,但大多數停留在建立數據中心的階段,后面的運營階段是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正在摸索和探討怎么樣去做這方面的工作,因為政府不可能直接去運營云計算中心,必須尋找專業的云計算運營團隊,這是需要時間的。
由于云計算本身模式還沒有發展到完全成熟,所以無論是國內和國外都還在一個規章制度制定的過程中,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也會不斷發展。
CEI:隨著云計算的普及,這項服務未來是否會和水電一樣成為市政建設的一部分?
寇衛東:我們經常會用水電給云計算做比喻,這是因為雙方有共通之處。但云計算和水電還不完全一樣。這是因為水電并沒有數據的屬性,同樣大小的數據卻含有不同的價值,這是無法度量的。云計算會成為市政建設的一部分,這會以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的模式實現,一些涉密或者政策方面的放在私有云上,而公有云上則可以是政府對市民和企業提供的公共服務。
CEI:數據的私密性是否會造成人們對云計算安全性的懷疑?
寇衛東:還是用銀行來舉例,最開始民眾對自己存放在銀行的資產并不放心,云計算也是一樣。我們可以通過觀念更新、技術手段和法律法規三個方面來對云計算的安全性進行更多的保障。這就督促技術人員更多地開發云計算相關的安全技術,也督促政府更快地出臺關于云計算數據保護的法律法規。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