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江西 山水畫卷漸次開
8月的鄱陽湖,煙波浩渺。在鄱陽湖余干縣康山水域,江豚不時躍出湖面。近年來,鄱陽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作為鄱陽湖生物多樣性狀況重要指示性物種的江豚,種群數量穩中有升,目前約450頭,占長江流域江豚數量近一半。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2016年,江西被納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17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獲批。根據安排,江西有步驟、分階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以實現“一年開好局、兩年有變化、四年見成效”。
江豚在鄱陽湖的棲息狀態,折射出的恰是兩年來江西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帶來的變化。
多管齊下,大力提升鄱陽湖流域水質
象山森林公園位于鄱陽湖南岸的濱湖平原,30多萬羽白鷺等夏候鳥每年來此筑巢繁衍,40多頭麋鹿在今年4月被野放回歸到鄱陽湖濕地……作為眾多生靈的家園,鄱陽湖生態系統的質量,成為檢驗江西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試金石”。
江西全省97%的國土面積屬于鄱陽湖流域,任何一個縣區的生態建設,特別是水環境治理,都直接影響到鄱陽湖的生態狀況。然而,由于長期累積,鄱陽湖水質呈現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總磷。抓住提升鄱陽湖水質這個關鍵點,今年,江西出臺《鄱陽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全省范圍內重點推進工業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岸線綜合整治、生態保護和修復等7個方面重點工作,以確保全省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穩步下降。
江西在2015年底全面啟動河長制,通過兩年多努力,構建起黨政同責、流域與區域相結合的五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實現河流、水庫、渠道等水域河長制全覆蓋。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今年江西進一步全面實施湖長制,以加強湖泊保護管理。除此之外,去年6月,江西決定用一年左右時間消滅劣Ⅴ類水,明確治理范圍為全省295個國控、省控和縣界斷面,重點是2016年以來出現過劣Ⅴ類水和Ⅴ類水質的44個斷面。經過一年來的整治,江西消滅劣Ⅴ類水工作成效明顯。今年5月,江西省環保廳水質監測和加密水質監測結果顯示,44個斷面水質均脫離了劣Ⅴ類,其他斷面水質也未出現劣Ⅴ類。
今年初,江西省流域生態補償辦法“升級版”印發實施,2018年江西省財政將籌集超過28.9億元資金,在全省境內100個縣(市、區)實施流域生態補償。“要在流域生態補償實踐基礎上加快研究起草修訂江西省生態公益林生態補償辦法、鄱陽湖重要濕地生態補償試點實施方案、江西省耕地稻油輪作生態補償試點實施意見等,基本建立森林、濕地、耕地等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不斷推進生態補償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江西省發改委生態文明處處長洪小波表示。
水岸共治,護好長江152公里岸線
瑞昌市碼頭鎮,是長江進入江西境內的第一站。碼頭鎮梁公堤狗頭磯,曾是裝卸砂石、礦石等散貨的非法碼頭聚集地,嚴重影響了長江的生態環境。瑞昌市長江綜合保護局綜合科科長聶棟良介紹,投資2億元的長江瑞昌段生態修復工程去年起全面實施,目前共拆除24座碼頭27個泊位,整合提升28個碼頭,恢復長江岸線2000余米。如今,站在碼頭鎮梁公堤,非法碼頭已不見蹤影,水面設施、附屬建筑、貨場堆料等被徹底清理。江灘地被清理平整,近水灘涂撒草籽,種蘆葦,岸線邊坡栽植水杉、竹葉柳等,長江岸邊重披綠衣。
九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臨港城市。九江市市長謝一平表示,九江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全面推進治理水污染、保護水資源、修復水生態,在解決“水”的問題的基礎上,同時推進“水岸共治”,治理非法碼頭、礦山等來解決“岸”的問題。
在上港集團九江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健看來,長江沿線非法碼頭治理是倒逼水運綠色轉型的重大機遇,非法碼頭“煤炭+礦石”的散貨模式將升級調整為“集裝箱+滾裝車”模式,碼頭主要顏色“由黑轉綠”,通過水運產業轉型來助力長江大保護。
長江152公里岸線是江西的寶貴資源。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表示,江西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行動,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推進全域治理、全域保護,鞏固提升全省生態環境,做到“水美、岸美、產業美”,讓江西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協同發力,多項制度互相配合
今年,南昌市將對新建區區委書記和區長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任中審計。去年,南昌市審計局對灣里區原區委書記王建平進行了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水、土壤、森林、草地、空氣等各項生態情況進行審計,其中揭示問題30個、移送案件線索兩起。
全面深入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必須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等制度。體制機制建設,在江西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時,2017年制定的《江西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對黨政領導干部追責問責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江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為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不合理局面提供了制度保障。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河長制、流域生態補償、生態保護紅線、綠色金融等制度的建設實施,通過多項制度之間的相互配合,有望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
據悉,2017年江西生態文明試驗區形成21項重點改革試點成果,今年江西省要完成12項改革任務,扎實推進環保機構垂直管理、環境行政執法、生態環境綜合執法、自然資源資產開發保護等改革,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目前,江西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協同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推動省級環保督察實現全覆蓋、常態化,全面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環境違法成本。
“江西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全體系’構建生態文明制度,讓制度協同發力保護生態環境。”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張和平表示,江西將不折不扣完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的38項重點制度建設,深化主體功能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河湖保護與生態修復、生態扶貧等方面制度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