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坡成本上升 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面臨變局
動力電池產業鏈將遭遇大變局。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中游環節,動力電池領域兩端受壓。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成本提升,同時車企將補貼退坡壓力向上轉移。過去兩年,動力電池產業經歷了產能大幅擴充到目前的結構性過剩。
眾多早期蹭熱度、蹭補貼而進入的電池廠商陷入惡性循環:技術更迭能力弱,產品難以達標,拿不到訂單,產線大量閑置。而利潤空間被壓縮,現金流壓力大,更無力更新生產線設備。在此背景下,龍頭企業的規模、資金和技術優勢凸顯,行業洗牌將加快。
擴充產能
李輕(化名)2015年就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目睹行業過去兩年產能大躍進到當前結構化過剩的過程。
在李輕看來,2015年是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元年。這一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4.05萬輛,是2014年的四倍多,進入真正意義的上量階段。此后的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51.7萬輛和79.4萬輛,年均增長率都在50%以上。
“沒預料到2015年產銷量增長這么快,產能根本匹配不上,電池廠交不出那么多貨,”李輕回憶道,“當時電池搶手到什么程度,基本上只要生產出來就能夠銷出去,質量不是大家考量的主要指標,越低端越便宜反而更容易銷出去。特別是2016年上半年,有些車企直接到電池廠搶貨。在電池廠門口等著,電池一出來就拉走。”
李輕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016年,行業進入投產高峰。2016年-2017年期間,產能密集建設,電池廠、隔膜、正負極材料等環節均大力擴充產能。其中,動力電池在產業鏈中價值量最高,且投入回報周期相對較短。于是,資本集中涌入,高峰時電池廠商數量達到150余家。
2016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將動力電池企業門檻大幅提高。其中,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從此前《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中規定的“不低于2億瓦時”調整為“不低于80億瓦時”。該調整引發了爭議。
“這個規定最終并沒有實施。但當時確實讓行業很緊張,一旦實施,車企如果向年產能不足80億瓦時的電池廠采購電池,就拿不到補貼。這樣一來產能不達標的企業將接不到訂單。不過,這成為過去兩年產能大擴充的重要推手。”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受益于大幅擴產帶來的龐大設備需求,鋰電設備行業迎來高速發展。中泰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鋰電設備營收增速在新能源汽車各細分子行業中排名第一,高達128%。鋰電設備龍頭先導智能2016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10.79億元和21.77億元,連續兩年增速超過100%;凈利潤分別為2.91億元和5.38億元,增速為99.68%和84.93%。
而資本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追捧不斷升溫。
松禾資本多年前就開始關注新能源行業,并專門成立新能源、新材料基金。“這些年來投資了不少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一些規模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投資機構都投不進去。”松禾資本合伙人張少林告訴記者。
磐石投資也是較早一批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機構。“2016年初期我們投資的時候,許多人不看好這個行業。到了2016年中期,大批熱錢涌入,商業計劃書到處飄。有些企業募了幾億元就說要做電芯廠,其實根本做不下來。”磐石投資合伙人陳浩東指出。
中游受煎熬
“今年新能源行業面臨很多壓力和挑戰,預計未來日子會更難過。”上述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結構性產能過剩至少利好龍頭企業,而中游企業受上游原材料和車企兩端擠壓。”
從相關公司2017年年報情況看,新能源行業板塊增速明顯減緩。據太平洋證券統計,2017年新能源車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增幅達13.2%,相較2016年下滑約4.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7.9%,增速較2016年下滑近20%;毛利率為31.4%,同比下滑1.4%。
各環節的盈利能力明顯分化。上游資源方面,鋰、鈷處在漲價通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并帶動正極材料環節盈利能力提升。根據太平洋證券統計數據,2017年鈷板塊毛利率同比提升21.89%;鋰板塊毛利率提升了2.45%,正極材料提升2.07%。而中游環節全線下滑。其中,六氟磷酸鋰板塊降幅最為明顯,下降了18.87%;鋰電池板塊毛利率同比下降5.05%,凈利潤增速由2016年的158%下降至21%。
寧德時代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均價下降,由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計降幅為38.26%。與之相對應的是,動力電池系統毛利率由2015年的41.40%降至2017年的35.25%。
“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占比高達50%。市場占有率高,且電池系統質量好,使得其議價能力很強。因此,連寧德時代的毛利率都下降這么多,對于其他議價能力較弱的供應商而言,面臨的局面當然更為嚴峻。”松禾資本合伙人張少林指出。
從數據上看,動力電池價格仍處于下跌通道。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磷酸鐵鋰電池包價格進一步下滑至1.2-1.4元/Wh,三元動力電池包價格下滑至1.3-1.4元/Wh。
上述正極材料上市公司高管認為,電池價格將繼續下行。短期來看,市場報價已出現惡性競爭態勢。一些企業為清理庫存或爭奪市場報出過低的價格。長期看,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2020年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成本力爭達到1元/Wh以下。整個產業鏈都將承受更高的成本壓力。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