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幫忙,環境產業智能化未來初現
未來,小區里有“智能分類垃圾桶”。塑料袋“打包”好的垃圾,能在這里被自動識別并分類丟棄。
未來,公共區域“環衛工”很另類:無人駕駛新能源抑塵車、掃路車,清掃洗地。智能園林作業機器人剪修花木。智能環衛保潔作業機器人在馬路上來回“遛彎”,邊“走”邊拾掇垃圾。
未來,垃圾會被無人駕駛垃圾分類收集車、餐廚垃圾車等拖走,送往無人化大型垃圾分類轉運站、無人值守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經過垃圾資源化處理后,實現環境循環運營。
這是科幻?不,環境產業的“未來”正在路上。
日前,長沙高新麓谷園區,中聯環境在一場關于“讓世界更清潔,讓未來更美好”的發布會上,嘗試將“科幻”拉入現實世界?;蛟S不久的將來,一種“智慧環境云腦”平臺會實時監控和管理上述“環衛工”,并建立起一個集合人工智能環境裝備,井然有序服務人類的新“王國”。
以“人機結合”作業方式為核心的傳統環衛行業,以人為主,設備為輔。隨著市場化與服務要求的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利用、分類處置等“三化四分”處理難度變大,傳統環衛還逐漸暴露出服務質量差,作業效率低,人事物監管難等問題。中聯環境執行總裁陳培亮表示:“環衛市場資源分配不合理,帶來了投入與創新不足、成本上升、監管碎片化等問題。環境產業要升級,亟須智能化,特別是AI的幫助。”
現實里,未來已初現。
環衛工老齡化是環衛行業的新難題。AI之“手”已涉及兩大領域:研發替代環衛工人作業的智慧機器人,實現環衛作業專用車的無人駕駛化,現在已有“代表作”。
美麗的橘子洲頭沿江堤岸,新增了一類特殊環衛工——中聯環境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無人駕駛液壓驅動智能小型掃路車。這款“無人小掃”能實現全工況無人駕駛,自動感知周邊行人、車輛、動物等物體,能隨機避讓或暫停,根據地面垃圾種類及負荷,調整車速、掃盤轉速等作業參數,實現精準節能清掃。這也是我國首款在實際路況中“上崗”的無人駕駛掃路車。
中聯環境最新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會學習”的環衛作業機器人,身材小巧、“長”著兩只“張牙舞爪”的橙色手臂,能完全替代人工。“小家伙”可在工作中深度學習,不斷提升自身保潔和巡查能力,此外,還能通過“機器臂+”加裝機械爪,清撿垃圾;加裝吸管頭,實現垃圾定域吸拾;加裝洗地或擦地裝置,成為洗地專家;加裝修剪刀,秒變“園林園藝師”……
現在,不僅已有這樣的“AI環衛工”,還有了環境產業王國“高管”。中聯環境打造的“智慧環衛云平臺”,實現了環衛裝備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集成,以及作業人員網格化管理、作業車輛智能化管理、作業過程精細化管理、作業物料量化管理。
“在城鄉環衛一體化、生物質廢棄物綜合處理、滲濾液處理、鄉鎮污水綜合治理、生活垃圾處理等領域,不單需要考慮裝備智能升級,還要有最大化利用好裝備、工藝的綜合解決方案,才能做好這一產業的智能轉型。”中聯環境CEO張建國說。
“未來,我們將致力實現從智慧云平臺到智慧云腦的顛覆性跨越,打造具備似人腦的高層次智慧決策能力的智慧全環境云腦平臺,無縫對接智慧城市系統。”陳培亮說。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