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紅外鄧俊杰:CIO的職業發展在于“敲墻”
圖1 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經理 鄧俊杰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經理鄧俊杰,中南財經大學財會專業畢業,畢業后開始從事財會方面的工作,恰逢公司實施會計電算化,在負責系統實施的過程中,對信息系統有了一定的了解,奠定了職業發展的基礎。后又從事了軟件實施和軟件開發的工作,且開發了醫院信息系統(HIS)和有線電視管理信息系統,并于2004年加入高德紅外從事研發相關工作。
2010年對高德紅外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對鄧俊杰來說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2010年7月,高德紅外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交易,在公司高速發展的同時,公司的領導層開始意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成立了信息管理部,由兼有財務、研發、IT經驗的鄧俊杰擔任主管,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近幾年,在他的主導下,高德紅外建立了智能樓宇系統(IBMS),包括了無線覆蓋、會議系統、有限電視、宣傳廣播、信息發布、一卡通消費、一卡通門禁、安防監控、IP電話、中心機房、互聯網絡、行政網絡、涉密網絡等多個子系統的建設;同時,以ERP系統為核心,周邊架設了OA、HR、PDM、MES、SCM、CRM等多個系統。經過多年信息化實戰,這位年輕的CIO對信息系統的實施有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悟出了許多信息化的管理之道。
一、信息化發展之道
信息化規劃要注重可持續、契合度、準備度
企業的信息化規劃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1.可持續。企業的發展重點在于可持續的發展,例如高德紅外,企業定位是專注于紅外制造研發,所以高德紅外的信息化注定了要去配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劃。2.契合度。信息化規劃必須契合企業發展的實際,即信息系統的實施要與企業的發展狀況和應用需求相吻合。3.準備度。信息系統的實施要有充分的準備度,一方面是企業領導層、各部門的業務人員對系統的認知,二是企業的組織架構、制度、流程等的成熟。高德紅外在今年ERP系統的實施上,就遇到了準備度不足導致的各種問題:由于企業組織架構的變動,導致ERP系統的實施推進困難;基礎數據不完整、不統一等問題導致數據難以固化到系統;IT基礎,例如網絡、服務器等的準備不足,以及系統之間的銜接等也導致了不少問題。
“革命”和“改革”是信息化推進的兩種有效手段
企業信息化的有效推進有兩條路徑可以走,一是“革命”,二是“改革”。所謂“革命”是一條從下到上的推進方式,高德紅外在信息化的初始階段,企業的管理者對信息化了解不多,IT團隊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要讓領導層下決心實施信息系統,靠IT部門的游說顯然行不通,必須要靠“群眾”的力量去“鬧革命”。“革命”怎么鬧?為了上ERP和PDM系統,鄧俊杰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針對其它部門各個層面的業務和管理人員普及信息系統的概念、認識信息化的重要,這些工作最終取得了效果。高德去年年底各部門述職報告會上,大部分管理干部的述職報告中都寫了“要求上ERP系統”,研發總工說“必須要上PDM系統,否則我的工作沒法進行”,于是有了高德現在的ERP和PDM系統。而所謂“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推進方式。現階段高德的信息系統已經到了實施和推進的階段了,就需要有一條正確的道路來貫徹,而在不同的階段、針對不同的事件需要選擇的路徑也是不同的。
二、IT管理之道
IT創新,為企業帶來效益
IT部門發展的四級進階可分為:服務、技術、管理、創新。IT部門是一個服務部門,這是IT部門的基礎職責;IT部門也是一個技術部門,需要以技術贏得大眾,以技術來規劃部門的發展;同時,IT部門要站在公司管理的高度,做流程的梳理和管理的工作。在做到服務、技術、管理之后, IT部門想要在企業內發揮更大的作用,其關鍵在于創新。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說,創新可以分為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營銷創新這三個方面。IT創新的核心價值在于如何通過自己的工作去影響和驅動這三級創新,從而為企業帶來效益。
IT人去IT化
IT部門是一個專業性強的部門,IT人在工作及溝通時大多會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但這些“IT語言”對于企業內部其它部門來說無疑就是一門“外語”,大多數人是聽不懂的。所以,IT部門要在企業各部門開展業務工作,必須要做到“IT人去IT化”。
為了做到“去IT化”,CIO在企業內部要扮演“翻譯家”的角色。現在各類新技術發展迅猛,而傳統制造業對新技術的了解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要想將其引入到企業并服務于企業,CIO必須致力于將新技術、新應用的傳播方式,由原本的“IT語言”翻譯成企業內部的通用語言,讓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的人員都能理解和接受,才能產生實際的效益。
高德今年正在實施ERP系統,項目周會上,實施顧問會報告本周的實施進度是什么,下周的實施計劃是什么。臺上,顧問講得神采飛揚“按照我們的方法論,進度已經到了哪一步,下一步我們要進行什么”報告的內容非常專業,PPT做得也很漂亮,可實際情況卻是臺下各部門的聽眾都興致缺缺。對此,鄧俊杰總結了兩點原因,一是實施顧問講的是“IT語言”,非IT部門的人員根本聽不懂;二是各部門人員的參與度不夠。在第一次項目周會結束后,鄧俊杰與實施顧問溝通討論,將會議的召開方式來了個180度大轉變,由企業各部門的每個實施人員來介紹工作進度,再由各部門人員一起溝通討論,這種在企業語言的環境下人人參與的方式馬上就起到了效果。
優秀的IT團隊是推進信息化的源動力
