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的反思
“財政部、發改委核查萬億級PPP 項目庫多地半數項目被清退”的消息日前見諸報端。今年以來,環保企業遭遇融資困境已經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大事。從環保企業發債失利,到企業債務違約或者存在違約風險,與大量PPP 項目倉促上馬存在直接關系。在國家對PPP項目不斷進行規范,促使其良性發展的形勢下,環保企業怎樣才能規避項目風險,實現健康發展?
從商業的本質來講,合理的商業模式、現金流和凈利潤“雙正”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只是,不少企業忘了這一點。
傳統的業績為王思維需改變 ”
投資要“ 佛系”些,現金流和凈利潤“ 雙正”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
國務院近日穩投資再出招,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支持民間資本在環保領域控股。這一政策無疑對民營環保企業是利好的。此后,一些環保上市公司發債成功對政策市場進行了回應。
在資本對環保企業的態度回暖之時,業內也對企業爭搶PPP 項目進行了反思。
記者了解到,前不久不少環保企業的難題集中在資金鏈。“因為市場選擇的問題,導致了環保產業的低毛利。這幾年出現了很多PPP 項目,對環保企業產生資金壓力。”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
3 年PPP 大潮下,企業爭奪的是不是好項目成為行業熱議話題。有環保企業投資人坦言,“ 我認為投資還是要‘ 佛系’些,戒貪很重要。任何一個公司的投資要看標的物的質量,不能為拿項目而拿項目。”
今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期間,中持股份董事長許國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非常好,融資不成問題。要是非常好的創新項目,錢會爭著給你,其實與融資相連的是投資的問題。”
對于一些環保企業遇到資金上的困難,他認為與外部政策環境、市場競爭環境都有關系。但是作為企業來說,要注意自己投的項目是不是好項目,是不是創造了價值。如果能創造價值,一定會獲得投資者支持。
環保企業要充分考慮自身承擔項目的條件。一位行業專家告訴記者,前不久好幾家民營上市公司都出現了拿到了PPP 項目,但是交不起資本金的問題。“企業擴張太快,從項目中賺取的一些收益還不夠投入新項目的資本金。加上應收賬款遲遲收不到,企業當然會出現融資風險。”
他 還表示,有些企業部分PPP 項目存在瑕疵,項目多集中在小城鎮和縣城,同時有不少項目在財政部PPP 項目管理庫和儲備清單中查詢不到,即未入庫項目。對于這些項目,政府或無法在預算中列出支出責任,項目融資也會受影響。企業應注意到,PPP 項目風險主要不在政府,而是企業。“明知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支付風險,企業為搶項目還冒然進入,資金都是企業融資或者墊付的,當然存在較大風險。”
此外,爭搶PPP 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環保企業傳統的業績為王思維。只要有工程業績,即使利潤很低甚至沒有利潤,都有企業接單,這種思維需要改變。
顯然,環保企業要關注客戶需求,這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許國棟坦言,在PPP 項目中相對重工程不重運營,特別是從業績上重工程不重運營,這是非常不好的傾向。“ PPP 項目好比是裝修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要考慮客戶需求。”
未來幾年是環境大建設時代,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不少地方對PPP 模式仍然存在需求。但是環保企業更應關注客戶需求,“從商業的本質來講,合理的商業模式、現金流和凈利潤‘雙正’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只是,不少企業忘了這一點。”一位環保企業原負責人做出忠告。
巨無霸也有困惑? ”
產業模式創新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項目大小、周期長短、資金周轉等需考量
有行業研究人員認為PPP項目對于民營企業投融資影響較大。在環保PPP 項目中,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占了較大比例,相比于國企央企擁有較強的信用背書,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更窄,被波及更深。
但是,央企國企在風險管控上也決不能掉以輕心。最近,央企三峽集團斬獲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系統綜合治理77 億元項目、央企背景支撐的康佳集團進軍環保3 個月拿下41 億元項目的消息著實“驚艷”了業界,完成了跨界者的“逆襲”。然而,其中仍然是風險機遇并存。
記 者瀏覽了三峽集團網站發現,近3 個月來,三峽集團動作頻出。與多地和多家央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比如,與湖南省政府簽署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安徽蕪湖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 議等。在企業合作上,可謂都是重量級央企,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國能建、中國中鐵、中國電建均與三峽集團確定合作。
與以往進入環保行業的央企不同,三峽集團堪稱央企中的“巨無霸”,很可能影響環保PPP 項目的業態。
有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三峽集團年凈利潤在300 億元左右,在三峽工程、金沙江上游水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中體現了強大的綜合實力。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將有九江、岳陽、蕪湖、宜昌4個示范項目陸續推進。 “三峽集團是就特定區域,要完成國家交予的重大任務,解決長久以來的長江水系大保護問題。”
以 九江項目為例,產業模式創新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據知情人透露,當聯合體中工程企業收益率超低時(約為5%左右),三峽集團很可能會對其他企業 承諾收益,使其利潤率增至7% ~8% 。這在經營策略上并無風險,但可能在市場上對其他企業有失公平。“這可能與三峽集團的定位有關,長江經濟帶的大保護需要大型央企做出貢獻。但是從行業角度 看,應該提前規避一些風險。”
這位知情人士分析稱,三峽集團目前也面臨一些問題,對 長江水系的保護工作從何入手,項目大小、周期長短、資金周轉等存在疑慮,需要整體規劃考量,凝聚政府、企業和行業智慧。第一,依靠PPP 離散化、碎片化、點對點的操作是否能夠保證九江水系長治久清?項目做大了,有可能突破PPP 項目10%的財政支出紅線,得不到財政支持。第二,三峽集團的示范項目定位于“ 三個一”——“一座城、一片水、一個主體”,集團是要就最終治理效果兜底的。項目做小了,有可能治理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比如九江項目也許77 億元難以實現國家水功能區劃要求,而要更多投資才管用。”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