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將強制披露環保信息 證監會正研究具體指標
7月14日,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以“臨界點——新時代環境企業蝶變與轉型”為主題的“2018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去年是大氣十條第一個階段的收官之年,大氣污染階段性防治工作完成情況良好。
2016年全國環保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15萬億元;2017年環保產業收入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7.4%;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約為2794億元,同比增長15%。“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環境產業界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開的。”黃潤秋說。
實際上,除了環保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排污企業的環境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委員會主任馬駿介紹,《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我國要分步驟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到2020年,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披露環境信息。
馬駿透露,具體披露什么信息,現在證監會正在做相關課題的研究。
去年環保產業收入增17.4%
2018年6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環境產業界是治理環境、保護生態的主力部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環境產業界的重大機遇,環保企業要勇于擔當、練好內功、共同創造良好業績推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黃潤秋說,“這要提高創新能力和水平為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增強質量和責任意識為攻堅戰提供工程質量保障;注重創新合作模式為攻堅戰提供管理支持。”
其中,技術創新是行業最為關心的,也是環保企業重點攻克的方向之一。
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介紹,從目前來看,雖然有關末端治理的環境技術已經很多了,但創新供給不足仍然嚴重,環境產業界所關心的是降低成本治理技術的突破,但這也是相當困難的。
從長遠來看,環境技術創新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驅動力。環境污染替代性技術和替代品的技術,智能化收集和處理技術的創新活動非常活躍,前端處理與新興技術相融合的創新已是大勢所趨。
對此,清新環境總裁張根華稱,從污染防治來說,環保企業要加強自身技術與模式的創新,尤其是新的環保標準,都是以技術作為支撐。中國現行的標準是國際上最嚴格的標準,行業在技術上取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但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我們重新梳理做過的項目,發現在技術、工業路線的選擇包括工程質量的把關上都存在問題。而技術還有工程質量本就是環保企業自身應該扎扎實實做好的事情。
環境信息披露進入倒計時
近年來,隨著環保督察力度的不斷加大,一些上市公司的環境問題隨之被揭露出來,這進一步暴露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不足的問題。
2017年1月,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5年)》顯示,2015年發布環境信息報告的上市公司為747家,比2014年增加了39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數量的26.62%。目前上市公司屬于我國環境信息披露水平領先的企業群體,但仍處于發展階段,整體水平尚存較大上升空間。
馬駿介紹,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我國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其中,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將分“三步走”,第一步自2017年起,被原環境保護部列入重點排放企業名單的上市公司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第二步為借鑒港股市場相關經驗,在2018年實行“半強制”環境信息披露,企業不披露相關信息必須解釋為何不披露;第三步為到2020年,所有上市公司強制披露環境信息。
馬駿說,實際上,有了“半強制”要求,很多企業都會選擇披露環境信息,因為要解釋為什么不披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同時,在環境信息披露過程中,需要披露哪些排放指標信息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對此,馬駿透露,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包含什么內容,現在證監會正在做相關課題的研究。前幾天其參加課題討論會了解到,披露內容很可能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能耗等主要指標。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