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推進
初夏時節,北京的百花山已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天然氧吧。只有一塊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署名的“北京市西部山區百花山地區廢棄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石刻,還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個堆滿煤矸石、植被破壞嚴重的廢棄煤礦。
“無序開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目前已經到了自然環境難以承受的地步,阻礙礦業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全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建設實施有序綠色的開采模式,消除采礦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蔡美峰在日前舉行的“2018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上感慨道。
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武強則表示,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歷史前進的大潮和趨勢,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我國礦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處理好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科學開發這一看似對立矛盾的關系,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據蔡美峰介紹,傳統采礦造成大量土地、植被和水體破壞。目前我國因采礦破壞的森林面積累計已超1萬平方千米、草地2630平方千米,占用土地近6萬平方千米,破壞土地近2萬平方千米,且每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遞增。
同時,采礦還引發地表塌陷、山體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嚴重破壞原生植被及生態系統,造成水資源枯竭、河水斷流、大面積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此外,采礦、選礦還會產生大量的廢石、尾礦。目前,礦山固體廢棄物累計已達數百億噸。這些持久且嚴重的污染源,如一些伴硫礦物廢石堆的酸性排水及其重金屬污染可持續數百年之久。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土資源規劃所所長孟旭光在論壇上表示,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面臨三大目標任務:一是轉形象,迫切需要形成綠色礦山建設新格局;二是轉方式,探索礦業發展方式轉變新途徑;三是促改革,建立綠色礦業發展工作新機制。
在孟旭光看來,我國綠色礦山經過10余年建設,已實現了從理念到行動、從“試點探索”到“全面推進”的質的飛躍,總體呈現出“要我建”向“我要建”轉變的態勢。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截至目前,即將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進行公告的礦山共531家。而事實上,參加遴選的共有661家綠色礦山試點。記者獲悉,部分礦山未通過核查的原因,主要包括礦山停產或關閉、違法違規問題,涉及自然保護區,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環保事故、未完成規定的綠色礦山建設任務等。
而“全面推進”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6部委于2017年3月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力爭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形成綠色礦山建設新格局,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
據自然資源部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項目組組長郝美英介紹,綠色礦山建設一度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進一步落實《實施意見》,在前期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基礎上,自然資源部加快推進綠色礦山的標準體系建設,分行業啟動了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的編制工作,并已于2017年12月通過了技術審查。
需要政策支持
煤炭行業是此次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涉及的9大行業之一。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會會長史京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03年以來,我國煤炭企業綠色礦山建設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出現,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黑色煤炭、綠色開采”觀念深入人心,綠色礦山建設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煤炭資源回采率逐年提高,邊角煤得到“吃干榨凈”;煤炭洗選加工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得到大力推廣;沿空留巷、充填開采、保水開采以及水源熱泵技術得到普及。凡此種種,使得煤炭在開采、加工、使用過程中將污染、浪費和擾動降到最低限度,礦區環境治理日益完善。
“越來越多的現代煤礦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在技術層面,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已比較成熟。”史京璽告訴記者。
但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仍面臨一些“非技術”難題。
史京璽認為,目前來看,煤炭企業經歷2012-2016年的低迷期,尤其是近兩年去產能關閉落后煤礦后續安置方面負擔較重,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資金鏈緊張,在綠色礦山建設投入上力不從心,亟待國家出臺有針對性政策措施加以扶持。
孟旭光指出,近年來國內地質勘查投入趨于下行,民間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信心不足,利潤水平下降,投資總額持續萎縮,辦礦意愿不強。礦業發展步履維艱,以至于有些地方“談礦色變”,一些地區甚至想一關了之,這對礦業行業的綠色發展和國家的戰略安全是不利的。
對此,史京璽建議,要加快推動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從國家層面到煤炭企業都應做出努力。國家在審批綠色礦山時,宜優先將綠色礦山建設項目用地統籌安排,并優先保障新建、改擴建綠色礦山的合理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對優秀綠色礦山進行獎勵,并在資源稅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提高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地方政府宜建立綠色礦山項目庫,加強對綠色信貸的支持,將綠色礦山信息納入企業征信系統,作為銀行辦理信貸業務和其他金融機構服務的重要參考。
煤炭行業則可以定期發布系列先進的綠色開采技術,加強對綠色開采技術的宣傳力度,改變煤炭企業傳統的生產理念,促進煤炭企業的生產轉型,引導煤炭開發向綠色煤炭資源區域集中。
具體到煤炭企業,史京璽表示,應緊跟國家政策要求,在煤礦建設、生產中融入綠色礦山的理念,按照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標準搞好規劃,從源頭上減緩煤炭開發對環境與資源的影響。
孟旭光則認為,我國綠色礦山建設仍存在諸如認識、欠賬、公平競爭、體制機制、政府作用、標準等問題,從長遠看,必須激勵和約束并舉,逐步形成綠色礦山建設倒逼機制。通過優化存量、激發流量、清潔增量等措施加快推動綠色礦山建設。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