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改革開放40年:十年巨進 電網凌霜
太平洋暖濕氣流拂過,與跨越大半個中國的西伯利亞寒流相遇,云貴高原之上的貴州,雖身在南國,卻總有冰凌世界的冬景。
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遭受了50年來最嚴重的冰雪凝凍災害,貴州省是受災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覆冰給電力設施造成嚴重破壞,貴州全省77%的電力線路受損,70%的變電站停運,貴州電網解列運行,受災最為嚴重的黔東南地區全州停電超過10天。
“電力是抗災工作的重中之重。電力安全事關全局。”在抗冰救災的關鍵階段,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趕赴貴州,在輸電線路搶修現場、電力調度指揮中心指揮抗冰救災工作。經過近2個月的艱苦鏖戰,貴州電網全面復電。
2018年11月23日,南方電網公司年度防冰應急演練在貴州啟動。卓然挺立的堅強網架,從容穩健的工作部署,環環相扣的應急保障措施,貴州電網早已不復往日的故事。
10年反思內修,貴州電網鑄就壓不垮的鋼筋鐵骨,練就防冰有效、除冰迅速的科學技術手段,構建起體系化、常態化的防冰管理和應急保障體系,電網應對長時間、大范圍、高強度雨雪冰凍災害的能力實現了質的提升。
10年重重考驗,貴州電網傲雪凌霜的腳步與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許多前行故事一起,匯成中國堅強電網的發展之路。
底氣:鑄就壓不垮的電網鋼筋鐵骨
流水如玉,青山似屏。山水秀美的貴州銅仁玉屏侗族自治縣身處武陵山區湘黔交界處,每年冬季,寒潮從這里叩關進入貴州。2008年,這里成為貴州省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在玉屏縣萬山區老山口村,指著土丘尖上的一座鐵塔,吳建群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電線上裹的冰有手臂那么粗,110千伏老山口線路15號鐵塔被壓塌了,這條線路是當時萬山區唯一的主電源。倒塔發生后線路斷裂嚴重,萬山區供電隨之陷入停滯。”如今已是萬山供電局客戶服務部主任的吳建群親歷了當年的冰災。當年,總書記就是在這里慰問了搶修人員,當時正在重新組立的15號鐵塔如今巍然矗立,山野間綿延的電網也已今非昔比。
“網架堅強是電網本質安全的保障。冰災過后,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提升線路抗覆冰能力,完善電網結構。”萬山供電局副局長呂政說。
再造一個堅強靈活的萬山電網。10年前,萬山電網僅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各1座,一條主線路的損毀直接導致了萬山電網的癱瘓。10年間,萬山電網投入7.6億元,形成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5座、6條主網線路、13條35千伏線路、48條10千伏線路構成的堅強網架。更為合理的電網結構可實現線路間的互導互供,提升電網應急保障能力。
再造一個堅強靈活的貴州電網。冰災過后,貴州電網將短期內線路加固與加強中長期電網規劃建設相結合。
“冰災的深刻教訓讓我們反思電網線路抗覆冰能力的嚴重不足和對冰區分布特點的掌握不足。”貴州電網公司生技部副主任李巍說,“冰災中電網線路的覆冰厚度超過設計抗覆冰能力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電網結構的早期設計也不適應于近年來冰區分布的變化。”此后,貴州電網重新修訂了《貴州省50年一遇冰區分布圖》,據此提高電網設計標準,對覆冰區域所有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進行加固改造,電網抗冰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
堅強網架撐起電網從容應對災害的底氣。貴州電網實現了各市州500千伏電網全覆蓋,初步形成“環網為主導、鏈式作補充”的220千伏堅強地區骨干網架,縣域220千伏電網覆蓋率從61.4%提高到84%,形成“五交兩直”通道與南方電網主網并聯運行。
利劍:練就“看得見、除得掉、防得住”的科技防冰體系
“地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堅冰,走上去滑得像潑了油,我們本地人把這叫做‘桐油凝’。那時候給電線除冰,就靠我們踩著‘桐油凝’,拿著竹竿、榔頭人工敲冰。”銅仁供電局輸電線路部主任蔣波對當時融冰方法的匱乏有著切身的體會。
“必須用科學的方法抵御、抗擊冰災。”貴州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立進說出了電網人的決心。
2009年1月9日,我國首臺用于500千伏網架的固定式直流融冰裝置首次投入實戰。這項技術裝置能在一小時內融除350千米長的500千伏線路覆冰,覆冰厚度最大可達10厘米。
除了直流固定式融冰裝置外,南方電網牽頭研發了適用于多電壓等級線路的多樣化融冰裝置,綜合運用10多種融除冰方式,形成了直流融冰保主網、方式融冰保縣城、交流融冰保鄉鎮、人工除冰保村寨的“三級四保”融除冰體系。目前,貴州電網共配置90套融冰設備,220千伏及以上線路可融冰覆蓋率達99%,實現10千伏及以上線路融除冰措施全覆蓋。
“科學有效除冰的前提是覆冰發現及時。”貴州電網安監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電網應用輸電線路覆冰預警系統,對線路覆冰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并根據冰情發出不同等級的預警信號,保障輸電線路融除冰的及時。
目前,貴州電網共建設覆冰預警終端256套,實現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重冰區全覆蓋。到2020年,將實現110千伏及以上中重冰區線路覆冰預警終端全覆蓋。
同時,貴州電網全面應用衛星通信、地面光纖數據網、移動公網,建設了覆蓋“天、地、空”的電力應急通信系統,實現通訊方式的立體化、多元化,提升了電網抵御災害的能力。
貴州電網總工程師毛時杰介紹:“10年間,貴州電網為防冰工作投入超過100億元,建立起‘看得見、除得掉、防得住’的防冰技術體系,防冰管理和應急保障體系也日臻成熟。”貴州電網建立分層分級縱向防冰組織機構,形成災害性天氣預警聯動機制,健全防冰管理標準體系和應急預案體系,做強人員和物資保障,提升整體應急能力。
足跡:鋪就“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堅強電網發展之路
“電力安全事關全局。”2008年,在貴州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電力安全的重要性。十年淬煉與蛻變,貴州電網抵御重大自然災害、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的能力實現飛躍,成就人民放心的電網。
2011年、2014年,冰雪凝凍兩度襲擊貴州。2018年春節前后,貴州經歷了共4輪、持續時間近3個月的寒潮天氣。貴州電網實現了“主網安全穩定、重要民生用戶安全供電、地級市和縣城安全供電、220千伏及以上線路不倒塔,杜絕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的目標。
回首10年,這是貴州電網人用艱苦卓絕的實踐走出的路。從冰雪中的思考到光明中的從容,這條路飽經風雪,寫滿電網人的錚錚足跡。貴州電網的風雪10年路,亦是中國堅強電網的發展之路。
10月11日,“2018年中國南方電網防冰技術論壇”在貴陽舉辦,全面總結了南方電網十年間防御冰凍災害的實踐成果。南方電網公司安全總監牛保紅介紹,覆冰是電網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而在防冰減災技術方面,中國已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回望貴州,海拔2500米的六盤水梅花山上,一座因10年前的冰災而成立的大型專業化防冰融冰試驗基地已成長為南方電網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一項項科技研發成果將從這里出發,走向更廣袤的大地。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