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我國大數據國家戰略:數據治國與數據強國
和公開。企業認為,用戶行為就是大數據,但是對于如何開發更有價值的信息不得而知。
中國的大數據尚處于星火燎原的階段,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企業缺乏溝通、協同發展的理念,并且對于行業用戶的需求缺乏深入了解。這不僅使得我國大數據產業中的企業無法形成合力,而且大數據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也缺乏行業應用基礎。
以下是Intel發布的大數據在中國的分布圖:大數據短板
第一,大數據的重要前提是數據的海量性,中國獨一無二的優勢是人口數量帶來的用戶行為的數據海量性。但海量性僅僅是大數據的諸多前提之一,我國在數據的開放性、流動性、交互性上還遠遠不足。
第二,中國目前在數據處理上的技術仍然不成熟,沒有做好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準備。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導致移動性與社交性融合,使時空定位于社會情境。這樣的趨勢帶來了很多價值,例如融合了移動和社交的應用會影響用戶消費決策。但與此同時,出現的海量數據給精準的目標分析造成困難,國內目前的數據分析技術還不足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數據。
移動互聯網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在中國和美國,使用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的人數都已經超過了PC互聯網。
第三,從政府層面來講,信息公開也是政府利用大數據治國的一個必要條件,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尚有差距。美國1967年就通過了《信息自由法》,中國社會在2008年前后才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而且實施4年以來,總體情況并不理想。
除了起步晚,各方面制約的力量都很大。信息公開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難就難在沒有人愿意主動公開!雖然一談到透明和公開,大多數人都會認可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但一旦要自己透明、要自己公開,那透明和公開就會立刻轉化為一種威脅,讓某些機構卻步不前。
第四,數據的真實性在中國也有可能會成為阻礙大數據時代的一塊暗礁。社會上常見的利用數據弄虛作假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一葉障目,片面解釋一個數據,這其中也可能是故意為之;二是人為控制數據的收集和統計過程,使結果產生扭曲和偏差;三是暗箱操作、修改數據;四是無中生有、“創造”數據,這是最糟糕的,因為假數據比沒數據對社會的危害還要大。
第五,非結構數據的不足。企業的數據越是非結構化、雜亂無章,大數據的作用越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以銀行為例,由于銀行產生的數據更有組織更結構化,因此銀行反而不是大數據的先鋒。而社交網站可以成為用戶展示個人的多媒體地帶,擁有大量的非結構性數據,可以彌補電子商務網站在這方面的缺失??峙逻@也

責任編輯:廖生玨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