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規范管理 服務環境司法
司法部、生態環境部共同編制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細則》日前正式發布。為何要出臺《評審細則》?《評審細則》有何亮點?相關部門應如何有效發揮司法鑒定的作用?特約請相關專家對此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司法部、生態環境部共同編制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細則》(以下簡稱《評審細則》),由正文部分和5個附件組成,對專家申請從事環境損害鑒定業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能力進行評審的活動進行了規范,為深入推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審批工作、細化登記評審辦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背景
規范管理,確保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的能力水平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訂,首次確定環境公益訴訟制度;2013年污染環境犯罪司法解釋出臺,打擊環境犯罪的力度明顯提升;2014年《環境保護法》修訂,“按日計罰”等措施入法,強化了污染環境行政責任;2015年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制度試點方案推出,生態環境修復和賠償的責任得到明確。
基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一系列法律、司法解釋和文件的出臺,促進了生態環境損害法律責任體系的完善,責任力度不斷加強,涉及生態環境類的案件快速增長。為給環境責任界定、環境訴訟提供科學、準確和專業的技術保障,需要加強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規范管理,確保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的能力水平,有效服務環境司法活動。
為加強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的管理,規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活動,司法部和生態環境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需要,細化《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領域的適用,共同發布《規范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并明確要求兩部門要制定評審辦法,對環境損害鑒定機構和鑒定人資質條件、評審專家、評審程序等做出規定。兩部門聯合編制《評審細則》,是落實和細化評審辦法的重要舉措,將為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專家開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技術評審活動提供指導。
《評審細則》明確了司法行政主管部門針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審查工作,要求指定專人負責專家評審組的組織及聯絡工作,確定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和生態環境部門抽選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還明確了組織評審的5日時限等操作細節。
省級司法行政主管部門首先在接到申請后,對申請人名稱、住所、資金、申請的鑒定業務范圍、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是否有3名以上司法鑒定人等幾項內容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拒絕申請;對符合要求的,從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評審專家庫的國家庫和地方庫中抽取專家,會同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組織評審工作,具體評審工作由專家組組長組織開展,附件5提供了專家評審方案的參考模板,便于專家更好地把握評審程序與評分標準。
亮點
根據不同鑒定類別,首次明確鑒定人的專業要求
傳統的司法鑒定類別中,對鑒定人員專業要求過于原則,僅提出了“相關專業”這樣的規定,在具體評審中難以把握。
針對這一問題,根據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需求,《評審細則》提出了更為細化和針對性的專業要求。同時,按鑒定類別對申請機構和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細化的評估標準,一方面作為專家對申請機構和鑒定人能力考核的依據;另一方面,也是用于指導準備申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資質的機構,應該重點在哪些方面開展能力建設,有助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良性發展。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是一個新興領域,除了傳統的按照環境要素劃分的鑒定類別,由于相關法律的規定和實際問題的需求,也有一些鑒定類型在工作方法和能力要求上與其他鑒定類別不同,如污染物性質鑒別和物種鑒定。對于這兩個類別,考慮到工作內容不涉及損害實物量化、恢復方案設計、恢復效果評估等內容,因此《評審細則》在人員專業配置要求上做出單獨的規定。其中,污染物性質鑒定需要多種專業背景的鑒定人;物種類別鑒定,可根據所申請鑒定業務的范圍,配備植物學、動物學、水生生物學等某一專業或者多個專業的鑒定人。
《評審細則》按照7個鑒定類別,非常詳盡地列明了人員專業背景、技術能力和儀器設備配置等條件要求。申請從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機構,可以按照自身能力和目標,有針對性地根據申請類別加強人員和硬件能力建設,向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從事相關業務類別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工作。
《評審細則》還涵蓋了鑒定機構場地要求,儀器、設備等技術條件和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等內容和標準,專家在開展評估時有據可循。評審細則程序規定比較完善,包括查閱有關申請材料,實地查看工作場所和環境,現場勘驗和評估,聽取申請人匯報、答辯,對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進行考核等方面,比較全面地囊括了專家開展評審的過程,包含專家評審的時限和評估意見撰寫等形式要求,有助于專家開展評審工作。
《評審細則》要求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必須具備通過計量認證或實驗室認可的自有實驗室,而且進一步根據不同鑒定類別的特點,在儀器配置項目數量和儀器維護使用情況方面提出了要求。在強化實驗室要求的基礎上,考慮到各地基礎條件的差異性,《評審細則》又規定了儀器設備的最低必配和選配要求,既能解決目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數量不足的問題,又為機構的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
保障
建立監管體系,提供優質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服務
確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有效服務環境司法活動,還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寧缺毋濫。根據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的發展規劃和布局要求,在總量控制、有序發展的原則下,評審專家應當秉持“寧缺毋濫”的指導思想,嚴格執行評審標準、嚴格規范評審程序、保證鑒定機構技術質量,力爭打造一支公道正派、技術精湛、素質過硬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隊伍,實現建設高資質、高水平機構的目標。
二是做好專家培訓工作,把好入門關口。由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業務處于起步初創階段,評審專家對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管理精神、評審背景、目的原則以及相關內容等方面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對評審標準、技術專業要求等內容還存在理解偏差,需要做好專家的培訓工作,在專家心里形成一把統一的“尺子”,公平公正地把好申請機構的入門關口。
