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華:新能源不應是去產能對象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6億千瓦,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700萬千瓦,約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的70%左右。目前,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首位。然而與此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6億千瓦,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700萬千瓦,約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的70%左右。目前,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首位。
然而與此同時,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電力需求有所下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領域仍存在大量棄風、棄光、棄水的現象,新能源在部分地區甚至成為去產能的對象。2016年在甘肅、新疆等棄風較為嚴重的地區,棄風率高達近40%,棄風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
這種“去產能”顯然有悖于低碳發展的大趨勢。2016年4月簽署的《巴黎協定》提出加速全球低碳發展進程,明確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實現碳中和。作為負責任大國和該協議的締約國,中國明確提出到2020年,碳強度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為此,中國制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
據筆者觀察,新能源在我國的發展阻力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可再生能源上網難。中國電力體系由電力總公司負責管理。可分布式能源——特別是風能,發電不穩定,易對電網產生波動,并網需要配套建設調峰電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供電成本。而且,中國風力資源集中的地方,大都遠離負荷中心,本地市場難以消納,須實施跨區輸電。
二是政策性障礙。一方面,我國傳統能源體系是自上而下的,能源從生產到傳輸,須通過電網再分類。另一方面,以央企為主的風電企業,不僅利潤不歸地方政府,還享受較多的稅收優惠,給地方帶來的經濟拉動不如火電等化石能源。
三是能源服務嚴重缺位。分布式能源服務相對個性化,定制服務成分較高,而中國整體上沒有能源服務的大體系,能源服務方式相對單一。
為此,應從兩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進一步修改《電力法》。當前的《電力法》在2015年經歷第二次修訂,曾為電力行業發展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但仍有落后于時代之處。應從鼓勵發展分布式能源、微電網的角度加以調整,進一步改革自上而下的傳統能源管理模式。
二是調整電力管理部門和能源型央企的功能和定位。把可再生能源生產及分布式能源建設作為電力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能,把能源型央企的定位從經營能源轉為擴大供給和優化配置,打通能源生產鏈和供應鏈。
需要認識到,能源革命乃形勢所迫,是殘酷且痛苦的,不可避免會帶來傳統構架上的傷筋動骨,利益格局的分割和重組。(作者是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整理自作者在“零碳發展研究院”掛牌儀式上的講話)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