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紅:呼喚信息時代的亞當 · 斯密
偉大的經濟學家、偉大的經濟學理論,都是偉大的經濟實踐的產物。現在我們急于想知道的是,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又揭示了什么樣的經濟實踐大變革,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學家?
工業社會經濟學的終結
凱恩斯之后,“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理論日益成熟,幾乎到了完美的地步。用克魯格曼的話說,“在現實世界中,經濟學家們相信事情已盡在掌握”。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盧卡斯2003年甚至宣稱:“防止經濟衰退的核心課題已經攻克。”但到了2008年,這一切都滑稽得近乎殘酷了。
到底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對于2008年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經濟學家們歷數寶典進行了探究,流動性過剩似乎成了最好的解釋。但問題顯然并不是這樣簡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經濟實踐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的經濟學理論有很多地方已經不適應了。
迄今為止的經濟學理論都是基于工業時代的經濟實踐,而現在人類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實踐變革。正如工業技術革命促成了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樣,信息技術革命正推動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用工業經濟理論解釋和引導信息經濟發展,自然就顯得捉襟見肘,漏洞百出。可以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宣布了工業時代經濟學理論的終結。
信息時代呼喚全新的信息經濟理論
前此的經濟學研究中也有過關于信息經濟的研究,也產生過大量的理論著述和信息經濟學家,但那些研究并沒有脫離傳統經濟學的范式。至于有人認為信息經濟學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基本成熟,就不單單是一種誤解,簡直就是大錯特錯了。如果仿照工業革命的階段劃分方法,以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標志,信息技術革命開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46年。但真正能夠稱得上革命性的變化還得從互聯網的商業化開始算起,至今也只有20年多一點的時間。正是由于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廣泛滲透,才使得信息革命呈現出聚核裂變效應。雖然歷史上也有先后五次多人因信息不對稱研究獲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其研究范式仍在傳統經濟學框架中打轉轉,只是將信息技術作為要素投入之一去研究,還沒有將信息經濟放到與工業社會顯著不同的社會基礎大變革中去看待。
與工業社會相比,信息社會環境下經濟學研究的基礎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有的一些經濟學基本假設面臨不同程度的實踐挑戰。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生產能力普遍過剩、信息高度連通、人的追求和發展理念出現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原有的許多理論如不能與時俱進就會變得可笑甚至可怕了。
后危機時代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嘗試著進行理論創新。杰米里·里夫金可算是其中較為成功的開拓者之一。里夫金自己承認2009年才開始注意到互聯網的影響,之后便來了個大轉彎,2011年《第三次工業革命》甫一出爐便博得滿堂喝彩。又兩年,他的《零邊際成本社會》再次振聾發聵響徹云衢。他自己說這本書則是非常細致地描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演進過程和即將出現的變革。應該說,里夫金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也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但離信息經濟理論集大成顯然還有較大的距離。
經濟學創新面臨兩大難點:一是原有理論體系太完美了,以至于多數經濟學家死活都不愿意放棄。二是信息革命仍在快速發展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僅從互聯網發展看,經歷過以信息傳播為特征Web1.0階段、以信息交互為特征的Web2.0階段之后,目前正處于以移動互聯網為特征的Web3.0階段,將來可能還會發展到以萬物互聯為特征的Web4.0階段乃至以全面智能化為特征的Web5.0階段。僅從現在看,信息革命對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影響就已經如此巨大,以至于很多人都無法適應,未來又將如何,確實更加難以預測。
可喜的是,大變革才剛剛開始,偉大的實踐呼喚偉大的經濟學理論,期待信息時代的亞當·斯密。
張新紅,現任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信息社會50人論壇輪值主席,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兼秘書長
(原文刊發于《學習時報》第779期,2015年3月23日)

責任編輯:大云網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