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棱鏡”看戰略析美國信息網絡安全新思維
美國政府在認識和觀念上又發展了兩個密切相關的思維:一是將信息網絡安全由非傳統安全納入傳統安全范疇,網絡空間已經不存在民用和軍用的差別,對于美國國內的任何網絡攻擊都應被視為對國土的入侵,必須對其進行嚴密監控并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二是確保對網絡空間的控制(制網權),制網權與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一樣,對保護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為此必須成立相應的網絡部隊。
二、網絡靶場
為了確保本國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防止其遭受敵對電子攻擊,有必要發展各類信息網絡攻防技術,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技術試驗平臺,因此美國政府在2008年年初發布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CNCI)中要求建立“國家網絡靶場”,其目標是為模擬真實的網絡攻防作戰提供虛擬環境,并針對敵對電子攻擊和網絡攻擊等電子作戰手段進行試驗。該計劃被認為是可與“曼哈頓工程”相媲美的國家安全項目,是對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海軍所提出的“網絡中心戰理論”的深化和發展。
三、“愛因斯坦X”安全計劃
作為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心,聯邦政府網絡系統必須獲得重點保護,為此,美國政府從2003年、2007年、2010年,先后實施了代號為“愛因斯坦1”、“愛因斯坦2”、“愛因斯坦3”的網絡安全計劃,其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不斷減少聯邦網絡系統的出入端口數量,盡量將所有聯邦政府的網絡系統都置于統一的安全監測系統;二是識別并標記聯邦網絡系統的惡意網絡傳輸,以增強網絡空間的安全分析、態勢感知和安全響應能力。
四、全球供應鏈體系
全球供應鏈是跨國公司為維持跨國經營而將在全球配置的各類資源都實現最優化管理的一套產業價值鏈體系,對保持美國經濟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近年來美國政府也將其作為關鍵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被認為是國家的重要資產。相關內容最初零散地出現在2008年的CNCI中,2012年1月,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專門的《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全面規劃信息網絡環境下的美國的全球供應鏈安全戰略,以打造一個富有彈性的供應鏈,促進美國商品、服務的高效與安全的運輸。
而為維持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轉,確保信息網絡安全具有特別的價值:一方面,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各個方面已經日益建立在全球信息網絡基礎之上;另一方面,IT供應鏈本身具有內在的安全屬性,必須從技術創新、產品開發與采購以及日常監控、風險評估等方面加強管理,通過產品認證、政府采購、風險管理等措施確保軟件系統、網絡硬件設施的絕對可靠。
五、大數據

責任編輯:廖生玨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