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劍鋒:我們的目標是把23個科研院所培養得具有國際創新水平
1月22日,重組后的中核集團將召開首次年度工作會。這次會上將對新中核的戰略方向和戰略舉措做出哪些界定和調整?業界注目。
其實,在2018年11月15日中核集團召開的改革開放四十年新聞發布會上,新中核掌舵者余劍鋒就已經透露了他本人解讀新中核的很多精辟觀點。我們摘編如下,希望能對你預見新中核2019年發展方向有一定啟發。
關于重組
1.中核集團新的領導班子是2018年7月宣布的。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對機構、產業布局、體制機制等做了合理安排,并盡快讓人員到位。
2.重組后,中核集團整體運行非常平穩,大家都很積極。
3.新中核形成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制造、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等10個專業化公司以及13個直屬單位,形成了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
4.中核集團將繼續優化戰略布局和產業結構,形成“小核心、大協作”的研發體系。
5.將來的中國核工業是一個完整、先進的核工業產業鏈,是一個涉及所有專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是對國內外所有相關單位開放、發展空間很大的平臺。
關于國際競爭
1.目前“華龍一號”的國產化率達到了80%以上,美國在“華龍一號”上供應的產品寥寥無幾,即使有,也完全可以替代。
2.在核電方面,我們的技術完全不受美國人的制約。
3.我們在材料、設備可靠性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這需要一個提升的過程。
4.美國是世界先進的核電國家,美國對華進行核出口管制,會對中國核電發展造成一些影響,但不會是重要影響。
5.要趕超美國等的核工業發展,光靠經營還不夠,還需要有我們自己的“魂”,尤其是核工業精神里的愛國主義、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精神。
關于科技創新
1.為什么要提升科研人員薪酬?因為在中核集團的架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核電等產業,而是我們所擁有的23個科研院所。
2.只有把這23個科研院所培養得具有國際性的創新水平,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與美國相當,核工業才能真正領先。
3.核行業將來能否對國家、國防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關鍵,在于技術能不能領先。
4.改革的第一項措施就是要加大對科研院所的投資。
5.中核集團的薪酬改革會向科研人員、為集團創新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先進模范等人員傾斜。
6.只要有貢獻,有創新,就能獲得相應的待遇。全系統要認可這個價值觀。
全文鏈接:
新篇章新布局新舉措鼓舞人心
中央電視臺:請介紹兩大集團合并重組后,下一步戰略方向是什么?
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余劍鋒(以下簡稱“余”):中核集團與原中核建集團的戰略重組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時代核工業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核工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的重大舉措,將對推動建設世界一流核工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集團新的班子是2018年7月宣布。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對機構、產業布局和體制機制都做了合理安排,盡快讓人員到位。現在整個運行非常平穩,大家都很積極。從前三季度看,我們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
新中核,形成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制造、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等10個專業化公司以及13個直屬單位,形成了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開啟了新時代核能發展的新篇章。
下一步,我們要根據國家發展和新時代核工業發展需要,繼續優化戰略布局和產業結構。將來我們會形成“小核心大協作”的研發體系。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我們有23個科研院所,涉及核工業所有專業方向。我們要通過這些科研院所帶動全國所有涉核的科研力量,推動我國先進的核工業體系建設,形成先進的組織體系,來推動核工業科技創新和發展,形成產業研結合的產業模式。
同時,中核集團一直保持著開放合作的態度,和國際上所有涉核的機構和企業都有深入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核工業會進一步向國際開放,加大開放步伐,我們希望和國際同行在技術創新和技術合作方面能夠更加深入,為人類和世界核工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將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綠色的循環體系,是一個全產業鏈的、先進的核工業體系。將來的中國核工業是一個完整的、先進的核工業產業鏈,是一個涉及所有專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是對國內外所有相關單位開放、發展空間很大的平臺。
財經雜志:美國對華核出口管制對中核集團將有什么影響?
余:中國核工業走的道路首先是自主創新之路。我國的核電研發從30萬千瓦起步,中間引進了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等國核電技術,我們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吸收和再創新。
中核集團一直堅持華龍一號的自主開發。我們自始至終堅持著自主創新,在引進的同時吸取國外先進經驗,同時總結我國的核電建設經驗,不斷改進提高我們的技術。目前華龍一號國內外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全球首堆有望在2020年建成投產。如果按計劃投產,這將是全球核電史上首個按工期投產的新研發項目首堆機組。
目前華龍一號的國產化率達到了80%以上,美國在我們華龍一號上供應的產品寥寥無幾,即使有,也完全可以替代。在核電方面,我們的技術完全不受美國人的制約,可以自信地說,中國核電的發展不被人卡脖子。但是我們在材料、設備可靠性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這需要一個提升的過程。
中核集團合作的大門始終打開。美國是世界先進的核電國家,美國對華核出口管制,會對中國核電發展造成一些影響,但不會是重要影響。
科技日報:請介紹中核集團將如何提高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的薪酬待遇?
余:為什么要提升科研人員薪酬?因為在中核集團的架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核電等產業,而是擁有的23個科研院所,他們涵蓋了核工業所有技術專業。只有把這23個科研院所培養得具有國際性的創新水平,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與美國相當,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先,這才是中核集團將來的愿景。
一個國家的核工業要發展,要領先國際,首先是技術領先。產業規模的領先沒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技術人才的領先,核行業將來對國家、國防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關鍵,是技術能不能領先。所以改革的第一項措施就是要加大對科研院所的投資。
想要留住人才,就要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科技人才留在科研院所,愿意做研究,這就應從最基本的做起——工資待遇。在明年,中核集團的薪酬改革會向科研人員進行傾斜,向為集團創新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傾斜,向先進模范等人員傾斜。只要你有貢獻,你有創新,你就能獲得相應的待遇。全系統要認可這個價值觀,要尊重科技創新人員,提高科研人員工資待遇,這樣改革才能成功,這樣良好的循環模式才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同時,我們要趕超美國等國家的核電發展,光靠經營還不夠,還需要一種民族精神,要有我們自己的“魂”,要繼續保留發揚我們的核工業精神,尤其是核工業精神里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精神。這些對我們集團下一步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文《新篇章新布局新舉措鼓舞人心》見2018年《中國核工業報》第45期2版。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