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治理提速之光大國際投資樣本:57個項目總投資額近200億元
有“危”即有“機”。在環保治理日益趨嚴的大環境下,一部分企業生存艱難,甚至破產倒閉;對另一部分企業,則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光大集團旗下實業投資企業光大國際(00257.HK)于2003年開始轉型環保、新能源領域。其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的項目總量和項目投資均創下歷史新高,共落實54個新項目及簽署3個項目調增規模的補充協議,總投資197.22億元。兩大主要收入來源——建造服務和運營服務,收益分別同比增長47%和4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研其中部分項目了解到,光大國際的環保項目中,環保能源為旗下規模最大、業務占比最高的核心業務板塊,業務涵蓋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及環保產業園的投資建設等。其中垃圾焚燒發電主要以BOT模式(建設-運營-移交)為主,運營期25-30年。這一模式決定了該行業系資金密集型行業,而在當前金融去杠桿、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融資成為環保企業的一大關鍵。今年諸多債券違約事件中,環保企業發行人即為一大典型。
隨著貨幣政策環境趨于寬松,這種局面或有所好轉。瑞銀證券能源環保領域分析師劉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看來,資金面轉向寬松,環保行業有望接納更多資金流入,過去資金充裕,主要流向了房地產,這一輪將主要傾斜于基建,而環保已成為地方考核的一大重要指標,將受益更多。
環保項目投建提速
近年來,環保治理相關項目開始加速推進。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統計,截至2017年底,重點跟蹤的一百余家環保上市公司共披露中標項586個,其中PPP項目351個,中標項目總投資額近5000億。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近年來在國內大面積推廣。投資以及運作模式上,以光大國際杭州九峰垃圾發電項目為例,以BOT模式與當地政府簽約,特許經營期30年,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每年提供綠色電力約3.9億千瓦時。30年內,準許其收取垃圾處理費用和按其入廠垃圾處理量折算成上網電量收取電費;期滿后,光大國際將該發電廠資產無償移交政府部門。
其在全國各地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多為此種模式。據光大國際方面透露,截至目前,光大國際已簽約垃圾發電項目為80多個,設計處理能力超過78000噸/日;已投運的垃圾發電項目超過50個,投運規模超過45000噸/日。
收益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收入主要為兩大來源,分別是上網補貼電價及垃圾處理費。自2012年4月1日起,全國垃圾發電上網電價統一至每度電人民幣0.65元,而垃圾處理費則由地方政府支付。
據光大國際2017年年報,當年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的環保能源項目垃圾處理量為1174萬噸,比前一年增長31%,提供上網電量3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貢獻光大國際應占凈盈利約人民幣27億,同比增長29%。
融資難題是關鍵
當前,環保項目普遍采用PPP(含BOT)模式,其特點是資產重、周期長,以光大國際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例,其投資運營期大多為25-30年。此種模式,對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從整個行業來看,環保產業目前面臨的處境,一方面,此前多年高負債運作,現在資產負債率已經頗高: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業績下滑嚴重。根據A股環保板塊企業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數據,凈利潤中位數同比下降近20%,預告虧損的企業超過2017年的9倍。
另外,在今年頻頻曝出的債券違約企業中,又以環保企業尤為典型。融資成本上來看,中小型環保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已達8%,比前幾年增長近50%,甚至超過企業的利潤率。環保企業的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不過,一位瑞銀證券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某種角度看,考慮到前幾年蜂擁而入的企業眾多,資質又良莠不齊,這有利于推動行業自身的兼并重組,優勝劣汰。
光大國際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在各地投資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都以在當地成立項目公司的方式開展,資金投入上,一般公司注冊資金承擔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為項目貸款,目前來看,當地銀行對這些項目的融資積極性很高。超過90%的項目為獨立出資建設,另有極少數與當地建設企業共同建設。以杭州九峰項目為例,光大國際、杭州城建、余杭城投三家企業按照70%、20%和10%的比例出資,后兩者不直接參與建設運營管理,按出資比例行使權益。
隨著財政政策和貨幣環境專項寬松,環保企業的資金壓力有望得到緩解。不過,這些企業還面臨另一個問題,業務性質以及業務模式決定,政府補貼成為這些企業的一大重要收入來源。而近來在環保行業,政府補貼“欠賬”的問題越發嚴重,成為影響企業經營的一大因素。行業業內人士對此呼吁,希望政府補貼款能及時到位,使得相關環保項目能持續正常運營。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