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凍土融化不只是加速全球變暖
北極凍土融化另一個后果也值得關注,那就是,各種封閉在凍土層的細菌和病毒也會隨之“復活”,這對人類健康將造成新的威脅。
據報道,美、德兩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為“熱喀斯特”湖的形成會導致北極永久凍土突然融化,從而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加速全球變暖。
原因在于,凍土層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變小,導致地表發生凹陷,雨水和融水將乘機填充,成為“熱喀斯特”湖,之后湖水又會導致岸邊和湖底凍土層加速融化。
由于北極凍土層中儲存著大量有機碳,凍土融化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會將有機碳降解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釋放入大氣加劇氣候變暖。
但是,另一個后果也引起關注,隨著北極永久凍土的快速解凍,各種封閉在凍土層的細菌和病毒也會被解凍,并復活,這對人類的健康將造成新的威脅。
北極凍土層里有大量生物,包括植物種子、寄生蟲和各種微生物,僅后者就有成千上萬種。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后有兩種線蟲可以復活,它們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型蠕蟲,距今最遠為4.2萬年。這個事實固然證明自然冷凍在解凍后可以讓多細胞生物復活,為生命冷凍提供了新的證據和研究線索,但同樣也讓人擔憂。
2016年夏天,西伯利亞暴發炭疽病,20多人染病,一名兒童因炭疽喪生,2300多只馴鹿死亡。調查發現,導致疾病的炭疽桿菌源自1941年死去的患炭疽的馴鹿,當時這些馴鹿尸體冷凍在凍土中,現在解凍后腐爛,其中的炭疽桿菌便釋放出來,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
更多的證據表明,永久凍土中的微生物被解凍后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危險。
北極凍土中有很多巨型病毒,2015年研究人員在北極圈內發現了一種被稱為Mollivirus sibericum的巨型卵狀病毒,在凍土層中已經存在了3萬年,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病毒,比普通病毒大30倍左右,與細菌大小相當,有1200個基因。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這種病毒只能感染阿米巴蟲,還不會感染人類。
隨著全球變暖導致“熱喀斯特”湖的形成,后者又加快北極凍土的融解,從而加劇全球變暖,以及讓許多致病微生物復活,也就對人和其他生物造成新的威脅。
盡管這種威脅并非迫在眉睫,但減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應當成為所有人遵循的生活原則,也是各個國家的基本政策。如此才能既遏止高溫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能減少冷凍微生物復活威脅人類健康。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即將發布的全球氣候第六次評估報告將有專門的《氣候變化和海洋及冰凍圈特別報告》進行闡述,并提出應對方法,值得各個國家參考和執行。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