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陳宗法:努力打造新時代發電企業“升級版”
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賦予了能源人新的使命。什么是新時代能源人的新使命呢?我個人認為,能源系統上下要堅定不移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與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深刻認識我
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賦予了能源人新的使命。什么是新時代能源人的新使命呢?我個人認為,能源系統上下要堅定不移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與“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針對能源發展新趨勢、面臨的新挑戰,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打造能源強國,建設美麗中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堅強能源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用能領域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首先,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能源工作的新部署,做好頂層設計,能源發展要有新思路、新目標、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把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重點放在第九部分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進行了闡述,如“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等等。因此,全國能源系統必須緊密結合能源工作實際,認真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能源工作的各項部署要求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做好系統謀劃與頂層設計,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的方向路徑,在既有的“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電力發展規劃的基礎上,謀劃制定新時代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的目標任務,豐富完善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強國,不斷增進新時代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的民生福祉!
其次,正確認識我國能源發展取得的新成果以及面臨的新挑戰,努力實現能源大國到能源強國的飛躍。經過長期努力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能源自給率長期保持在80%以上,能源技術革命日新月異,能源國際影響今非昔比。以電力行業為例,裝機總量、電網規模、水風太陽能發電裝機以及核電在建規模等多項指標位居世界第一。引領新能源發展的全球性標桿意義日漸凸顯。電網運行安全技術水平、供電可靠性居世界前列。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煤電機組持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等成為響當當的中國名片。能源互聯互通范圍不斷擴大,實現了同俄羅斯、蒙古、越南等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電力企業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投資、服務、裝備、技術全方位“走出去”。總之,無論是能源生產,還是能源消費,我國是全球第一的能源大國當之無愧。這既是我們全體能源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能源行業發展新的歷史起點。
但是,從能源行業看,我國能源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以及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仍然制約著能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距離能源強國還有一定差距,譬如傳統能源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普遍,煤炭、火電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不小;能源發展質量和效益整體還不夠高,煤炭、電力企業巨盈巨虧交替出現;適應能源轉型變革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激活、完善;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多重瓶頸制約,能源清潔替代任務艱巨;能源行業整體效率不高,單位GDP能耗水平偏高,節能減排的壓力還很大;油氣對外依存度還在持續增加;人均用電水平、勞動生產率還達不到某些發達國家的水平等問題。
能源領域必須牢牢把握和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能源大國這個實際,堅持問題導向,補足短板,遵循新發展理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目前用能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努力實現從能源大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強國的偉大轉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打造能源強國,未來一個時期重中之重必須推進能源清潔發展與節能減排。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處于恢復期,化石能源呈現出供給充足而需求乏力的局面。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復蘇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全球能源電力需求還將保持穩定增長。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越來越多國家的能源發展重心轉向清潔能源,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加快、成本下降明顯,清潔可再生能源競爭優勢逐漸顯現。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將加快發展,成為能源轉型的必然選擇。從國內情況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呈現六大特征: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協調發展、配置高效、綠色低碳。表現在我國能源領域,也呈現出六大新趨勢: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供應多元清潔低碳、能源網絡互聯互通、能源市場逐步放開、能源科技創新日益活躍。可以預見,今后能源革命在電力系統將集中體現為電力消費的高效性、供給的清潔性、市場的開放性、技術的創新性。
黨的十九大號召全國人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能源行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責無旁貸。具體到電力行業,電網企業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近期要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中長期要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并重點圍繞特高壓、智能電網和清潔能源輸送消納三大核心方向,從優化科技管理機制、保障研發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交流合作等方面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電網的互聯互通與能源的清潔轉型發展。發電企業要繼續加大清潔轉型的力度,由傳統粗放生產方式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加速推進清潔替代和節能減排,使化石能源電源轉向容量儲備主體,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電量供應主體,分布式電源成為重要的電源形式。具體講,一是要加快煤電轉型升級,嚴控煤電發展,重塑煤電定位,要清醒地認識到煤電將逐步由電量型電源向電力調節型電源轉變這一全球趨勢;二是要推進清潔發展,把握水電發展節奏,轉換風光電空間布局,安全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氣電,形成水、核、風、光、氣等并舉的“清潔大家族”,著力解決棄水、棄風、棄光等問題;三是繼續積極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發電技術,加快煤電機組“以大代小”和“超低排放”以及靈活改造的步伐,進一步降低煤耗污染物排放水平。
第四,抓住能源革命特別是新電改、新國資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轉換經營機制,進一步提升電力企業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有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國企改革、能源工作的新要求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思想,是順應全球能源轉型和經濟結構升級所作出的戰略性判斷,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發展和國企改革的指導思想。能源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不僅僅是主體能源的升級更替,還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直接見面與互動。我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國資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了電力行業體制改革、機制改革和政府監管方式的重大變革,將激發無限的業務模式創新和市場空間。因此,我們發電企業要從單一、封閉的電力生產型企業走向綜合、開放的能源服務型企業,并從國內走向國外,進一步擴大中國電力企業的國際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們電力企業必須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升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一是努力消除長期以來電力企業內部仍然存在的計劃經濟思想和做法,真正融入電力、煤炭、油氣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等相關市場。發電企業投資、建設、生產、運營,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則;二是拋棄“跑馬圈地”搶占資源的規模思維,突破單一發電業務的束縛,以戰略高度積極進入配售電領域、供冷供熱供氣領域,實現發(配)售一體、冷熱電三聯供、熱力源網一體,并以用戶為王,堅持能源生產與綜合服務并重,向客戶提供多種綜合增值服務,創新產品開發,以品牌和專業能力贏得用戶,贏得市場;三是從技術、管理上,真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探索混合所有制,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提升資產證券化水平,適應資本市場和能源服務市場的要求,滿足消費者及相關各方的各種訴求。四是從發電企業整體戰略、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和員工隊伍方面滿足國際化戰略的要求,利用既有的技術、區域優勢,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海外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產品貿易、工程承包、技術服務,提供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總之,新時代要有新使命、新作為,要努力打造新時代發電企業“升級版”,體現六大特征:綠色低碳,清潔高效;價值提升,風險可控;管理創新,法治保障;市場化運作,資源配置優化;聚焦電力主業(發配售),強化產業協同;國際化經營水平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作者系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副總法律顧問)
原標題:陳宗法:新時代賦予新使命 能源人要有新作為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