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專項”洱海項目首席科學家孔海南:治“海”還需很多個十年
8月的洱海清風徐徐,碧波渺渺,游人如織,拍照、嬉戲好不熱鬧。此時距離洱海首次藍藻大規模爆發水質降為IV類已有15年,看上去,清澈的洱海已重現往日風彩。但在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洱海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孔海南眼中,治理洱海還需更多的十年。
“初見洱海,我覺得很驕傲。”時光倒流三十余載,1996年受聘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孔海南第一次來洱海考察。回憶這條大理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海時,孔海南稱,“湖水清澈見底,湖底有水草搖曳,宛如綠林,其環湖生態、水質之良好,讓我為它驕傲。”
孔海南當即決定要守護這片高原“海”,為將保護洱海提上國際議程,他努力多年,終于在2000年4月,帶領20多位白發蒼蒼的聯合國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委員驅車8小時來到洱海之畔,召開了首屆中國湖泊富營養化論壇。之后孔海南回國任教,繼續研究湖泊富營養化問題。
2003年洱海藍藻爆發,規模之大,讓其水質直降IV類,部分V類,水透明度不足1米。“洱海竟然也富營養化了?”正忙于研究太湖富營養化問題的孔海南在上海聽到消息大吃一驚,隨即起草洱海防污建議書。
2006年,洱海保護被納入了“十一五”國家水專項范疇,國家專門設置“富營養化初期湖泊(洱海)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及工程示范”項目,孔海南成為負責人。2008年,滿頭白發的孔海南走進大理為洱海探尋污染源頭。這期間,他翻山脊,過河灣,四處考察,連洱海邊的農戶都熟識了這位來自上海的老教授。多次考察后他得出,污染來自當地種植大蒜、放養奶牛廢物的不當排放。
結論一出人聲嘈雜,農戶都不愿放棄這兩樣致富法寶,治污工作困難重重。孔海南卻很體恤當地農民討生不易,他建議當地政府出資在田間建立牛糞存儲池,讓農戶用牛糞代替化肥,又把種植大蒜的化肥替換成配方肥,以從源頭減少污染。就這樣,年復一年,當地人的生計沒有斷,洱海水質卻逐漸恢復至II類。
肥美的大理鯉魚又躍出水面,洱海獨有的海菜也重新旺盛生長,人們歡呼雀躍。孔海南卻回到實驗室繼續埋頭研究。他深知,被富營養化污染的湖泊不可能一次性恢復,至少需要二、三十年,這個過程螺旋上升,稍不注意又會回到原點。
不出所料,2013年洱海再次經歷大規模藍藻爆發,這回是違建客棧、民宿無節制向洱海排污所致。洱海水質再次下降近IV類,世代居住在湖邊的村民甚至稱,曾嗅到湖水的陣陣惡臭,人們再次慌做一團。
此時,孔海南毅然帶領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再次來到大理,參與當地修建的6座大型環湖污水處理廠建設。同時,開展一系列洱海水污染治理及湖濱生態修復研究工作,從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到環湖截污,從入湖河道整治到湖面水環境治理,從湖濱帶建筑物違法侵占整治到生態修復,他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嘗試不同的治理方式,以期將洱海治理與保護工作,從點擴展到面,形成系統。
無論是農業還是旅游業,只要排污不當,洱海治污就永無盡頭。孔海南稱,比起藍藻爆發他更擔心是人們的心態,“有人總是很心急,覺得環湖截污閉合,治‘海’就大功告成,恨不得讓客棧一夜開遍湖邊,回到從前的熱鬧,這種想法才是最危險的。”孔海南解釋稱,現在的洱海就像一個血管盡毀的人,環湖截污工程只搭起了他的主干管,想血流暢通,恢復健康,還有無數毛細血管待建。未來,洱海治污除了完善細小的排污管道,更重要的是讓當地人自發防污,保護湖水。
社會發展到現在,政府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空間的管控,孔海南認為,在洱海流域推行空間管控有利于洱海水生態環境的修復。
如何強化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指標約束,將各類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紅線管控范圍以內是當下大理市政府主管部門正在探索的課題。從水環境治理及湖濱生態修復帶的角度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就是是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出底線,實行嚴格保護,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多年深入研究洱海,孔海南也看到了洱海富營養化背后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他將洱海治污濃縮為“政府主導,依法治湖,科學支撐,全民參與”的十六字方針,并表示,在如何平衡生態保護與社會發展的千古難題面前,洱海還有更多個十年要走。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