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六堂: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超過互聯網
今天,能力君為大家請來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龔六堂先生,看看他對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持怎樣的觀點。Q&A《國家電網》以傳統化石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清潔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
今天,能力君為大家請來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龔六堂先生,看看他對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持怎樣的觀點。
Q&A
《國家電網》
以傳統化石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清潔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戰略價值?
龔六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當前,全球社會面臨能源安全、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是,加快能源革命,推動能源生產、消費向著清潔和低碳的方向轉變。國家電網公司倡導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引起相關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這是對國家戰略的深入貫徹,也為今后實現清潔、安全、高效、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和利用,指出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實現未來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帶來許多新的挑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這說明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新時期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方向。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上升,中國提出包括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內的國家戰略,說明我們是有能力和意愿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新倡議和新貢獻。
《國家電網》
從宏觀領域出發,您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會產生哪些影響?
龔六堂: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從國內來看,全球能源互聯網與物聯網、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將帶動國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動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釋放創新活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廣闊空間和發展平臺,從而帶動商業模式、體制機制、產業結構的創新和調整升級。
從世界范圍來看,全球能源互聯網必將給處于緩慢且脆弱復蘇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新的動力。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隨著大量投資拉動,一些能源資源富庶的地區和國家,通過能源互聯網將本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而能源貧瘠的地區同樣可以利用網絡優勢,降低能源開采和利用成本,從而在參與世界分工和競爭中,贏得更多比較優勢。另外,隨著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電力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帶動相關產業升級以及人員就業,不僅對世界經濟增長起到有力地促進作用,還是改善和緩解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預見,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甚至要超過互聯網。
《國家電網》
實現全球能源互聯必然需要全方位的加強國際合作,也必然會對現有的國際能源合作體系提出新的要求。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龔六堂:
全球能源互聯網目標是將能源遠距離地在國與國、區域與區域、洲際與洲際之間安全、高效、清潔地傳輸,進而統籌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資源的開發、配置和利用。因此,加強不同國家和地域之間的能源合作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基礎。
以美國為例。由于存在時差的關系,美國人在休息的時候,中國人在工作。而中國人休息的時候,美國人在工作。時差導致了人們自然生產和生活的差異,也使得不同國家和地區間電能需求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全球范圍能源資源配置,就可以改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形成能源的互補,從而構建新的全球能源合作體系,實現能源的相互依賴和緊密合作,化解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成為維系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國家電網》
經濟新常態下,結構性產能過剩是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于化解產能過剩有怎樣的意義?
龔六堂:
產能過剩成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挑戰,這已經是社會共識。產能過剩影響了企業利潤、工業發展、財政收入以及社會就業等,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的全局。所以,去年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首便是化解產能過剩。
當然,從總體上看,產能過剩并不是絕對性的產能過剩,而是技術升級、結構調整的產能過剩。不少過剩產能是技術落后或者對環境有破壞的,所以沒有市場了。
能源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傳統化石能源領域如煤炭、石油等產能過剩、能源結構不合理比較集中。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國內鋼鐵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3.2%和8.2%。面對產能過剩,有效的應對辦法之一是把產能優化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對接,大力培育和激發經濟增長內生新動力。
例如,可以結合不同區域戰略的實施,優化高耗能產業和能源開發布局,西部地區提高能源就地消納比例,東中部地區加快高耗能產業轉移,降低對遠距離能源輸送的依賴。同時,依靠特高壓技術,推動能源協同發展和互補利用,大幅提升水、風、光等清潔能源在能源總量和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依靠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國內不同區域甚至國外實現能源資源的再配置和再優化。
《國家電網》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
龔六堂: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項集能源技術變革、政策措施完善、生產消費模式與價值觀轉變的巨大系統工程,涉及能源產業與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從多方面做好準備。
首先要有全球化的視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絕不是一個國家的任務,而是需要依靠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加強各國和地區緊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
其次要吸引全球社會資本。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累計投資達上50萬億美元,這么大量的投資僅靠國家和企業是不夠的,還應當鼓勵和吸引全球社會資本參與和支持,甚至直接到國外進行融資。可以借鑒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思路,成立一個由政府、銀行、企業等各方資本組成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基金,吸收更多的社會資金進來,將基金的規模變成兩百億、兩千億美元,甚至更大,為后期建設提供資金、技術等合作支持。
三是要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資源稟賦、電價水平的差異性,以及時區差和季節差的存在,決定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顯著的經濟性和競爭力,蘊含巨大的商業價值。構建面向投資者、消費者和市場其他參與者都能獲得合理收益和回報,必須要創新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提供各種解決方案。
最后是防范風險。如果國與國之間出現沖突,不排除一國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控制另一個國家。所以,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在國際社會形成共識,這不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國家電網》
全球能源互聯網未來是否形成一個新的生態圈?
龔六堂:
全球能源互聯網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首先它會激發和改變一個人的消費習慣和方式。過去燒柴做飯、燒煤取暖,后來慢慢變成燃氣和電能。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為人們帶來更多充足的電能,也必然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例如,用電的智能化、電動汽車出行,甚至每個家庭都可能成為一個發電廠。另外,它還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去年曾去日本一家企業考察時發現,工廠只需要一個控制終端或是機頂盒,就能控制加濕器、空調、電動窗簾等所有電器。同時,通過控制終端的耗能分析,企業能及時清晰地了解一天24小時中不同電價時段的用電比例,從而幫助企業合理用電,節約電能。當然,這個技術在中國很多地方也將可能實現。
隨著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不斷深入,用戶的用電生活將實現智能化控制,作為電網的供應和輸送也正逐步實現清潔、綠色能源的開發、輸送,最終實現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每個家庭用電可能來自于北極地區的風電,也可能是赤道的太陽能發電。這無形中就形成一種新的生態,更加智能、環保、便捷的用能方式將吸引更多的用戶,成為能源消費的主流。
《國家電網》
如果您正在講授全球能源互聯網課程,您會給學生們說點什么?
龔六堂:
全球能源互聯網會改變未來世界,也會改變國家的經濟動態和未來。今年,光華管理學院將成立能源經濟研究所,這是我們今后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我們學院有不少從事能源領域的學生。我希望告訴學生們,互聯網正在擁抱傳統產業,這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改變,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歡迎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加入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浪潮中,參與改變,見證歷史。
大咖簡介
龔六堂
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應用經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政策、公共財政、經濟增長和動態經濟學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基金。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