高德的員工都知道,高德信息管理部的工作氛圍特別好,這與鄧俊杰獨特的團隊管理方式是分不開的,主要可以歸為以下三點:
第一,為下屬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信息管理部沒有上下級的關系,只有分工不同。團隊成員承擔的是具體的事務,而鄧俊杰負責做決策、分配任務、承擔壓力。“團隊成員就像一家人,互相信任,分工協作,同時要保持活躍的工作氛圍。我的任務就是頂住來自各方的一切壓力,為下屬營造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
第二,根據每個下屬的喜好和特點,分配不同的工作崗位,設定不同的職業發展路線。鄧俊杰從不給員工打標簽,他認為員工能力的強與弱,不在于他本身,而在于管理者是否能挖掘出他的才能。某個員工的工作成績不理想,并不說明他的能力不足,也許是管理者把他放在了不擅長的崗位上。
第三,3+3+2+2的生活方式。鄧俊杰經常給員工宣導3322的生活方式,所謂3322,就是將3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30%的精力放在生活和家庭上;20%投入到學習中,鼓勵員工看書學習、參加各類培訓;另外20%是個人的興趣愛好。鄧俊杰認為“人只有體會到生活的樂趣,才會有工作的動力”。
三、職業發展之道
比起掀開職業規劃的“天花板”,CIO更應該去“敲墻”
近期很多CIO在討論職業規劃的“天花板”的問題:CIO應該如何去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職業規劃?CIO職業發展的上升空間在哪兒?而鄧俊杰則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待“天花板”的問題。
制造企業的核心部門永遠是研發和銷售等部門,IT部門屬于職能部門,帶來的效益基本都是隱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IT部門最重要的是要擺正心態。相較于如何掀開職業規劃的“天花板”,鄧俊杰認為,CIO們更應該去“敲墻”,即討論橫面的問題,用IT創新的方式,擴寬信息化在企業的應用范疇,讓信息化滲透到企業應用的各個層面,從而為企業帶來效益。
企業的信息化是沒有盡頭的,IT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有很多設想可以去實現,其實現之道,就在于IT創新。例如產品創新方面,過去做產品的研發,企業會先做一個樣機,寄給客戶,客戶提出問題和建議,研發部門再來改進。甚至有的企業做出一個產品就直接投放市場,讓市場來做測試員,這些方式都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而IT技術的介入,經過仿真測試,甚至只用一個簡單的flash演示,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再如流程創新,高德此次的ERP系統實施上線就暴露出很多流程管控的問題,都是后續需要IT部門去改進和管控的。再如營銷創新,未來高德是否可以建立微博、微信、建立社區、建立專家庫、加強民品市場的服務,舉辦線上線下的活動,搭建呼叫中心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IT去實現的。
現在,鄧俊杰正在致力于的社區門戶的營銷創新工作,用信息化的手段來做營銷創新,這其實是在橫面上又敲了一堵墻,為個人職業的發展搭建了更大的平臺。鄧俊杰認為“能夠為企業的信息化做更多的事情,才是CIO個人的價值核心所在。當CIO困惑于如何掀開天花板時,不妨去多做敲墻的工作,當你的房間越來越多,發揮的平臺越來越大時,你會發現天花板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后記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鄧俊杰給記者最深的印象就是:健談、風趣、對工作充滿了干勁、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從2010年組建信息管理部至今,短短幾年的時間,高德的信息化在他的帶領下取得了大跨步的發展;信息管理部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公司內口碑最好的部門,而鄧俊杰并沒有滿足于自己的這些成績。采訪時,他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創新”,通過不斷的探索,將信息化在企業內的應用范疇逐步延伸,通過各層面的創新,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正如他說的:“我每天都在思考,我還能做什么,我還能企業帶來什么”。
關于高德紅外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武漢•中國光谷”,是規模化專業從事紅外熱成像系統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高德紅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以紅外熱成像技術為核心的綜合光電系統產品專業供應商,并在“軍民并進發展”的長期發展戰略布局下取得了決定性的市場突破,形成了在紅外及以其核心的綜合光電系統領域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自成立來,高德立足自主創新,積極開展紅外光學、成像電路、圖像處理、人工智能、機械結構及系統工程等方面的設計與研究,開發出數十款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紅外熱像系統及高科技光電系統,各項技術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公司已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GJB9001A質量管理體系等資質。并擁有“GuideIR”, “MobIR”等馳名海外的注冊商標。目前公司有三十多項國內、國際專利。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石化、冶金、建筑、消防、科研、公安、交通夜視及軍工等領域,現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經銷商,并在比利時成立了歐洲分公司。并在2010年7月16日,作為紅外熱像行業領軍企業成功登陸中國A股市場(股票代碼002414)。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