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和利潤增長不矛盾
的確,從歐洲2月的極寒天氣到“世界之巔”冰川的加速融化,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品嘗”著由過去不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果實”。幸運的是,人類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了。
一方面,國際氣候談判始終能夠在每年會議最后關頭達成共識;另一方面,作為減排“主力軍”的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在下一輪“經濟搶跑賽”中的作用。
“企業作為節能減排的實施者,就像‘細胞’一樣影響著整個‘氣候基因’,因此企業應當爭做節能減排先鋒,降低‘氣候基因’突變的可能性。”Jim Gradovill對本報記者說。
但事實上,仍有很多企業也擔心節能減排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由此而影響企業利潤的增長。
Jim Gradovill作為WWF的中國區首席代表一直關心著企業的綠色成長之路,這也與他之前多年的政治和商業工作背景有關。
他告訴記者,其實節能減排和利潤增長并不矛盾,只是短期和長期的問題。“綠色經濟”效益并不會立竿見影。但從長遠來看,‘綠金’必定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WWF碳減排先鋒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我們愿意聯手企業一起打消顧慮,迎接下一輪的經濟增長點。
碳減排先鋒行動是WWF與業界領先企業間的一種前沿合作項目,合作目標是促進企業自愿實施進一步的能源節約及CO2減排行動。
28家跨國企業加入自愿碳減排計劃
《21世紀》:近年來,WWF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節能減排。那么作為一家致力于保護大自然生物多樣性的NGO,為什么要關注商業領域的碳減排呢?你認為和公司合作的意義是什么?
Jim Gradovill:2003年,英國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
2006年,英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又首次將環境和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其發布的《斯特恩報告》(Stern Review)更是把“低碳經濟”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因此,這使得我們看到了未來是屬于低碳的。
正是如此,我們目前開展了碳減排先鋒計劃來幫助企業節能減排。我們的初衷就是激發企業去思考環境與商業之間的關系,使企業處在低碳經濟轉型的前沿。WWF愿意和企業一道去節能減排,最終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平穩“著陸”。
另外,通過和企業合作,可以促成一個節能減排商業網絡的形成,其意義就在于給更多的企業提供一個分享節能減排經驗的平臺。
《21世紀》:WWF和企業合作的關系是什么?怎么幫助企業碳減排呢?選擇合作方的標準是什么?已經有哪些行業參與了自愿減排項目?
Jim Gradovill:WWF和企業合作關系完全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之上。
首先企業要有碳減排的意愿,在此基礎上和WWF簽定碳減排意向書;然后再由獨立第三方對企業進行評估并制定出相應的碳減排目標;接下來則是由第三方專家對減排企業進行監督,并保證企業減排工作順利進行。
WWF只是給企業提供一個平臺,提供計劃和策略幫助企業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并沒有一些強制性措施。如果企業達不到制定的減排目標,并不會面臨一些懲罰性措施。
我們按企業減排自愿性強度選出一些行業里面的領頭企業,然后雙方再進行合作。我們希望他們通過努力成為各行業碳減排的模范,促進各行業的碳減排發展。其實,這也是我們重要的選擇標準。
目前總共有28個跨國企業參與了碳減排先鋒計劃,其中涉及12個行業包括水泥、鋼鐵、汽車制造、建筑、零售、造紙、酒店、IT、醫療保健、通信、物流和電子等。
《21世紀》: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高消耗、高排放的大國來講,就碳減排而言,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那么,目前和中國企業合作的怎么樣呢?
Jim Gradovill:目前在中國尚沒有正式合作對象。不過近期已經與中國的一些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開展了接觸工作,其中包括了金融業和ICT等行業。但真正污染環境的碳排放大戶如鋼鐵、煤炭等行業并沒有參與到合作中。我想這也是我們需要在中國有所突破的地方。
中國“十二五”屬低碳時代
《21世紀》: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許多環境問題,因此政府制訂了中國低碳道路。你怎么看中國的低碳發展?
Jim Gradovill: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大量積極的措施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五”計劃中,中國提出了能源和碳排放強度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必定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良好時機,確定的大方向、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以及政府的強執行力都是促進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最好的動力。與歐洲國家相比,這是中國的優勢。
由于歐債危機,歐洲當前解決的是失業率居高不下和歐元救市問題。因此,歐洲各國政府近來大力削減新能源發展的資金,歐洲各政府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值得質疑。
《21世紀》:您認為在中國企業節能減排有什么困難?
Jim Gradovill:一方面,中國企業環保意識是非常弱的,并且“短視”節能減排的作用。企業擔心的是前期投入成本的問題,而沒有考慮到后期的“綠色”盈利。另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在中國并不很健全,在法律上并沒有給企業一個約束。第三,企業節能減排的運作并不透明。國家層面雖然有一個大的計劃和目標,但指標分配到企業后,誰來監督企業的節能減排的實施,企業究竟排放量是多少,實施效果又是怎么樣的,這些都是有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21世紀》:您對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Jim Gradovill:作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大污染排放國,中國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要下狠功夫。第一,中國應該進一步提高能源的有效性利用,以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第二,應該進一步開放市場,并且建立好一套良好的配套措施比如環境監督體系。第三,讓企業節能減排透明化。

責任編輯:何健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