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污染誰買單”倒逼環保責任初顯成效
河道上游水質不達標,下游區域只能“默默承受”?對于這個問題,昆明市給出了堅定的回答:上游治理不達標,就要因超標的“污染”為下游買單。
“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或未完成年度污水治理任務的,將由上游被考核單位繳納生態補償金,分配給下游被考核單位用于滇池流域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2017年4月,昆明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辦法(試行)》及5個配套文件,并在滇池流域34條河道開展了河道生態補償工作,率先在全省首推河道生態補償機制。
河道生態補償試點開展一年來,“誰污染誰買單”倒逼環保責任的做法初顯成效。昆明市各相關縣區紛紛積極采取措施提升河道水質,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動,水質水量監測網絡逐步完善,為今年1至4月滇池總體水質持續保持企穩向好趨勢,外海、草海水質均達到Ⅳ類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34條入滇河道納入生態補償
河道就像湖泊的“血管”,是湖泊主要的補給水源,而河道水質嚴重污染,“治水”就無從談起。
昆明市自2008年在滇池流域推行河(段)長責任制,多年來取得明顯成效。但部分河道整治不徹底、重建輕管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在國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堅持把加快滇池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全面推進制度創新,強化措施、鐵腕治污,科學治水、綜合治理。在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中,為進一步強化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落實滇池流域河道保護治理主體責任,昆明市建立了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機制。
“在滇池流域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中,除了采取工程整治、行政手段等措施,實現改善滇池及其入湖河道的水環境質量以外,對于沒有完成水質考核目標和年度污水治理任務的縣區實施經濟處罰,給予考核斷面水質達標且提高一個及以上水質類別的適當補償,達到‘誰污染、誰買單,誰治理、誰受益’的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方式。”市滇管局副局長吳朝陽表示。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在汲取國內水環境區域生態補償先進地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市水務、滇管、環保、財政、水文等多部門共同對河道生態補償制度的建設進行認真、深入、全面的研究,確定在滇池流域內率先實施河道生態補償,并逐步向滇池流域外推行。2017年4月11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辦法(試行)》,正式在滇池流域全面推行河道生態補償工作。同時,各責任部門也分別出臺了《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金核算細則(試行)》《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水質監測辦法(試行)》《滇池流域試點河道生態補償考核監測斷面及水質考核標準(試行)》《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水量監測辦法(試行)》《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金結算事宜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配套文件,確保河道生態補償工作順利推進。
按照補償辦法,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或未完成年度污水治理任務的,將由上游被考核單位繳納生態補償金,分配給下游被考核單位用于滇池流域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考核斷面出現非自然斷流的,將按照每個斷面每月30萬元繳納生態補償金;未完成年度污水治理任務,比如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河道綜合治理等工作的,也需按年度未完成投資額的20%交納生態補償金……
為確保河道生態補償順利推進,市水務局、市滇管局、市環保局、市水文局組成多個專項工作組,在流域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度假)區管委會的配合下,對滇池流域所有河道交界斷面及入湖口斷面進行全面的實地踏勘,并結合水域實際情況將水質、水量監測斷面進行了統一,以監測數據的代表性、穩定性、可控性為重點,優化斷面布設,除老運糧河暫不具備設置生態補償斷面以外,確定了在34條河道、59個水質、水量監測斷面進行生態補償。
補償考核與領導責任掛鉤
2017年4月20日,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在新運糧河、西邊小河、新寶象河三條河道開展,并建設完成3條河道7個考核斷面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站,實現數據實時上傳;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7月1日,王家堆渠、烏龍河、大觀河、西壩河、船房河5條入草海河道也開始實施河道生態補償;2017年8月1日起,其余26條河道及支流溝渠全面實施河道生態補償工作。而之后,將以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經驗為基礎,逐步向全域推行。
河道生態補償工作以各縣(市)區、開發(度假)園區之間河道交界斷面及入湖(庫)口斷面作為考核斷面,以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污染物作為考核指標,考核縣(區)間的河道污染物超標情況,補償標準為化學需氧量2萬元/噸、氨氮15萬元/噸、總磷200萬元/噸,考核斷面補償金為3個指標計算的補償金之和;考核斷面出現非自然斷流的,按照每個斷面30萬元/月繳納生態補償金;未完成年度污水治理任務的,按年度未完成投資額的20%交納生態補償金。同時,還規定水質凈化廠出水污染物濃度應當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水質凈化廠出水水質未達標的,也將按有關規定處罰。
