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朝霞:開門辦市場 貢獻出電力改革廣東經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決定》一共15個部分60條,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其中7次提及能源行業,明確提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為電力市場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日,南方網、粵學習記者專訪華南理工大學荊朝霞教授,圍繞廣東電力市場改革展開暢談。
“電力市場改革,牽涉到千家萬戶,要讓老百姓懂得我們這個市場,通過競爭去更好地引導資源配置,還原電力最真實的商品價值。”荊朝霞教授說道。
荊朝霞是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副院長,長期進行電力市場方面的研究。她在廣東電力現貨市場組織、調度、電價計算、結算機制、調頻出清及調度機制等方面提出不少創新方法,是廣東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幕后功臣之一。
“電力市場需要發揮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引導長期的投資優化。”荊朝霞認為,電力市場承載了很多社會屬性,需要政府進行引導和幫助,讓企業通過實時電價合理優化電力資源,從整體上降低生產成本,最終使全社會獲益。
對話荊朝霞:
市場化不是為了降價
而是通過競爭引導資源配置
問:跟您請教一下怎樣更通俗地理解“電力現貨市場”這一概念,它對我們生活生產有什么影響?
荊朝霞:“現貨市場”的核心就是現貨。簡單來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們到商場里面買東西,你把錢交給他,他把東西給你,這就是現貨。
而電力市場中我們的交易物是電,電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真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必須稍微提前買,因此我們把比較接近實時交易的電當做現貨。“電力現貨市場”就是接近實時交易電的市場。
在中長期市場沒有現貨市場以前,我們每個月才會有一個價格。而在有了現貨市場后,時間進一步縮短到每個小時有一個價格,而且不同的電廠在不同的節點接入電網都會有不同的電價,也就是產生了一個分時、分地點以及更加精細的電價。
至于影響,一方面,電價變得實時波動了,用戶不調整用電習慣可能會導致用電成本變高;另一方面,用戶可以利用電價差來降低用電成本,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實時電價合理調整優化電力資源,繼而降低生產成本,全社會都可獲益。市場化的目的不是一定要降低電價,而是競爭去更好地引導資源的配置,還原電力最真實的商品價值。
問:您認為什么發電主體適合進入電力現貨市場?
荊朝霞:理論上所有類型的電廠都可以和應該參與電力市場。目前,廣東電力市場采用的是集中式電力市場模式,其特點就是讓在現貨市場中的所有電廠全電量進入市場競爭,從而實現整體資源的最優配置。
當然也有一些電廠因歷史遺留、社會成本和服務缺失等原因導致暫不適應當下電力市場。這就需要政府與市場協同合作,打造“混合電力市場”來發揮作用,讓所有的電廠去參與市場競爭,實現電力市場的多元化。同時,政府在中長期市場還應通過一些政府授權的差價合約和容量補償的機制等,反映市場潛在價值和特殊目標,讓市場主體自由地參與中長期市場。
開門辦市場
奠定廣東電改引領地位
問:為什么廣東可以在全國率先啟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相關探索?
荊朝霞:廣東在這輪電力體制改革中是走在前列的,為什么會有這個地位呢?首先,改革改革,改的是解除管制和放松管制,這就需要政府出力。而廣東是非常主動與開放的,一方面主動協調和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市場建設,積極引導完善市場機制;另一方面廣開言路,兼容并包。每一次做電力市場規則的修訂,都會邀請各行業的專家,還有各市場主體,來發表意見。開門辦市場,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市場的運營機構,包括電網公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解除管制后,我們就要加強競爭,關鍵就在于打破壟斷,也就是打破電網的壟斷。廣東電網作為被改革者,不但沒有阻撓,反而力扛重任,主動組建改革專班,制定相關規則,并從行業角度探討最佳方式,在改革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這也引領了電力行業的所有市場主體積極為改革出謀劃策,打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此外,電力市場是非常復雜的,我們怎么去報價、怎么出清、怎么結算都需要設計,一定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來去研究,這個過程中市場規則需要不斷地去適應,那么政府和市場運營機制能否及時聽取采納,也非常重要。
尊重市場邊界
探索首創“廣東經驗”
問:您認為廣東的電力現貨市場有什么特別?有哪些“廣東經驗”可供全國其他電力現貨市場借鑒?
荊朝霞:廣東主要是受端電網地區,很大一部分電是從西電等途徑送過來的,所以在電力市場設計中要受限于邊界條件,設計空間會更小、設計難度更大。
廣東市場有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要尊重各種市場邊界和各種歷史電價的現狀,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資源研究配置,尋找市場化的解決方案。比如廣東在早期的時候首創采用價差競價模式,就是按照你在原來核定電價基礎上變化多少,根據這個價差,就是降價的幅度去競爭,讓這個市場能夠快速運作起來。這種做法在國際上也是沒有的。
還有廣東首創的“逐日盯市”動態履約風險防控體系,在信用額度的計算、保證金的收取等方面做了許多的創新。第一個是通過逐日盯市去計算主體在交易中造成的風險進而調整保證金的額度,更好地控制風險。第二個是采用多市場結合的方式計算額度,降低市場主體的信用管理的成本,把信用管理真正還原到結算的風險控制中。
打造混合電力市場
引入發用雙邊競價機制
問: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已轉入正式運行,您認為下一步可以從哪些方向繼續發力,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貢獻力量?
荊朝霞:第一個方面是政府和市場協調打造混合電力市場體系。電力市場承載了很多的社會屬性,需要政府的干預和幫助。我們的基本的理念就是在現貨市場里面盡量讓市場發揮作用,盡量減少政府干涉,有利于市場主體主動參與市場調節之中。政府要考慮的就是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協調和市場的平穩發展。
第二個方面是通過市場來引導長期的投資規劃,包括發電的投資和輸電投資。比如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儲能這類資源,他們的特點就是固定成本多,變動成本低,只根據短期成本來引導優化是不行的。所以,未來我們要加強研究,正確引導不同類型的發電投資,得到一個更加合理的電源比例,然后促進電源、電網以及儲能等多種資源的協調發展。
第三個方面是可以在日前市場里引入發用雙邊競價的機制。因為目前發電側是報量報價,而用戶是只報量不報價。如果用戶也能參與價格申報,由雙方形成價格,就能讓用戶側更好地參與日前市場。這些機制都是需要我們去不斷探索和創新的。
人物簡介:
荊朝霞,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電力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電力市場、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調度等方面的研究。現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市場專委會/青年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廣西、海南等多個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委員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力》編委。發表論文200余篇,主持各類科技和教學項目50余項,2023年獲廣東電力科學技術獎人物獎“杰出貢獻獎”。
原標題:荊朝霞:開門辦市場,貢獻出電力改革廣東經驗

責任編輯:雨田
-
張傳名|光伏的春天有多長?
2024-05-08光伏的春天 -
武鋼:風電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傳名|光伏的春天有多長?
2024-05-08光伏的春天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武鋼:風電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