三是建立從業機構和人員監管體系,提供優質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服務。司法部門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加強緊密銜接,從行政管理和專業水平等方面共同監督管理開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從業機構和人員,強化同司法機關的信息共享,對失信、違法的鑒定活動進行及時的溝通,并構建誠信管理系統,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評審細則》的主要內容
對評審工作做出程序性規定
《評審細則》的正文部分,針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評審工作,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準入申請的提出和受理、評審專家組的組成、評審的組織與流程、出具評審意見等方面做出了程序性規定。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評審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開展。申請人應向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交申請材料,在做出予以受理的決定后,專家評審工作將在5個工作日內開展。評審專家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會同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在評審專家庫中抽取。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庫分為國家庫和地方庫,為了保證專家評審組的水平,《評審細則》要求每個鑒定事項的評審專家組人數不少于3人,其中國家庫專家不少于1人。
專家評審的流程主要包括推選組長、制定評審工作方案、開展評審工作、評分、形成專家評審意見書5個部分。針對每個部分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評審細則》均做出了說明。在評審專家組長的產生方面,《評審細則》規定,若不能推選產生專家組長,省級司法機關可以指定組長。在具體的評審工作方面,除了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答辯考核、實地查看等內容,《評審細則》也允許評審專家根據需要增加其他評審內容。
評審的滿分為100分。一般情況下,得分在70分以上,且人員條件、技術能力和設施設備分別不低于12 分、30分和18分的申請人,方可認為是通過了專家評審。但考慮到不同地區專業技術隊伍的儲備和能力存在差異的現實情況,《評審細則》給予了各省一定的權限,可對通過分數線進行調整,但最低不能低于60分,最高不高于80分。鑒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可能存在一人在多個領域類別執業的情況,《評審細則》規定,原則上每個人員的執業類別不超過兩項,特殊專業人才執業類別不超過三項。
因《評審細則》發布前,各地已有部分單位取得了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資質,針對這一情況,《評審細則》要求各省司法行政機關確定期限,要求已登記的鑒定機構根據《評審細則》的規定進行整改,對于整改后仍不能滿足《評審細則》要求的,依法予以注銷登記。
評審標準:技術水平比重達到50%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標準》包括《申請從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業務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機構)評分表》(以下簡稱鑒定機構評分表)和《申請從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評分表》(以下簡稱鑒定人評分表),其中,機構評審標準從人員構成、技術水平和實驗室條件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分數占比分別為2∶5∶3;鑒定人評審標準從職業道德、基本情況、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4個方面進行評分,分數分別為5、10、40和45分。
鑒于污染物性質鑒定和生態系統環境損害鑒定中的物種類別鑒定與其他生態環境鑒定類別在司法需求和專業范圍方面有較大的差異,不需要具備其他類別要求的生態學、環境經濟專業能力,在司法鑒定人專業配置要求中,對這兩類設立了獨立的打分標準。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評分表中,技術水平的比重達到50%,而機構的技術水平又主要通過鑒定機構的鑒定人能力得到體現。因此,通過鑒定人評分表對機構的鑒定人進行打分,進一步換算,得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的技術水平得分。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必須依托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不得私自接受司法鑒定委托,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含兩個)司法鑒定機構執業。
機構和鑒定人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
為了明確鑒定機構工作成果完成質量和鑒定人專業技術能力的評判標準,《評審細則》提出了附件2《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和人員專業能力要求》。按照各個執業類別的特點,主要從污染物來源判斷、鑒定方案制定、因果關系分析、損害實物量化、恢復方案設計、損害價值量化、恢復效果評估等方面提出了能力要求;由于污染物性質鑒定有其自身的特點,該類別主要從污染物鑒定方案制定、污染物識別、污染物來源分析、污染物性質判別、污染物濃度測定、污染物毒性當量計算、廢物處置方案等方面進行考量。
鑒定機構評分表中對鑒定人的專業要求包括學歷專業和職稱專業,其中涉及的專業名稱,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進行表述。需要注意的是,表中對鑒定人專業要求的列舉已包括了本領域需求的專業方向,專家在具體評審中應嚴格按照專業清單打分,申報專業為清單所列相關專業的,不予得分,以防止“相關”造成的尺度不一。
專家在查閱申請人提交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相關項目與其他工作成果資料時,需要通過逐一對比鑒定人需要具備的技術能力進行打分,在單一鑒定類別中,鑒定人應具備上述一方面或多方面能力,而鑒定機構則需要具有所申請的業務鑒定類別所要求的全部技術能力。
硬件能力:機構應配備檢測實驗室
按照《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開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通常需要以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數據或報告作為依據,因此,《評審細則》要求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必須配備與其所申請從事的鑒定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檢測實驗室,且該實驗室應依法通過計量認證(CMA)或實驗室認可(CNAS),對于需要進行生物毒性檢測的鑒定事項,需要通過良好實驗室規范(GLP)認證。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實驗室和儀器設備配置要求》,按照7類執業類別的特點,提出了需要配備實驗室的具體要求,其中,由于污染物性質鑒定、地表水和沉積物、近海海洋與海岸帶3個類別,除了環境介質外,還較多涉及環境中生物受體以及生態系統的鑒定,因此,實驗室和儀器配置要求同時具備對環境介質和生物體(生物毒性)的檢測分析能力。其他類別中,對生物毒性的檢測分析能力為可選配置。
鑒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實驗室與一般的檢測實驗室有所不同,在實踐中,現場調查和采樣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儀器配置對現場踏勘、快速檢測和采樣設備做出了較多要求,而檢測儀器僅配備常用儀器即可,不要求實驗室具備完善的各類污染物檢測能力。
考慮到實踐中環境損害鑒定的復雜性,對于無適用檢測標準的特殊污染物質和檢測項目,可使用未認證的方法進行檢測并說明原因和依據;對于自有實驗室未通過認證的檢測項目,司法鑒定機構可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