同時,為確保河道生態補償金對河道水生態保護、治理、恢復的有效循環促進,明確了上游縣(區)繳納的生態補償金要用于下游縣(區)流域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明確了入湖(庫)口斷面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和污水治理年度任務未完成縣(區)繳納的生態補償金要用于流域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明確了市級統籌的生態補償金要用于對考核斷面水質類別優于考核目標縣(區)的補償,并用于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
此外,為了確保地方人民政府河道水環境管理責任落實,按照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的要求,對被生態補償責任縣(區)的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根據轄區所有考核斷面中年均水質不達標斷面比例,同比例扣減個人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兌現獎勵,實現了補償考核與領導責任掛鉤的創新。
河道生態補償初顯成效
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長制辦公室統計數字顯示,自2017年4月啟動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工作至2018年2月,相關各區政府(管委會)共需繳納生態補償金58684.0945萬元。
“河道生態補償工作開展一年來,可以看到滇池流域河道水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和提升,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動。”吳朝陽表示,河道生態補償實施后,依據今年2月份考核情況,在28條河道的49個斷面中,已有41個斷面實現水質達標。通過對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超標情況的監測,各責任縣(區)政府及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有針對性地對相關污染物超標情況進行及時處置,組織開展保護整治工作,各斷面水質正逐步提升。
河道生態補償有效促進了責任地區河道保護治理工作的開展,各責任縣(區)政府及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積極通過推進河道清淤、實施排污口整治、工程治理、河道執法,改善及維護河道水環境。環保、水務、水文等多部門的專業數據也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為河道水環境質量的提升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確保河道生態補償的實施,市對縣考核斷面的監測能力建設也逐步提升。同時,通過生態補償斷面污染量的準確監測,實現了對河道污染團的及時捕捉,各責任縣(區)可以根據污染物組成、形成時段、水量變化、降雨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雨、污水管網排查,對河道污染物進行準確追蹤,水質惡化倒查機制初步建立。
根據水質監測部門監測情況,今年1至4月滇池總體水質持續保持企穩向好的趨勢,富營養化程度進一步減輕,外海、草海水質均為Ⅳ類,達到《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及省考水質目標要求。
記者孫瀟報道
隨評
期待補償金越交越少
一孔
自2017年4月啟動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工作至2018年2月,昆明相關各區政府(管委會)需繳納5.8億元補償金,“誰污染、誰買單”這一重錘狠狠落下,彰顯了昆明治理滇池的決心。作為昆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有力舉措,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機制的效應正得到顯現。
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生態補償與保護目標相銜接、與斷面污染量相關聯、與保護治理相促進、與領導責任相掛鉤,從而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水域生態環境建設,切實保護好水生態環境,完善水資源開發保護及有償使用,健全政府對水生態補償的調控手段和政策措施,促進經濟發展與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推動經濟社會與水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斷提升水生態環境水平。這一機制推行以來,各縣區的屬地責任得到強化,區域治污積極性不斷提高,促進了水環境持續改善。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實現滇池治理目標,任重道遠,還需要不斷強化責任,不折不扣推進各項治污工作,做實做細。5.8億元補償金的背后,透露出一個嚴峻的現實:有關縣區作為河道水環境保護治理的責任主體,還沒有完全盡到責任,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還有差距。工作不力而發生污染,就必須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繳納生態補償金。這錢必須掏,就算是“學費”吧!為了美好的生態環境,別心疼這點錢,但一定要讓“學費”交得值。同時,還要善于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筆“大賬”。
隨著時代的進步,“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昆明始終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四級河長五級治理”責任體系,推動滇池治理不斷由單純治河治水向整體優化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由管理向治理升華,由河道單線作戰向區域聯合作戰拓展,由事后末端處理向事前源頭控制延伸,由單一監督向多重監督改進,由政府保護治理為主向社會共治轉化,推動滇池保護治理不斷取得突破性成效。
滇池保護治理工作中,生態補償機制是全省首創。各責任主體要變壓力為動力,瞄準保護治理目標,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治理好入湖河道,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使滇池成為生態之湖、人文之湖、希望之湖,讓昆明找回原有的靈動與秀美。
期待所交的生態補償金越來越少,甚至沒有。這樣,既不用再多支付一筆錢,更得到了金山銀山,成為最大的贏家。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