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優先 實現資源要素差異化分配
浙江省泰順縣面積為1761.5平方公里,人口37.3萬,縣域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生態縣。近年來,泰順縣探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做法
多年來,泰順始終堅持生態立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和后發優勢,深入推進生態移民、生態旅游,走出了一條生態化轉型發展之路。
一是探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打造生態屏障。圍繞“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到規劃當中,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與縣域總體規劃、旅游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多規合一”;科學評估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各片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劃定自然生態紅線區和生態功能保障區總面積達1312.9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74.5%。近年來,泰順關停并轉石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200多家,累計100多個投資總額約70億元的招商引資項目因環評問題被拒之門外。
二是探索實踐生態移民模式,高標準拓展生態富民空間。出臺避讓搬遷“1+8”政策,整合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農民異地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等政策資源,創新推行生態大搬遷,促成人口、產業、資源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有效減輕偏遠山區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等生態環境壓力。同時,將大量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統一實施復墾,僅宅基地整治可復墾耕地1360畝,可騰挪出規劃空間和耕地占補指標1000多畝。
三是探索構建“生態旅游”業態,高標準打造生態產業體系。圍繞“全域大景區”的定位,深入開展“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形成以縣城中心城區為核心、以“廊橋氡泉”“烏巖嶺飛云湖”為特色的產業片,打造廊氡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實現平臺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
四是探索實施生態治理舉措,高標準改善人居環境。堅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全面落實“水十條”,不斷加強森林生態管控治理,重點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統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拆大整”“四邊三化”“兩路兩側”等政策資源,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聯動推進城鄉環境“三級共建”,實現全縣19個鄉鎮21個水質監測點位全覆蓋。重要江河水功能區、縣界河流交接斷面、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等達標率均為100%,在全省率先實現國家生態鄉鎮全覆蓋,創成國家生態縣、省級森林城市、全國首批“碳匯城市”。
五是探索創新生態保護機制,高標準推進要素生態化配置改革。在全省取消對26縣GDP考核之后,泰順緊密結合國家試點和自身實際,創新出臺以環境改善為核心、生態貢獻為標尺、要素分配為動力的要素生態化配置綜合改革。堅持生態優先,按照分類鄉鎮生態化考核結果的不同檔次,實行資源要素的差異化分配,形成“競爭促績效、績效分資金”的要素資源使用管理良性循環。
面臨的挑戰和下一步建議
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泰順等山區縣也面臨一些挑戰。
一是政績考核導向作用不夠明顯。有的黨委政府為了取得靠前的考核等次,未能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二是配套資金不足。一些生態項目投入大、見效慢、回報周期長,社會參與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三是體制改革空間制約明顯。在推進生態項目落地方面,因建設用地指標少、申報周期長、審批困難,存在重大招商項目等土地不足的現象。四是一些生態產業發展水平低、集聚度差。特色產業優勢不明顯,難以形成較大的生產園區。五是生態項目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政府項目業主存在項目規劃不專、管理能力不足,難以實現集約化、精細化管理,導致生態項目存在變更多、超概算等問題。同時,對施工企業資質調查不全,缺乏負面因素預判力,導致生態項目建設屢屢受阻,建設資金績效難以實現最大化。
對于基層地區尤其是山區縣來說,如何才能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筆者有如下建議:
在考核中更加突出生態保護導向。對于重點生態功能區,要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生態保護、生態惠民等可持續發展指標的考核分值比重,逐步淡化經濟類指標考核。同時,提高單位生態指標獎補額度,讓考核導向更加精準、更加科學,讓重點生態功能區更加集中精力投身生態建設和保護,實現生態建設“強項更強、優勢更優”。
完善生態補償激勵政策。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進一步完善綠色獎補機制,對生態保護、水源保護等重點區域實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支持發展“飛地經濟”模式。“飛地經濟”作為山海協作創新載體,是生態補償的有益補充。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用地、稅收獎補等政策支持,鼓勵限制開發區域和重點開發區域開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飛地經濟”合作,助推山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加大生態產業扶持力度。根據不同的地域產業優勢,實行差異化扶持政策,促進全域旅游、現代農業等地方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促進山區綠色轉型發展。同時,加大扶智力度,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實行有目標性的靶向式、訂單式選派,精準匹配生態產業與人才,培訓地方產業人才,彌補山區人才短板。
推廣交流各地實踐經驗。如近年來,泰順在“要素生態化綜合配置改革”“生態大搬遷長效機制改革”的探索實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推動了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可給其他要素資源缺乏、經濟基礎薄弱、生態保護責任重的山區縣提供一定參考。
激發山區縣干部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重點抓住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建立“以實干論英雄、以克難攻堅選英雄”用人導向,制定科學有效的考績辦法,倒逼干部爭當“改革型”“擔當型”干部,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執行力大提升,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大內生動力。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